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希夷 于 2021-7-12 14:28 编辑
石柱庵琐记
作者:周凤伟
溧水县西境石湫乡境内的横山山麓,有座古石柱庵。据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溧水县志》记载:“石柱庵,西三十里,正殿三间皆用六石柱,故名。明嘉靖间,秦壒头吴和尚独立捐造。”笔者有幸,曾于五、六十年代因工作之故,数次登横山,目睹该庵残存殿堂。后因岁月变迁,久圮无存,现仅能从当地老人的回忆、指点,探寻当年的遗迹。
石柱庵坐西朝东,主要结构有前殿三间,正殿三间,左右厢房各五间。该庵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正殿三间除殿堂正中佛龛用二根高大木柱外,其余皆用二十六根大石柱建造。石柱为正方形,每边长五十厘米,柱体粗壮呈灰黄色,整齐排列,把殿堂衬托得肃穆雄伟,堪称境内寺庙一绝。殿堂正中神龛内供奉塑金如来佛坐像,神龛背面供奉观音站像,两侧靠壁供奉十八尊罗汉。这些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正殿前是石板铺地的天井,连着前殿通向山门,前殿正中神龛内是护法韦驮站像。南侧五间厢房,有三间供奉一尊多手三眼神像,另二间为膳房。北侧五间厢房为众尼寝室和禅房。山门外北侧百步之遥处,有一坐北朝南的古戏台,戏楼木质结构,飞檐翘角,每逢祀典,观戏者甚众。据传该庵昔日香火很盛,朝拜者络绎不绝。
石柱庵在石马尖山峰下,处于山麓腹地。山门前有二株古柏(今犹存),庵院周围古木森森,树种以栎树、枫香、榉树等阔叶树为主,还有木瓜、花椒等珍贵树木。石柱庵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庵院座落在呈横S形的山坳腹部,在幽僻的地形和绿树掩映下,寺院建筑隐蔽,只有进入山麓腹地才能识其庐山真面目。笔者采访当地古稀老人尹景春忆及昔日曾有一老尼住持,老尼去世后,有一老斋公照料庵院。惜现已无文字、实物,幸赖口碑存此遗迹,略记伽蓝,聊资存史。
吴大林先生按:周凤伟,本省扬州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学校分配到溧水林业系统工作。他因长年在林区指挥飞机治虫,吸入大量药品,导致患有神经系统麻痹的疾病,晚年饱受痛苦。他曾任多届县政协常委,是《溧水古今》的优秀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