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2-5-11 16:13 编辑
转发说明:吴大林先生自分配到溧水工作后,长期从事文物普查管理工作,在《溧水古今》等国家、省、市级期刊中也撰写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溧水文物的研究论文及介绍有关溧水文物的发现、发掘、收藏、整理的诸多背后精彩故事。本次转发的《关于太尉庄的明代李氏石碑》一文,是吴大林先生于5月4日刚刚撰写完成的新作,因为近期在李友东老人家看到其保存完好的岗头李村崇本堂《李氏宗谱》,又在宗谱中查找到了有关太尉庄碑铭的原始记载,这为完全释读太尉碑提供了文史资料证据,也因而让追踪太尉碑碑文研究多年的吴大林老师再度以专业视角完成破解太尉碑文的历史之谜,尤其是最后几小段的点晴之笔,更值得广大文史爱好者学习了解,谢谢!
关于太尉庄的明代李氏石碑 吴大林
我在1974年到群力太尉庄调查文物时,在村前抽水机垜旁发现一块完整的明代正统五年(1440)的石碑,标题为《故赠諌议大夫李公圹志碑铭》,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豫章敬先撰,端诰书,征仕郎中书舍人建安陈登篆额。据说此碑是机垜打水时冲出来的。我用笔记本抄下碑文。由于是第一次抄碑,没有经验,缺漏之处甚多,而且竟然漏掉两竖行,所以回溧水整理时怎么也读不通。第二次到现场时,碑已断成两截。之后,我一直没到太尉庄,留下遗憾。2017年,朱心泽先生等几位朋友在太尉庄的群众家中发现了这块残碑,并请杨小飞先生制成拓片。他们把碑文发到溧水114网上。2020年11月,我联系到这几位朋友,找到了他们所拍的照片和拓本,经过反复对照,修改了他们录下了碑文。后来,我又请宋震昊教授对照拓片,对此碑文进行了整理。但总觉得不满意,比如圹志和碑铭是两种东西。圹志应当埋在坟中,而碑铭则应立在坟前地面上,为什么写成“圹志碑铭”?不能理解。还有许多地方读不通,有许多未解之谜,留下了遗憾。现将宋震昊教授整理后的碑文转录如下:
赠谏议大夫李士复公碑铭 前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豫章范敬先 撰文 征仕郎中书舍人建安陈登 书篆 岁在庚申孟春既望,融曰:繁华金陵都城之南百里人氏李俭公姻戚王公逊适来,谨题按状请予曰:人生于世,禀二五之气以成形;得二五之理以成性,具众生而宰万物莫灵于人,矧仆之外姻祖李公复,故旧名家,诗礼缙绅之裔。宋高宗南渡之后,摘来溧水长寿乡居也,迹其身兴夫成口,孜孜勉勉,循循雅饰于人之中,得预善名者盖亦戛乎难矣。李公曾祖讳和,第四;祖母王氏同鞠二子长,次玹。后父随母王氏适张姓,未遂其业。幼丧继父,母卒,乃继张姓为名焉。后随兄上城择偶,赘上元县之蒋山江家边刘氏为婿,生一子讳元,再迁于南城之乌衣巷,公寿有八十矣。己巳之八月二十日生,于宋戊子之九月初三殁于家,㑼历治丧如礼,葬于凤台西三里店王家山,将袓母刘氏合葬于地。祖讳元,字善卿,第七。时人来兹卓立创业殷勤,宗戚称其能,邻党推其贤,咸羡赞之。子八人,既长,娶俞氏,生二子,长士弘,次复。庶祖母王氏生六子,长士隆,次俱弱早逝。元生于己亥九月二十八日,倾于甲午十一月初口,于时俞氏痛切不胜哀毁悲号,抱怨之至。祖士弘,字孟仙,继述惟勤,其它莫及。当元之季适扰攘之秋,三徙居于城后乃仍居溧水长寿乡太尉庄,于凤台西三里店故赖子处,故冢有五:其一,祖李公二居土;其二,祖妣刘氏一孺人;其三,李公七处士;其四,俞氏一孺人;其五,祖母王氏三孺人。俱改葬太尉庄家东右,有地曰茅山岗,即今祖茔也。复字叔礼,第三。幼承父训,课以诗礼为业。父尝训诫之曰:我欲汝读书明圣贤之理,善德善行蕴之于此。若忝仕进,能推仁爱之量,及人及物,庶几不失令名。其礼果能承训,甘贫乐道,遂得优饫于学。洪武二年间,领儒士,举荐于中书省较艺,预中式之列。初授陕西行省,照历到任,首即具文省部复姓,曰:“姓氏必遵其本源,嗣续务遵其先志”。蒙准申,始改姓李。升本省理问,又擢本省谏议大夫。夙夜孜孜,未尝少替寅畏,惟公属僚器之刚,非祖父训诲之至,曷能若是?后际遇圣朝,幸得以锡归田园之乐。以后征来,任云南曲靖军民府马龙州,口囗之才洋洋溢,以疾以得终令名。殡溧水祖坟。公娶王氏,生子二人,长讳进,字孝德;次修,字孝业,亦入庠序。明体适用之学,罔罔不用心,赴春官考中式浙江绍兴嵊邑承仕郎。奈何连构风恙,迟迟囗世,葬祖茔。生子一女三,俱适本乡奕业名家。孝德乃精于儒术,不略,娶徐氏,生一子女三,亦适名家子。长孙讳干,字克家,幼丧父,未适能事成家,但其心直志公,交游不杂。可娶姻配同乡韩氏,生一子二女,妹口口口口之景,悠然常梦,而归葬祖茔左侧。今孙俭读书尚礼,惇萃谦恭,颖悟胜前,欲兴善继善,述之勋,施人利物,经营措虑,亿则屡中。而人岂有间于前哉?实时娶同郡赵氏,生一子,讳惠志,慨其行修,可谓长于时务俊杰者乎。既承君子孰有加于此欤?倚欤盛哉,因序其事而系以铭。 铭曰: 茅山之岗,囗囗苍苍。山明景口,物色昂昂。 口口口口,为佳为光。李公祖塜,葬彼之疆。 噫嘻功兮,有祖进修兮贤郎,厥业兴隆兮继志,子孙缰缰兮文章,或擢宦于显耀,或田园于农桑,存慎终于追远,时祀事于蒸尝,乔松兮郁郁,翠柏兮森长。仰穹苍兮罔极,感伊人兮一方,勒金石碑悠久不忘兮。 大明正统五年岁次庚申仲春月吉日 孝孙端浩书 姻婿李俭立 朱普旺刻
在看《李氏宗谱》时,我和朱心泽先生不约而同的发现,这块碑的碑文竟然印在其中。经过研究,这是关于李氏迁居太尉庄始迁祖李士复的碑刻。《李氏宗谱》卷十四,太尉庄和公分下支派,第一代就是李士复。他的简历如下:“士复,元公长子,字叔礼,行一。生于元季,洪武二年举乡荐。历任陕西,后任云南曲靖军民府马龙州判。卒于正统辛酉年(六年,1441),寿七十有三,配王氏,生卒失考。俱葬祖茔侧。生子二:进、修。”
现将家谱中的碑铭转录如下:
赠谏议大夫李士复公碑铭
前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豫章范敬先撰文 岁在庚申孟春既望,融曰:繁华金陵之南百里人氏李俭、姻戚王公逊适来,谨题按状请予曰:人生于世,禀二五之气以成形;得二五之理以成性,具众善而宰万物莫灵于人,矧外姻祖李公讳士复,故旧名家,诗礼缙绅之裔。宋高宗南渡之后,摘来溧水长寿乡居也,迹其身与夫成立,孜孜勉勉,循循雅饬于人之中,得预善名者,盖亦戛乎难矣。 李公高高祖讳和,第四;高高祖母王氏,同鞠二子,长玩,次瑗。后父卒,随母王氏适张姓,未遂其业。丧继父,母卒,乃继张姓为名焉。后随兄上城择偶,赘上元县之蒋山江家边刘氏为婿,生一子讳元,再迁于南城之乌衣巷,公寿有八十矣。己巳之八月二十日生,宋戊子之九月初三殁于家,㑼历治丧如礼,葬于凤台西三里店王家山,将袓母刘氏合葬于地。 曾祖讳元,字善卿,第七。元时人,来兹卓立殷勤,宗戚称其能,乡党推其贤,咸羡赞之。生子八人,既长,娶俞氏,生二子,长士宏,次士复。庶祖母王氏生六子,长士隆,次俱弱早逝。元生于己亥九月二十八,倾于甲午十一月初八日子时,俞氏痛切不胜,哀毁、悲号、抱怨之至。 祖士宏,字孟仁,继述惟勤,其它莫及。当元之季,适扰攘之秋,三徙居于城,后乃仍居溧水长寿乡太尉庄,于凤台西三里店故赖于处,故冢有五:其一,祖李公二居土;其二,祖妣刘氏一孺人;其三,李公七处士;其四,俞氏一孺人;其五,祖母王氏三孺人。俱改葬太尉庄家东右,有地曰茅山岗,即今祖茔也。 复字叔礼,第三。幼承父训,课以诗礼为业。父尝训诫之曰:我欲汝读书,明圣贤之理,善德善行蕴之于此。若忝仕进,能推仁爱之量,及人及物,庶几不失令名。叔礼果能承训,甘贫乐道,遂得优饫于学。洪武二年间,领儒士,举荐于中书省较艺,预中式之列。初授陕西行省照磨(见附注),到任,首即具文省部复姓,曰:“姓氏必遵其本源,嗣续务遵其先志”。蒙准申,始改姓李。升本省理问,又擢本省谏议大夫。夙夜孜孜,未尝少替寅畏,惟公属僚器之,若非祖父训诲之至,曷能若是?后际遇圣朝,幸得以锡归田园之乐。以后征来,任云南曲靖军民府马龙州判,洋洋溢溢,以疾得终令名。殡溧水祖坟。公娶王氏,生子二人,长曰进,字孝德;次曰修,字孝业,亦入庠序,明体适用之学,罔不用心,亦赴春官考,中式后任浙江绍兴嵊邑承仕郎。奈何连构风恙,迟迟淹世,葬祖茔。生子一。女三,俱适本乡奕业名家。孝德乃精于儒术,不略,娶徐氏,生子三女三,亦适名家子。长孙讳干,字克家,幼丧父,未适能事成家,但其心直志公,交游不杂。可娶姻配同乡韩氏,生一子广,女妹流连五八之景,悠然常梦,而归葬祖茔左侧。今孙俭读书尚礼,惇萃谦恭,颖悟胜前,欲兴善继善,述之勋,施人利物,经营措虑,亿则屡中。而人岂有间于前人哉?即时娶同郡赵氏,生一子,讳惠志,慨其行修,可谓长于时务俊杰者乎。既承君子孰有加于此欤?猗欤盛哉,因序其事而系以铭。铭曰: 茅山之岗,崒嵂苍苍。山明景霁,物色昂昂。 绮分绣错,为佳为光。李公之祖,葬彼之疆。 噫嘻功兮,有祖进修兮贤郎,厥业兴隆兮继志,子孙郁郁兮文章,或擢宦于显耀,或田园于农桑,存慎终于追远,时祀事于蒸尝,乔松兮郁郁,翠柏兮森长。仰穹苍兮罔极,感伊人兮一方,勒金石碑,悠久不忘。 明正统五年岁次庚申仲春月吉日 十八世孙俭立
家谱中的文字显然比碑文通顺多了。标题也只称“碑铭”。此碑主要说的是李氏迁太尉庄始祖李士复的高高祖因家庭因难,曾改姓张。李士复在洪武年间,因儒士而被举荐到陕西任职,到任后,他请求朝廷准许他恢复李姓,“蒙准申,始改姓李”。这块碑记述了太尉庄李氏始迁祖的历史,十分重要。 但是,仔细研究此碑,发现李士复卒于明正统辛酉年(六年,1441),此碑立于他死前一年的正统五年。请了在永乐十年(1412)去世的范敬先撰写碑文,又请了在宣德间(1426-1435)去世的陈登“书篆”,此碑的破绽便暴露无遗了。 范敬先(1341--1412),字思祖,号元山,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科任享泰榜进士,他曾批评时政,得罪了朱元璋,“命磔于市”。磔刑是古代一种酷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俗称千刀万剐。据说首先要割去乳房。刽子手正要动手时,范敬先大喝一声:“慢!”然后索笔作诗一首献给皇上,朱元璋“特释之”。这个故事极其传奇,传遍大江南北,所以此碑作者者冒用了范敬先的大名,以提高此碑的身价。 老实说,此碑文的水平是不高的。比如说,这是李士复的碑铭,必须提及他的生卒年月?但没有。但刻在石碑上毛病更多,对比家谱中的文字,石碑碑文中增字及缺字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家谱中碑文是“十八世孙俭立”,据碑文,是孙俭请范敬先撰写的碑文。他是此碑的制作者。而在石碑上却刻成“姻婿李俭立”,所以我怀疑是李俭先制作了碑文,后在许多年后才刻碑,刻碑时又篡改了碑文?但也有可能是先有石碑,后在修家谱时对碑文进行了润色?实在难以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造假,因为时代太远,可能已是永久的谜团了。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块明碑,也是一支李氏的家谱,记述了明代早期太尉庄始迁祖李士复的历史,是少见的收录于家谱的早期金石材料,弥足珍贵。现在溧水民间兴起了修祠堂热,修谱热。芝山李氏甚至两次组团到南唐二陵去拜祖。但面对这样有关李氏始祖的文物,却在村中从一块断成两块,进而断成三块,现在被放在一堆垃圾之中,正在默默的消失。我希望太尉庄李氏关注身边的这件文物,将它保护起来。
附注:碑及谱中原字皆为繁体字“歷”,经傅章伟先生点校应为“磨”。原碑、谱中均将“磨”误为“歷”了,特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