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4-12-5 16:26 编辑
转发说明:我于11月28日在微信中收悉区地方文化协会会员梁国才先生的新作《三里亭:岁月深处的乡愁画卷》,经认真拜读后,颇有收获。梁国才先生文思敏捷,文学造诣颇深,加上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倾注,创作完成的这篇《三里亭:岁月深处的乡愁画卷》也富有地方文化气息。经作者本人同意,现转发分享到《中山文史》版块,欢迎各位文史爱好者及网友们浏览关注!谢谢! 转发者:区地方文化协会理事、114网站超级版主吴建溧 2024年12月3日
三里亭:岁月深处的乡愁画卷
梁国才
在外打拼的日子里,随着年龄的悄然增长,我对家乡的思绪,如同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浓烈。那萦绕心头的乡愁,总促使我想去探寻村名背后隐匿的故事,追溯家乡的根源。 家乡的村庄名叫三里亭,坐落于丘陵地带,东北面与县林场相依,东面的平安山像一道高高的屏风,南面紧邻洪蓝埠集镇,西面的胭脂河似一条玉带蜿蜒而过,北与庙塘铺村紧密相连。金牛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村境之中。还是洪蓝街道政府所在地。宁高公路与123省道两条动脉,横穿境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便捷的陆路交通。村庄被123省道巧妙地分割为三块:路东名为“东村”,是许姓、张姓等家族的聚居地;路西因大兴水利时修筑的一条坝,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坝过(那)边”,王姓、洪姓、曹姓等在此安居乐业;路东南的区域则叫作“南头”,张姓、孙姓等在此繁衍生息。这三块区域合起来不过五十户人家,共同组成一个生产队。村民们除了种植稻麦油等传统农植物,还凭借丰富的山林资源,开山炸石,作为副业,维持着生活的烟火气。 关于村名“三里亭”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与乾隆皇帝相关的传说。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欲上无想山,当地官员为了贡奉皇帝歇脚,每隔三里地修建一座亭子。因在我们村地界附近的亭子建造得格外宏伟壮观,村庄便得名为“三里亭”。然而,传说终究只是口口相传的故事,缺乏确凿的依据,毕竟其他地方或许也有类似的“三里亭”。 随着无想山景区设施的提档升级、胭脂河航道的通航、204省道的开通,以及“三里亭”由自然村名上升为社区名,三里亭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大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村东的感泉山及其青丝洞和“故明兵部尚书齐公讳泰之墓”,仿若历史长河中的神秘宝藏,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为村庄增添了一抹深沉而神秘的色彩 。而金牛山的美丽传说,更是如同一首悠扬的诗篇,赋予了村庄无尽的美好寓意。 金牛山,又名仙鹤山,它那尖顶的身姿在岁月中屹立不倒。相传,山中曾藏有一头神奇的金牛。从前,金牛山脚下住着一位姓傅名三的庄户老人。傅老汉堪称种庄稼的行家里手,而他最擅长的,便是种植冬瓜。他培育出的冬瓜,个头硕大,产量颇高,在周边地区声名远扬。 有一年,傅老汉种了二亩地的冬瓜。他每日起早贪黑,精心呵护,冬瓜苗茁壮成长,长势喜人。按照常理,这片地少说也能收获二三百担冬瓜。然而,奇怪的是,春去夏至,二亩地里仅仅结了一个瓜,而且这瓜还与众不同,上圆下弯,腰身上清晰地印着一道金色的纹络。傅老汉越看越疑惑,越想越不通。他二亩地只结一个冬瓜之事,迅速传遍了方圆十里。 一日,洪蓝埠来了一位风水先生。这位风水先生找到傅老汉,竟愿出高达三十两金子的价格购买这个冬瓜。傅老汉心中暗想,一个寻常冬瓜值那么多钱,其中必有奥妙。于是,对风水先生说:“这个冬瓜我不卖!”风水先生一听急了,赶忙加价:“那我给你一百两!”傅老汉见风水先生这般着急的模样,愈发坚信这个冬瓜绝非普通之物。他毅然决然地说道:“你出再多的钱,我也不会卖!除非你告诉我这个瓜的用途,否则,我宁可将它砸烂,也绝不卖给你!”风水先生没有办法了,暗自思量:这老家伙也够倔的,看样子这瓜是难以到手了,怎么办呢?这世间恐怕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如此奇特的冬瓜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傅老汉道出实情。原来,尖顶山的腹中藏有一头金牛,而这个冬瓜,正是开启尖顶山大门的钥匙,只要抱着它绕尖顶山转三圈,然后高呼一声:开!便能打开山门,牵出金牛。 傅老汉闻听此言,心中激动不已,他抱起冬瓜一口气绕着山坡疾走了三圈,高喊一声:开!刹那间,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仿若炸雷,山腰处缓缓闪开一道金门,一个山洞赫然出现在眼前。傅老汉怀抱冬瓜,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山洞。只见山洞里亮堂堂、金晃晃,摆设着金桌、金凳、金牙床,还有一条金黄牛正在悠然牵磨。嗬!那磨是金的,豆是金的,磨出来的豆浆也是金的。傅老汉不禁失声叫道:“啊,金牛,金牛,我终于看到金牛了!” 金牛陡然听到人声,顿时受惊,如离弦之箭般向外冲去。傅老汉见状,急忙放下手中的冬瓜,奋力追赶。怎奈金牛奔跑如飞,傅老汉哪里追得上。半天功夫,金牛一路狂奔到石臼湖边。恰逢湖边有姑嫂二人正在抬水,金牛竟朝着水桶拉了一泡牛粪,而后纵身跳入石臼湖中。姑嫂二人十分恼怒,不禁骂道:“谁家该死的牛,跑到水桶里拉屎!”便将桶里的水倒入了湖中。傅老汉气喘吁吁地追到湖边时,金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焦急地向姑嫂二人打听。听了姑嫂的叙述,急得直跺脚,痛心疾首地喊道:“那可不是普通的牛粪,那是金子啊!” 傅老汉没有追到金牛,只得满心沮丧地往回赶。他心想:既然追不到金牛,回到洞里拿点金桌、金凳、金豆子也好!可当他匆匆赶回时,却发现尖顶山的大门早已紧闭,那个神奇的大冬瓜也被关在山洞里之中,再也无法取出。 此后,当地百姓便将这座尖顶山称为金牛山。石臼湖里因倒进了金牛粪,从此便有了捞不尽的体型扁平、酷似刨花的小鱼,当地人称它为刨花鱼。 时光流转,上世纪七十年代,经专业勘查,在金牛山山凹底部下方发现了珍贵的矿脉,竟是国家紧缺的铀矿。于是,南京军区特别组建了一支集普查、勘探、开采、冶炼于一体的铀矿尖兵部队--南字705部队(00050部队)607团,其中的一个营(一营)驻扎金牛山地区,全力开采铀矿。由于重新开采金牛山铀矿工程的报告是1970年7 曰1日由南京军区向中央报告的这一日子,故而后来对外称作“溧水洪兰七一工地”。在广大官兵热火朝天、大干快上下,山门被再度开启,昔日传说中的金牛山,今朝果真产出了珍贵的“金子”。金牛山的铀矿,为新疆马兰基地的原子弹成功上天贡献了不可或缺的洪兰力量。三里亭人因此自然自豪满满。 东村与南头紧紧依傍着金牛山的北面和东边,我家在东村。 近日,在细细翻阅《洪蓝镇志》,惊喜地发现“三里亭”村名与“茶”相关,一下子让我仿佛找到了村名由来的真正答案。 镇志记载:“三里亭自然村居金牛山脚下,村前曾有一个亭子,为宋代建造,后有一庙宇,亭中间是大路,两旁是石条支起的凳子,和尚在此免费为路人供应茶水。路人喝了三里亭的茶回味无穷,赞不绝口。‘三里亭’和三里亭的‘茶’也逐渐闻名起来。此大道是县城通往南边几个集镇的交通要道,称之为‘官道’,也叫‘邮路’,是来往行人的必经之路。行人经过时,都会在此亭中休息或避风躲雨。因该亭距半山三里之遥,遂将此亭命名为‘三里亭’,该村也由此而得名叫‘三里亭村’。” 从这段详实的文字记载中,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以下几个重要信息:三里亭和三里亭村在宋代便已存在,历史悠久;和尚来自三里亭后山的庙宇;历史上的官道贯穿三里亭村。据考证,此官道走向为:县城南门—黄栗树—庙塘铺(大榆树)—长塘埂—洪蓝敬老院—半山村西侧—涧东村西侧(九板桥)—浦塘集镇东南侧—浦塘桥—马家庙-孔镇,路面用青石板铺就。我曾亲眼见过石板上有深深的独轮车车辙,仿佛透过它们,看到了昔日官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繁荣盛景。长塘埂紧挨东村,距离我家近在咫尺。茶亭所在之处,就在如今的敬老院所在地。庙塘铺村的《陈氏族谱》中,亦有对茶亭的明确标注。
我曾听村上的张万荣大伯讲述,往昔后山之中,古树参天,庙宇深藏。寺院的茶园位于半山,那里丘陵起伏,松涛阵阵,岚气氤氲,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寺僧们采用黄裱纸炕制茶叶的技艺堪称一绝。他们时间宽裕,心境平和,精心采摘茶叶后,带回寺庙再次筛选。在铁锅内铺上一层黄裱纸,点燃松枝,文火慢慢炕制,黄裱纸起到了受热均匀,锅底不易焦糊的作用。如法炕制出的茶叶,碧绿之中透着微微的淡黄,清香之内蕴含着独特的纸香,别具风味,深受茶客的喜爱。久而久之,前来求购的茶客与茶商络绎不绝,常常在寺外排队等候。官道上的茶亭便成了众人品茗等候之地,无需前往半山的茶园。这里逐渐演变成了茶商的集散地,热闹非凡。常常是“借问哪里有好茶,路人遥指三里亭。” 然而,随着矿山的开采,寺院被拆除,和尚们纷纷还俗。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坝过边住着“和尚麻麻(方言:指老婆)和他的女儿。”可惜的是,黄裱纸炕制茶叶的独特技艺,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失传,三里亭茶的声誉也逐渐式微,“每况愈下”。 作为三里亭的子民,我心中始终难以忘怀我的启蒙学校--三里亭小学。 三里亭小学于1967年,由三里亭和庙塘铺两个生产队共同出资建造,差不多和我同年岁,坐落在东村东面山岗上,离我家百步之遥。东村的老学究张松南(如今依然健在)在学校创建之时提议:“三里亭有着深厚的古风古韵,小学就命名为三里亭小学吧,愿乾隆皇帝广博的才学能够润泽莘莘学子。”他也因此被推选担任第一任校长。我的堂兄梁木扣承蒙张校长的赏识,被特地点名进入学校任教,后来接任校长一职,并且一干便是一辈子。学校采用复式班级教学模式,即一、二、三年级同在一个教室,四、五年级同在一个教室。堂兄主要负责教授一至五年级的数学课程,一天之中要在不同年级间“轮轴转”,同时需要准备五套备课方案。在一个课时内,复式班的授课方式别具一格,先教授一年级,接着是二年级,再是三年级,另一个班级亦是如此,先教四年级,然后教五年级。这就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要迅速转变角色,调整教学思路,其辛苦程度远超单式班,起早摸晚、加班加点是常事。 打乒乓是三里亭小学的特色体育项目。三年级以前,学生们在课桌上练习乒乓球,技艺娴熟者选拔到正规乒乓桌上进行训练,乒乓桌放在四五年级教室里。学校没有专业的教练,实行学生带学生的方式,由技艺精湛的同学带领大家练手法和实战技巧,如此一届带一届,逐渐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和强项。在县里举办的学生运动会上,代表洪蓝乡参加乒乓球赛的选手,不论乙组还是丙组,大多都来自三里亭小学。洪蓝中学的一位体育老师曾由衷地赞叹:“三里亭小学是乒乓的摇篮”。我曾有幸被选拔为丙组选手参加了全县的比赛。虽然最终没有获得名次,但能够参与这样正规的赛事,于我而言,已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的丘陵山坡资源,因地制宜栽种树苗,特别是种植竹苗,走上了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办学之路。学校将出售苗木得来的“大好收成”,换成了一本又一本的连环画、科普册子、科幻小说、宏篇名著等等各种书籍,在本不多大的老师办公室辟出一角珍藏着。从此,学校新增了一门课程--阅读课。阅读课上,学生静静地沉浸于书海之中,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思索着,老师欣喜地看望着、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着。每逢假期,每位学生都可以借书回家。我热爱看书,喜欢写写作文的习惯,就是从三里亭小学阅读课中逐渐养成的。也正是得益于学校的勤工俭学举措,学校得以承担起每一位学生的书杂费,铅笔、毛笔、小刀、橡皮、墨汁等都无需学生家长掏钱购买。三里亭小学凭借其出色的勤工俭学办学成果,荣获“江苏省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称号,国家教育部勤工俭学司领导曾到该小学视察调研,三里亭小学成为了全县示范窗口学校。我的老师堂兄也因此荣获南京市政府授予的“市劳动模范”称号,并被南京市普教系统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行知管理奖)。 三里亭小学于1993年并入洪蓝中心小学,那片山岗上留下了空空的教室。我经常去走走。清晨,操场上列队练乒乓手法的身影浮现眼前。山坡上,抬着比自己还高的竹苗的我,带着微笑,慢慢走来。教室里,朗朗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的读书声,一次次萦绕在耳际。我去一次,便童年一回。 我的童年与少年时光都在东村度过。东村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坐落在广袤的田野之中。每当油菜花盛开时节,整个村子便如同花海中的一座小岛,美不胜收。村子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形状类似福建的土楼,围墙呈正方形,墙内的房子呈圆形,中间是方形天井。这座房子的主人来自福建,他们将老家独特的建房风格带了这里。灰色的小瓦,厚实的土夯墙。房屋呈框架结构,以巨大的木料作为梁柱,通过横拉竖拽、勾心斗角的巧妙构造形成整体,采用卯榫连接工艺,整座建筑没有一根铁钉。房子正大门朝向东南,门前有一方水塘,宁静而祥和,是一处典型的静谧田园农庄。然而,前几年,随着政府一声“拆迁”令下,这座完整的村落便渐渐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令人唏嘘不已。 回到家乡,站在一片瓦砾上,不见熟人熟面,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望着静卧的一段断壁残垣,水塘边歪脖扭腿的檀树,和一棵半百年纪的枝枝花,我不禁发问:“如果村落保存了下来,该是怎样一番美好的景象呢?”我来回走着,人生如戏,往事如烟,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感慨: 断壁残垣留村影, 虬干曲枝掩塘映。 花开旧地孤芳泣, 团头聚面三里亭。
三里亭,一个富寓诗意的名字,一个梦里寻她千百度的名字,知晓了她的来历,“释然山中游,世虑可暂忘”,将伴随着我慢慢变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