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成长连心—踏春风 研非遗 趣游学 春意正当时,不负好时光。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草长莺飞,桃红柳绿。为了能让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欣赏春天的美景,拓展视野,进一步感受春日的气息,2023年4月15日天生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天生桥景区组织开展“踏春风 研非遗 趣游学”青少年春季研学实践活动。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溧水博物馆主要以胭脂河溧水与溧水古今为主题进行展陈布局。博物馆陈列区分为序厅和四个主题展示区:胭脂旧梦奇观篇、人文荟萃名人篇、遗珍古意文物篇、风俗人情民俗篇。孩子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踏进溧水的“历史之门”,导游一边讲解,一边一步步带孩子们深入了解溧水的文化底蕴。进入到博物馆的“胭脂旧梦奇观区”,孩子们便被墙上的图案和文字吸引,该区域主要展示胭脂河开凿的背景、过程、技术、作用以及运河沿线的风情景观等内容。仿佛和孩子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对话”孩子们看到了历史中的家乡,听到了历史中的“运河”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活动以热身小游戏—趣味飞盘开始,一块草坪、一群伙伴、一块飞盘。孩子们分组进行比拼,为了小组胜利个个摩拳擦掌,拼尽全力,商量“战术”,一组人拧成“一股绳”,在游戏中明白了团结一心的重要性。 “你知道风是从哪里来的吗?”在短暂的热身游戏后,孩子们利用身边的树叶、树枝、吸管、回形针,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准备两片差不多的叶子,将尾巴剪掉插入吸管的两头;然后在吸管的中间部分插入一个回形针;最后将回形针插入树枝。这样一个简单的“树叶风向标”就制作好啦!当风吹来,风向标开始转动,孩子们发出“哇”的惊叹声!王欣怡小朋友提出:“为什么它可以转起来呢?”志愿者解答道:“风吹到叶片上,叶片就会用力去阻挡风,推来推去就让叶片转起来了。” 最后,孩子们用天然的压花叶片制作一盏专属于自己的非遗“花草灯”。非遗花草灯是使用传统的古法造纸术,将干花瓣点缀到纸浆中,将花草与灯笼结合,便是“花草灯”。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孩子们纷纷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式,进行绘画创作,经过孩子们的巧手制作,一盏盏温暖的花草灯逐渐成型。孩子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领略到了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独特魅力。 阳春四月,春风和煦,是放飞风筝的大好时节。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寓意,人们通过放风筝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志愿者为孩子们准备了风筝手工制作的材料包:风筝、画笔、颜料等,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心中的风筝的样子画出来,有的孩子还将自己的愿望写在了风筝上,期待能够将愿望传递给“风的使者”。绘画完成后孩子们互帮互助,将画好的风筝组装好,穿上风筝线,迎着春风,沐浴着阳光,跑着、跳着、叫着,释放自己的青春气息,一只只颜色鲜艳的风筝和奔跑的小人儿,成了春天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次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同时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体会到了春天的活力、品味到了春天的丰富。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还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促进快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