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不设围墙 不收费用 不设门槛 …… 有一个“亮晶晶课堂” 这个乡村课堂用13年坚守 点亮1.5万名乡村孩子的童年 跟小溧一起来探秘 这个“特殊课堂”吧 ↓↓↓
从“破题”到“深耕” 公益初心点亮乡村教育 2012年,晶桥镇以一间教室为起点,打造以公益为底色、社区为纽带的乡村教育品牌——“亮晶晶课堂”,努力为乡村孩子创造一个家校之外的温馨港湾。 “起初,课堂以功课培训、作业辅导为主,服务范围有限。”晶桥镇社区教育中心校长史晓虎介绍,随着需求升级,课堂秉持“公益为先、需求为本”理念,以镇教育中心为原点,辐射至杭村、水晶村等6个村(居)民学校,逐步构建起“周末双休班+暑期托管班”双轨模式。 每逢周末,“亮晶晶课堂”便化身“成长乐园”:书法教室里,孩子们屏息凝神提笔挥毫;舞蹈室中,小小的身影随音乐轻盈跃动;陶艺课上,一双双小手将泥土塑造成生动的作品…… 在课程设置上,课堂开设软笔书法、武术、无人机编程、非遗剪纸等20余门特色课程,并融入科普实验、法治讲座、心理辅导等实用内容,让乡村儿童在“家门口”就能拥有各类优质的教育资源。 “不收一分钱,还送笔墨纸砚!”当地家长对课堂的公益模式赞不绝口。课堂不仅免除学费,还提供教材、学习用品,创新“长班+短班”“课堂+实践”模式:非遗传承、书法绘画等长线课程夯实文化根基;安全讲座、农田环保实践等短期活动激活社会认知;外出参观、实践体验等活动,让知识从课本延伸至生活。
从“小课堂”到“大平台” 多元力量共筑教育生态 课堂的蓬勃生长,源于一支由“专业+志愿”组成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他们中有退休教师、在职教育工作者、乡土艺人、非遗传承人,还有来自晶桥镇团委、关工委、妇联、司法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村居社工。课堂还与民间艺人合作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发了《石燕竹韵》《农民环保教育读本》等本土教材,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 13载耕耘,“亮晶晶”课堂结出累累硕果。困境儿童李云(化名)从幼儿园开始就加入了课堂,如今已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留守儿童刘晓(化名)从内向怯懦变得自信开朗,成绩稳步提升……“‘亮晶晶课堂’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晶桥镇陶村村民陶晴感慨,孙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参加“亮晶晶课堂”的软笔书法和绘画课程,现在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多次在学校艺术节上获奖。
从最初的课后托管班 到如今覆盖德智体美劳的 素质教育平台 “亮晶晶课堂”已成为 乡村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家” 年均培训超1000人次 覆盖1.5万人次 晶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公益+教育”模式,以培养兴趣、提升技能为导向,拓展思想引领、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课程,助力乡村儿童“学有所获、心有所向”,引领他们成长为德才兼备、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