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无想山下 于 2020-11-22 16:34 编辑
孔镇,曾经为孔镇乡驻地,后归并入和凤镇,现为孔镇社区。位于溧水城区南23公里左右。
孔镇古称孔家镇,简称孔镇,顾名思议,最早名字的由来应该和孔氏有关?据笔者了解,目前溧水高淳一带的孔氏大部分源于漆桥孔氏,谱记这一支孔氏迁来溧高地区基本上确定在南宋后期至元代。而孔镇这个名称出现年代要比这个时期还要早。那究竟因何而来?是前面还有其他孔氏居住?还是和高淳游子山之名如出一辙?因为孔子适楚路经此地而留名?目前并无史料来证明,姑且留疑!
孔镇之名在溧水诸乡镇中出较早,比较早而明确记载该地名的地方志是出现在宋·《景定建康志》中就有关溧水邮铺的记载和市镇记载,其中就有孔家堽铺。离溧水城区40里,为南京到宁国古驿道上的一座邮铺。同时在镇市志中又记录了当时溧水境内的几个比较大的镇市,邓埠镇,固城镇,高淳镇(以上现属高淳区),孔家堽镇,并明确标注出在溧水县南45里处,与现在的镇区位置基本吻合。其中景定是南宋理宗的年号(1260-1264)一共用了5年,说明当时的孔镇这一带已经形成规模不小的集镇,建康府城修志时,已把它列入其中。但在这个之前,孔镇名声已经不小了,绍熙二年(1191),杨万里巡察溧水南乡孔镇、漆桥等地,就写了不少有关孔镇地名的诗,诸如《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宿孔镇观雨中蛛丝五首》,同时在他的圩丁词里,也写到了从蒲塘从船到孔镇途中的所见。到了明清溧水历次修编的志书中,都把孔镇列为市镇。现存明万历《溧水县志》市镇卷载:官塘镇,蒲塘镇,孔家镇,蒲干镇,把孔家镇列为县内四镇之一,邮递篇中孔家堽铺已记为孔镇铺,标注南四十里。后据经推测及实地的走访,实际孔镇铺的邮铺并不与现在的孔镇镇区完全重合,应该位于铺头谢家与孔镇下街头之间的这一块区域内。
《景定建康志》始载溧水境内东南部和南部置仙坛乡与仪凤乡,《清光绪溧水县志》载为孔镇,标为仙坛仪凤两乡。根据县志记载的村庄分布归属,基本上能推断出当时以南京至宁国的古驿道为界,驿道以东为仙坛乡,驿道以西沿湖一带为仪凤乡。
作为驿道上的重要一站,孔镇的市镇形成与繁华,是离不开这条古驿道,而这条古驿道又在什么位置?一直以来因为孔镇铺和三角铺的位置不确定,曾一度推测和现在的123省道走向重合。去年下半年通过和本地文史爱好者朱心泽,赵忠波一行的实地寻找走访,确定了当年三角铺的旧址,位于现晶桥镇圩西埂村西河对面的圩堤西侧。(朱心泽老师有专文描述探寻经过)这一发现虽然是偶然,但是意义非常重大。
并通过当地老人的走访,得出,旧时圩西埂一带向南去孔镇方向,有两条路,一条是陆路,当地老人称之为“经济路“,据笔者后来查验走访,沿线都有这种说法,应该是”京畿路“为古时通往大城市或京城的重要邮道驿道的别称,这条路沿现在圩西埂村边的老河西侧河埂一路向南经圩角里陈家后经铺头谢家到孔镇铺。第二条是水路,沿村西老河向南到枣树巷在圩角里陈家往东到陡门圩老河经三汊河到垾泽里一带上岸,再进入孔镇下街头。而且这条水路的走向现在依然有迹可寻,1972年开挖了新桥河后,原本汇入蒲塘河的老新桥河在枣树巷这里被裁直改道,经群英桥汇入石臼湖。枣树巷到圩西埂段河道才演变为内河水塘并与南岸陡门圩老河不再直水相通。据笔者推测,当年杨万里来溧水巡视水利,从蒲塘到孔镇,水行十三里,走的就是这条河道,在他的圩丁词序中,很详尽的描写了这一段的风物,”江东水乡,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
自溧水一舍所,登蒲塘河小舟至孔镇,水行十三里,备见水之曲折。上至池阳,下至当涂,圩河皆通大江;而蒲塘河之下十里所,有湖曰石臼,广八十里,河入湖,湖入江。乡有圩长,岁晏水落,则集圩丁日具土石楗菑以修圩。余因作词,以拟刘梦得竹枝,柳枝之声,以授圩丁之修圩者歌之,以相其劳云。”其中斗门,又作陡门,那途中的陡门圩村是不是会不会由此而来呢? 水陆两条路最终汇于孔镇下街一带,进入镇区。时有两处古迹留存为佐证,一处为城隍楼,供奉溧水唐代县令白季康,时人称“白城隍“,最早修于何时已不得而知,清末期为主体木制建筑,据当地老人回忆,1937年日军侵华后曾有一部分日军驻扎在城隍楼一带在此做饭,后建筑毁失殆尽。2000年当地人在原址重新募建,主体建筑跨于主路,通行人车,必经其下而过。附近的地名松雨庵,现已毁,清光绪《溧水县志》载:松雨庵,南四十五里孔镇,邑民张宗道倡建,邑令禾徐必达题曰:”松雨“,旁有场一片,往来官吏系马之所,名曰马场。
随着汽车运输的普及,1935年前后,当时民国政府修建了“京建公路“南京——建平(郎溪)(现在的123省道),从经镇区西侧而过,至此,南来北往的行人车马,由西侧经过或进入镇区。历时千年的古驿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繁华,逐渐湮没于历史的尘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