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3-5-20 21:24 编辑
柘塘镇东头的石牌坊 吴大林 柘塘镇东头有座石牌坊,我在溧水这么多年没听人提起过。直到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的王甫松先生发给我《陈传祯回忆录》,我才知道此事。 大概在2000年前后,旅居武汉的80高龄的溧水籍陈传祯老人撰写了《陈传祯回忆录》,记述了溧水柘塘的陈家老宅子,以及同治皇帝御赐的“贞节牌坊”。在其第三节《御赐贞节牌坊》称:“在柘塘镇东头,有一座雄伟的用花岗石、青石砌成的贞节坊。两旁坐着一对大石狮,系清朝同治年间皇帝赐封的诰命夫人。贞节坊上面还嵌一块“圣旨”二字。”“听长辈们讲述了贞节坊的来历故事,清朝同治某年,陈家一位老祖宗奶奶二十岁不幸丧夫,膝下有一刚落地的儿子,孤苦伶仃抚养着小儿。无情的岁月折磨着她,度日如年。后来她想了一个妙法。每到夜深人静失眠时,就将一百枚铜钱撒在地下,然后吹灭清油灯,伏在地下摸铜钱,直至将铜钱全数摸着,一枚不差才罢休。此时此刻,人已累得精疲力尽,倒头就入睡了。像这样苦度了二十年光阴,终于把儿子抚养成才,在同治年间科举考试,考中了头名状元。皇帝为了表彰她的贞节,特下圣旨封为诰命夫人。在镇东头树立了这座雄伟的贞节坊,以教育后代。这一珍贵文物,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刧中,不幸被毁,实为可惜。” 我查了一下,同治、光绪年间溧水陈氏没有人考中状元。退而求其次,只有一位陈祖同,在光绪二年当了岁贡生。明清时,每年或每两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这称为岁贡。这送去就读的生员叫岁贡生。柘塘的这个牌坊是为谁而立?有待进一步考证。 恰巧的是,也在2022年,溧水的文物收藏家李友顺先生将他收藏的田原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画的柘塘石牌坊图发在溧水文史朋友群中。图中将牌坊的细节都画得清清楚楚。
2023年5月19日,在省溧中实习的王甫松先生到柘塘走访了柘塘,在老领导吴继健先生的帮助下,见到了柘塘街道秦淮社区的陈家龙书记。陈书记从辈分上讲是陈传祯的侄子。陈家龙书记陪王老师到柘塘陈家一带转了转,王老师意外地发现了一些疑似牌坊的石构件,当晚将照片发给我。于是我将田原老的画作发给了他。王老师看后惊呼:“太难得了”,这些石构件竟然和田原老的画对应上了。我于是将此情况发到“文史朋友圈”群中,说“这证明,溧水确有许多好东西等待我们去发掘”。 为此,写下短文,记下这一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