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4-5-5 18:11:21

沈氏宗亲看过来之二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4-5-9 06:25 编辑

沈氏宗亲看过来之二---采集到宣统元年(1909)溧阳溧水高淳合修《沈氏宗谱》全套57册资料
一.寻访宣统元年《沈氏宗谱》的过程   4月18日晚九时许,在溧水114网站《中山文史》版块发布“沈氏宗亲看过来:新发现民国晚期红谱——沙塘庵敦仁堂《沈氏宗谱》第廿三卷”一文后,4月19日晚8时左右,区地方文化协会马世平会员就通过微信与我联系,告知我:他有位沈姓网友有《沈氏宗谱》资料并且想和我文中介绍的沈前进先生等宗亲进行对接交流。我一听说,直觉告诉我:进一步掌握《沈氏宗谱》详细资料有戏了!当即让马世平将其微信名片推给我,我添加后,由于对方设置不接受名片加好友功能,急中生智,我又让马世平告知我沈姓网友的手机,我通过手机号迅捷加上对方为微信好友。我开门见山就说:“沈先生好:溧水沈氏宗谱缺失严重,希望你们来溧水走访指导沈氏家谱的续修事宜,欢迎!”沈荣新先生回复道:“沈氏寻根问祖,麻烦吴老师牵线搭桥”。我说:“作为地方文化协会,责无旁贷。我后面即跟沈前进先生联系,让你们宗亲直接对接”。这时沈荣新先生对我说:“溧阳、溧水沈氏同根同祖,我们手上有1909年的大同谱......而1948年修的家谱文革中基本毁损,幸亏我们从上海图书馆找到了1909年的57卷大同谱。我们在续修本支家谱过程中,也曾到漆桥寻找过”。我回复道:“溧水各沈氏宗谱村落,我们都尽心找寻过,沈家山有5卷(4本)、沙塘庵仅有一卷48年续修支谱。溧阳、高淳、溧水等市区县应加强文史家谱交流”。沈荣新先生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参观溧阳“沈端节文化陈列馆”,并主动将1909年溧阳沈氏宗亲牵头主修、溧水等县的沈氏宗亲参与合修《沈氏宗谱》大同谱卷四十电子版传给我,我一看,和沙塘庵保存的1948年续修的沙塘支谱卷廿三内容几乎完全一致。我也当即将所采集拍摄的沙塘庵敦仁堂《沈氏宗谱.沙塘支谱》卷廿三电子版传给沈荣新先生。这时(晚上10:39分)我也就向沈荣新先生提出:“你们收集的1909年续修的沈氏家谱卷一、卷二,能传给我们学习吗?”沈荣新爽快地答道:“好的,明天上午发您”。我当即也将沙塘庵的沈前进先生手机告知(之前我已经征求过沈前进先生并得到同意),同时我还告知:沈家山(即桥栖支)的沈明亮先生正在联系中......

   第二天(20号)上午七点半,沈荣新先生就传来了卷一、卷二两卷内容。我点阅卷一目录,获知这套谱中,记载溧水千九公支派的内容为第40卷至50卷,而57卷为人物志,我就再次提出:“太感谢您了!方便的话,请将40册至50册及最后57册人物志传我,谢谢!”沈荣新二话没说,当即就将这12卷重要资料全传给了我!我深深感觉到:沈荣新先生待人真诚,随即由衷说道:“向您致敬,来溧水向您敬酒!”后来,我又注意到卷51册至56册也是沈氏各个支派的人物志、艺文志卷,也就再次向沈荣新先生提出:请传来供我拜读学习。这样,有关宣统元年(1909)合修的《沈氏宗谱》大同谱的重要资料,等于全部收集到手(除了部分外县范围内的沈氏世系、年表卷外),非常感谢沈荣新先生!   这些家谱资料的征集竟然如此顺利快捷,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本来是想通过溧水本地村落的沈氏宗亲来征集谱头等重要家谱内容的。之前我虽然看过吴大林老师撰写的《沈氏宗谱》介绍文章,知道溧阳、溧水、高淳等县曾合修过家谱,如在溧水境内难以找寻到,再想法到邻近的溧阳、高淳去查找。而通过如今高科技的网络,在三天之内就收集到了较为齐全的沈氏宗谱资料。机缘巧合呀!更要感谢的是溧阳有位关心家谱文化的热心人---沈荣新先生。回头想想:这么多年下来:吴大林老师对沈氏家谱的收集也是高度关注和倾尽全力的,溧水境内一直没有见到合修谱头等其他谱牒,我们分析当年合修后,溧水境内各个沈氏支派的宗亲仅仅领回的就是本村支派的谱卷(其中有本村先祖迁徙文章及世系图、年表等内容),他们本身就没有领取合修的谱头卷一、人物志、跋等卷册。因此,我在走访沙塘庵、沈家山两村的老人,问起他们当年见过其他谱卷?都是支支吾吾讲不清。而沙塘支、桥栖支保存的几卷家谱就是当年领回的--1948年续修的家谱。1948年合修的谱头、人物志、跋卷没有领回的原因,我个人推测主要可能是领回全套谱牒是需要多花费些银两的缘故(这在后来研读这套家谱时得到了验证)。毕竟是农耕为主业的年代,能领取有记载本村的迁徙过程、始迁祖介绍文章及世系图、年表卷册就已经不易了。而当年溧阳宗亲牵头主修时,也考虑到这一因素,因此,将各支的先祖迁徙谱序文章也记载在各支的世系图前面,基本保留了传承家谱的最重要内容了。       4月20日8:40许,我通过学生陈小顺联系上了沈家山桥栖支的沈明亮先生,通话后,他告知我:早就认识我,我们还在一起喝过酒呢。我就将溧阳沈荣新先生准备来溧水和凤与你们沈氏宗亲对接联系家谱一事告知沈明亮先生,他当即表示接待宗亲、而且是掌握全套沈氏宗谱资料的溧阳沈氏宗亲来访更是义不容辞。   我随即将沈明亮手机号告知了沈荣新先生。沈荣新先生也迅速与和凤沙塘庵的沈前进、沈家山的沈明亮两位老总取得联系,并决定4月21日上午就赶到沙塘庵来和沈氏宗亲会面。而有关沈明亮先生协调安排好我们参观的沈家山村沈氏祠堂及阅览桥栖支、仓口支宗谱的事宜过程,我将以《沈氏宗亲看过来之三》一文,来作后续报道。 二.宣统元年合修《沈氏宗谱》大同谱概况   宣统元年(1909)由溧阳、溧水、高淳等县合修的继畅堂《沈氏宗谱》共有57卷册。主修:沈益富(字听福,千二公廿一传)、沈志启(字秀敏,千四公廿一传)、沈锡岳(字云龙,千八公廿二传)、沈华封(千一公廿四传)、沈淋源(千三公廿二传)、沈瑞德(字才德,千五公廿三传)、沈崇周(字文元,端节公廿二传)。总修:沈树荧(字朝三,千二公廿三传,议叙九品职衔)、沈镜涵(字立卿,端节公廿四传,邑庠生)。纂修:沈诏衔(字绍篆,端节公廿五传,附贡生)。纂辑:沈士荃(字芝裳,端节公廿五传,附贡生)。共印61部,领谱字号以“孝悌忠信礼廉仁”字加序列编号,其中孝字部1号、悌字部1至16号、忠字部1至5号、信字部1至29号、礼字部1号、廉字部1 至3号、仁字部1至6号,共计61部。   领谱字号最后有一段记载很有意思:“兹因千九公漆桥支草谱未到,公议减修,止修六十一部,编列字号,盛以谱箱,各支分领,务宜谨护。如有损坏遗失等弊,日后会谱,即与各支长老,量其罪之重轻,公同议罚,决不徇情,各支公议”。后还附有漆桥支来函:“蒙情知悉:传集各支在祠公议,意欲遵谕赴局合修,奈筹款无出,实难措办。若论分修之条,凡小支人等莫不警惕生愧无地矣,于万不得已之中再暨宽厚。以待大同正草赴局合修,决不误期。是否可行?伏祈宗长先生等斟酌体恤小支,蒙情承允,肃泐上申。”---由此也可推知当年(1909)确实是因千九公下漆桥各支筹措修谱经费较为紧张,而没有领取到全套合修家谱的缘故。想必1948年合修家谱时,也是类似情况。这与我推测的千九公下漆桥支各村落仅保留本村支谱的结论是相符的。而沙塘支、桥栖支的沈氏宗亲能将仅参与合修的本村支谱,能完整保存下来也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建议后期合修家谱时,要将沙塘支家谱保管人沈光祥、桥栖支家谱原保管人沈光焕(已故)、现保管人沈传松等宗亲的事迹要由专人整理撰文,汇入到新续修的家谱中。而现在也要指正一点:《沈氏宗亲看过来之一》文中的一句话“其余老谱已经均毁损在那动乱的年代中.....”应删除掉---因为当年漆桥支下的和凤各村落宗亲原本就没有领取过合修的全套完整谱牒,仅有本村的支谱而已。这样在溧水和凤镇境内想找到谱头等卷册,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此合修大同谱为木活字本。原件藏于上海图书馆,电子扫描本现由溧阳沈端节文化陈列馆收藏。看过此谱后,我对沈氏宗亲时隔76年后能再度合修充满信心,因为1909年续修的全套老谱俱全,而各支近来也都相继新续了本村支派的家谱,加上当下黎民百姓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再有热心家族文化传承的大老板们的加盟赞助。合修家谱可以说水到渠成了!当然合修完成更需要的是依靠溧阳、高淳、溧水、宜兴、郎溪、淳安、武进、金坛等市区县境内所有沈氏宗亲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各村支派的热心牵头人的默默奉献!合修《沈氏宗谱》工程量巨大、任重道远,但使命光荣。我坚信合修好大同谱是件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造福千秋万代的历史大事,也必须由当代人去完成,一代交一代,传承好家族文化!
三.沈氏受姓始祖、沈氏图腾及何为“东林八宗”?   从宣统元年(1909)合修的《沈氏宗谱》卷一记载的“来裔图”可知:沈氏受姓始祖为聃季公:“聃季公,本姬姓,名载。周文王第十子,食采于沈,因以为氏”。--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子,季载,即聃季,也作冉季载(因春秋时,聃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子逃奔楚国,其后世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冉”),为周朝诸侯国--聃国的开国国君(国都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一带),是冉姓的得姓始祖。其裔孙亦被封于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平舆县一带),其嫡系后代世袭沈国之君,称“沈子”。所以聃季载也被沈姓族人尊为得姓始祖。其实后世沈姓又衍生出“叶”(沈诸梁被楚王封公于叶地,后裔以地为叶姓)、“尤”(福建沈姓避闽王王审知姓氏改尤姓)、“冼”(秦始皇时沈汭避祸改冼姓)三姓,故“沈、叶、尤、冼”同宗,按民间说法,这四姓之间不通婚。
       图腾是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人,得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动物或其他自然物用作本氏族的象征和标志,加以顶礼膜拜。沈姓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用牛沉河、渊,祭天求雨的巫觋职司,作为族徽。四时季节不及,该雨不雨,旱灾,以沉牛为牲祭河伯水神,以此方法求雨。沈沉一字,祖为实沈。又周文王十子季载食采于沈,得姬姓沈氏。下面的图形就是沈姓的图腾。
    “东林八宗”的由来:南宋建炎三年(1129),由于战乱频繁,朝廷派系纷争,湖州东林在朝御史沈昭一门受冲击,沈昭其兄沈晦为尚书,沈昭五子及兄沈晦四子,共九人(排行千一至千九),除千六留守当地外,其余兄弟八人逃亡溧阳、宜兴一带。大多投奔了早先(1120年)就寓居在溧阳的堂伯沈端节。此后,有的继续逃亡,散居在宜兴、武进、金坛、溧水、郎溪、新安等地。其中,沈宗文(千一)定居武进黄土岸(今湟里大沈家村);沈宗训(千二)随堂伯定居溧阳城南堰西;沈宗相(千三)定居溧阳南渡;沈宗德(千四)定居荆溪铜官山(今宜兴铜官山);沈宗明(千五)定居新安(今千岛湖);沈宗远(千六)留居湖州东林;千七失联;沈宗美(千八)定居建平郎川埠(今郎溪);沈宗仁(千九)定居溧水漆桥。这兄弟八人被后裔尊称为“东林八宗”记入宗谱。这也是大同谱就是记载的端节公和“东林八宗”的合谱的由来。

四.宣统元年合修《沈氏宗谱》人物传记        仔细研读本谱,可发现记载有沈氏一族历史上诸多的历史名人。
   沈鉴,字永明,号无隐,南宋绍兴二十年(1154)甲戌生,溧阳城南堰西里(今天目湖镇埝西村)人。祖父宗训(行千二),南宋初年,为避金人之乱,自湖州东林始迁溧阳城南堰西里,依伯父端节而居。沈鉴天资颖异,笃学讲诵,率之丙夜三更。选充国子监生,以溧阳籍登南宋乾道五年(1169)己丑科郑侨榜进士第,历任国子监司业,秉性清介,足迹不入权贵之门,遂至左迁太常寺典簿,敕授承议郎,官阶正六品。归里十余载,抅堂刈圃,著书庭训,所言所行。使乡民皆有所矜式。绍定四年(1231)辛卯卒,年七十八,葬惠得乡堰西里。清嘉庆十八年(1813)《溧阳县志.墟墓》载:“太常沈鉴墓,在惠得区堰西”。
   沈濬,字公深,号巽涵,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生,千二公十六世孙,牌楼村人。年十九,考取县学生员,是年失父,事祖母周氏及母芮氏以孝闻。清顺治二年(1645)乙酉首科乡试举人,六年(1649)己丑科会试,杨乙榜第一,十三年(1656)丙申秋,选授陕西临洮府推官。边地苦寒,不便迎养母,欲辞之,大吏催促之,乃赴任。明末遭流寇,临洮凋疾已极,民多冤案,公悉心平反,无纵无枉。不久,署理巩昌,又摄兰州州事,以清廉深为大吏所器重。秉烛阅狱词,一客持利刃突入署,置黄金数锭于案前。公叱曰:汝何来?应声曰:为此狱耳!公厉声曰:吾审不公,任汝断吾头去,沈推官岂婪金者?连摊金铤击之。客弃刀堕地,叩头曰:公真铁面也!拾金一跃而出。莅临洮年余,清牧地、减茶税、革户差、兴义学,政简刑清,临洮民戴之如父母。顺治十六年(1659),念母,乃乞休终养。临洮人士送者绎络于路。母病卒,守孝满,遂不复出。康熙四十年(1701)辛巳八月卒,寿八十七。配埭头史氏、侧室郑氏,子四:枚、桓、樾、杓,女四。清嘉庆十八年(1813)《溧阳县志·孝行》立传。
   沈元炼,字天石,号珊圃,清康熙八年(1669)己酉十月生,千二公十八世孙,牌楼村人。以县学生员,中康熙三十八年(1699)己卯科乡试举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癸未科进士三甲十四名。考取内阁中书舍人,未补缺。康熙五十年(1711),选授江西建昌府泸溪县知县。元炼主政泸溪五年,宽以御众,严以惩奸。听讼折狱,情伪周知,人咸服其神明。捐俸创“来鹤亭”,遂成泸溪胜境。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五十二年(1713)癸巳,文武乡试同考官。任上,兼摄南城县事,康熙五十四年(1715),为南城县国学生曾家栋题“金门吁俊”匾,以资奖掖学子。清雍正九年(1731)《泸溪县志·良牧》记其功绩。元炼为官,素推清宦,却遭谗言。解组归里,囊橐萧然。居乡,应知县吴学濂邀,参与校订乾隆八年(1743)《溧阳县志》。沈元炼,朝为官心系苍生,在野为绅慈善为怀。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七月卒,寿八十三,葬诸皋大落地。
   沈练,字素安,号清渠,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丙午生,千四公二十一世孙,繁昌里人。道光元年(1821)辛巳科乡试举人第二名,时年三十六。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时年五十,大挑选授安徽绩溪县训导。课士之暇,兼与老农圃讲求蚕事。有未尽谙者,令其家人入署,从其配陈氏口授指画,民利大兴,浸成风俗。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始付梓《广蚕桑说》焉。调补江浦县学训导,考绩“卓异”,候升内阁中书,敕授文林郎。引退后,闻徽州海阳(休宁县)宜蚕桑,遂卜居焉。海阳之人,亦化之。咸丰元年(1851)辛亥,再刊于海阳,同治十一年(1872)壬申又刊于章门(赣州),近悦远慕,不胫而走。晚年主讲泾川(安徽泾县)及淳湖书院。著有《广蚕桑说》行于世。咸丰四年(1854)甲寅终,年六十九,葬安徽休宁县八都莲花心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溧阳县志续志·宦绩》立传。
   沈宝青,字祖木,号剑芙,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生,千四公二十三世孙,繁昌里人,擅长诗词书画,著有《唐诗谐律》传世。以贡生中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顺天乡试举人,光绪九年(1883)癸未科殿试进士,授浙江湖州府归安县知县,调诸暨县知县。在任,抚循羁縻,不激不随,良儒赖安,远近戴之。捐廉银倡建“达材书院”,立《娼赌永禁碑》。岁饥,悉心振恤,兼谋善后。筹款重建永利仓以备荒。以工代赈,浚枫桥江,筑沿江石路,建东溪闸,修湖头阪埂,数年无水灾。设练勇,保卫于城乡。调署钱塘县知县,送者塞道邑中。离任诸暨数月,民教失和,邑事几溃,复奉抚檄,来县理解。嗣后,无时无事不以诸暨民为念。是年冬,调仁和县知县。二十七年(1901)辛丑正月,卒于仁和县官署,年六十二,奉旨祀诸暨县名宦祠。沈宝青以进士入仕,任职知县,潜心政务,为民排忧解难,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沈士林,字子彦,端节公二十五世孙,居县城北门内荷花塘,清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正月生。以县学廪生考中光绪八年(1882)壬午科乡试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科殿试进士三甲九十名,时年三十七。署理山西泽州府沁水县知县,授山西汾州府汾阳县知县,兼理平遥县知县。在任,以保境安民为责守,政绩昭彰,民情爱戴。历充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二十年(1894)甲午正科山西乡试同考官。二十三年(1897),山西巡抚特保“治行卓著”。二十六年(1900),巡抚考察属吏政绩,传旨嘉奖,又以奉公守法,勉为“循良”。士林以科举两榜正途入仕,为官恳恳,以尽忠诚。致仕归里,关注新式学堂事宜,开风气之先,于宅第内开办私立女子小学堂,由次子宗邰任堂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卒,年五十九。士林是溧阳科举史上最后一位进士。北门荷花塘沈士林祖宅,俗称进士第,其间有本支祠行素堂。
       以上主要根据大同谱,主要介绍的是在溧阳境内沈氏一族的历史名人。而《溧水县志(光绪版)》中也提及了几位溧水沈氏(千九公支下)宗亲历史人物:       这就是《溧水县志(光绪版)》卷十七中记载有明代万历年间溧水县令徐良彦撰写的《永寿寺记》,提到了为永寿寺捐款的有沈立敬(四川叙州府通判)、沈名彰(满城县令)以及太学生沈元龙(施州卫)。事情原委是这样的:明朝万历三十一年,溧水县来了一位名叫徐良彦的知县。新知县的到来,并没有让溧水在万历皇帝贪婪荒唐的统治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让县令徐良彦简直伤透了脑筋: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的执政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老百姓的日子依旧窘迫,尤其是近年来科举及弟的学子也日渐稀少,不如往年。有人为徐良彦请来了风水先生。一番验看后,风水先生说:“溧水县城东南面有东庐山、青洪山(即如今的秋湖山)、中山、无想山等群山环抱保佑,唯独西北方没有山,地势平坦,却还有一条秦淮河自东南山脉而下,经县城流向西北,带走了溧水的文脉与运气,县运自然不济。要想解决,必须要用东西来填补溧水城西北方的地理之缺。"   风水先生的一席话让徐良彦醍醐灌顶,连连点头。他后在《永寿寺记》中如此写道:“只以洸洸沸流,往而不返;弥弥大势,渗而欲虚。锁钥失金汤之固,堤防非土木之功。”   四十年之后清代顺治朝溧水知县闵派鲁在他撰写的《永寿寺饭僧田记》中也介绍了这一情景:“徐公精形家言,以溧城众山环卫,而阙于乾隅,东南之水直走秦淮,不稍停蓄,故秀气弗钟,民用瘠朴。爰扼其势,俾蜿蜒而潆洄于兹。因作浮图于北岸并营宝刹焉。壮立崇观,雄镇一邑。”   既然溧水县城地理风水有缺,那就补缺吧!可怎么补呢?有人建议造殿阁,有人建议造楼台。可又供奉什么呢?有人说栖真,有人说雕像,最后大伙的意见统一为建宝塔。      造宝塔需要钱,官府哪有这额外费用?那就靠大家捐款。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捐款运动开始了。   徐良彦在《永寿寺记》中记载描述的情况是这样的:这场捐款先是从县政府官员捐起,然后再找溧水籍做官的。在外做官的乡绅还真多,例如:光禄寺卿王守素、行人杨公翰、别驾章甫诏和沈立敬、元城知县王名登、满城知县沈名彰、琼山知县韦柔等人。其后,县里庠士一百多人,太学生三十多人,乡民们一千二百多人。甚至还有在溧水做生意的二十个外乡人以及庙里的几个小和尚,这些官绅民僧们共捐了白银二千多两。   造塔必须还要造寿庙,这项庞大的工程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二月开工建造,第二年十二月落成。起初名为永昌,后改为今名永寿寺。
   《永寿寺记》中提及的沈立敬、沈名彰、沈元龙,在敦仁堂《沈氏宗谱.桥栖支谱》世系年表中均有原始记载:
       沈立敬,遵义府知府,字惟义,号曙寰。生于嘉靖廿五年丙午。覃赠宜人葛氏,知县公宁公孙女,生子二:元龙、元颖。继娶赵氏,生子一:元虬。女三:长适双河孔、次适溧阳施、三适凤栖山诸。公卒于万历卅七年己酉,享年六十四,葬杨凹坟。赞曰:公由岁贡生,中万历辛卯科南榜诗经房举人。初任处州府庆元县,补任汉阳府汉川县知县,转升四川叙州府通判,又升四川遵义府知府,致仕。历官廉平恺惠召杜(注:“召父杜母”是成语,意即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也是父母官一说的来由。“召父”指西汉时期的召信臣,而“杜母”则是东汉时期的杜诗,他俩在先后担任南阳太守期间,都致力于改善农耕和灌溉技术,帮助地方百姓提高生活水平。他们的这些举措深受百姓爱戴,因此被尊称为“召父杜母”,象征真正的父母官)齐名,余高伯祖梧阳公合修宗谱时,公尚未遇,系之以表,曰:“温润都雅,仪表浑如崑玉;精纯坚确质,性俨若南金,问学淹通于万卷,朋来几尽乎四方”。 自垂髫而赴棘闱,由童穉而事继母,才名孝行中外同称,略见公之生平矣。

       沈名彰,字美中,号觐斯,鹏公四子。嘉靖十七年戊戌生,公卒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寿七十四,葬仙坛乡罗峰寺洞字坟区。赞曰:公聪颖出众,束发游庠,行文奇伟典丽,誉重南都,由习诗经,万历壬午选贡,因屡困科场,牛刀小试。历官满城县尹。所至辄有政声。家居之日,祭享婚嫁一循古礼,且事兄则久而弥恭,睦族则和而能端一族,姪有早失母者,善抚育之恩同已出,固本宗之贤达也。至于宦声政绩,详载后传。
      沈元龙,施州卫经历。字公敏,号育霖,沈立敬长子。生于万历四年丙子,娶徐氏,继娶陈氏。生子一:星耀。三娶蔡氏,生子二:星辉、星景。公卒于天启三年癸亥,年四十八,葬南山祖坟。赞曰:公由附监生初任洛阳县簿,升湖广施州卫幕,循分称职,卓有可称,制置使荐之于朝,将膺不次之擢,而竟以抱恙乞归,才短驭公之谓欤。      以上三位沈氏历史人物,均出自沈家山桥栖支沈氏一脉。沈氏宗亲们请记住:溧水宝塔寺,沈氏先辈是捐过款做过贡献的。
      《溧水县志(光绪版)》卷十五中还记载有沈元梁妻史氏及沈长松妻俞氏的烈女小传,尤其俞氏的壮烈情节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沈元梁妻史氏,赞贤乡人,性不茹荤酒,年四旬不育。为夫置两妾,生子女各一,子甫周啐,妾死,抚子成立,女择婿嫁之。同治元年闻贼至,匿路旁古庙复壁中,绝粒死,年七十二。家人遍觅不得,久之,其婿某避贼于途,逾垣入,始得尸,距死已五阅月矣。   沈长松妻俞氏,咸丰十年贼至被执,大骂不屈,胁以刃,俞愤极以头触石,披发流血,骂不绝口,被贼剖腹剜心死。
   看历史故事,更加会激励后人不忘过去。当今沈氏一族也涌现了不少优秀人物及科教名人,还有待后续家谱时再记载加入。先祖的荣光不知不觉地就影响到后辈身上,家族文化的优良基因本应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家族文化的历史重任永远在路上.....                            溧水区地方文化协会理事 吴建溧                                                                                      2024年5月5日

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4-5-5 18:24:51

感谢吴大林老师、傅章伟老师、潘惠明先生及溧阳沈荣新先生对本文撰写提供的巨大帮助!

林土豆 发表于 2024-5-6 09:37:22

快乐的方式各式各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氏宗亲看过来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