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864|回复: 3

四知堂罗村《中山杨氏宗谱》(作者吴大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8 14: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5-4-8 14:58 编辑

四知堂罗村《中山杨氏宗谱》
吴大林
       《中山杨氏宗谱》十卷,罗村杨景炎主修,西庄庠生杨葆恒主纂。民国七年(1918)明觉西庄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是罗村、西庄(东分、中分、西分)、南岗、杨家头等几村合修完成的。共印10部,以“敦伦承祖训睦族贻子孙”10字作领谱字号。本书书签、封里作《杨氏宗谱》,书口、谱序作《中山杨氏宗谱》罗村杨氏宗祠现藏“族”字号《中山杨氏宗谱》一部。
       《中山杨氏宗谱》四卷,王德章主笔,2006电子排版本。共印5部。罗村杨氏宗祠现藏一部。
图片1.jpg

       《溧水家谱见闻录》介绍过这部谱,可惜当时材料不多,现在有了详细资料,可作进一步的研究。
   卷一,宗谱序、杨氏由石场迁罗村序、目录、凡例、谱规、诰敕、像赞、大祠堂图、村图、感情记、命名字派、修谱各执事名目、领谱字号、望湖山祖茔图、大祠堂记、罗村记、西庄六甲村记、南岗村记、杨家头村记、石坟山记、望湖山祖茔记、杨涧桥原序并地舆考六篇; 卷二,家规、祠规、奖例四条、家礼图、传赞、跋;卷三、卷四,世系图;卷五至卷二十,年表。
   四知堂罗村《中山杨氏宗谱》自第95世至第114世命名字派20字:秉必世朝元 大学昌明德 绍孔孟心传 遵祖宗家训。

一、此谱是首修谱
   据谱称,“道光、咸丰间,前辈有志纂修家谱。无如水患频仍,兵灾迭起,生民涂炭,家室难安。不特纂修之志由此中止,即旧谱尝见有弃之如遗者,多矣。”在光绪三十年的会祭之期,罗村的大伦等、南岗村的元申等、杨家头的大玉、西庄六甲学金等讨论创修家谱,公推杨葆恒“督其事”。到了光绪三十三年,此谱修成。到了民国七年(1918),对此谱作了少量的修改,并请窦恩荣作序,然后付梓印刷。
   修谱时,从涧西如镜公支谱得知千五公以上的情况;千五公之后的情况,赖“恒(杨葆恒)叔曾祖学纪公及祖昌勤公珍藏数村宗图。虽系抱残守缺之篇,实为追本穷源之助。”
   涧西在哪里?谱中说“如镜公迁仙坛之涧西”,又说“涧西者,即杨涧桥也。”曹孚耘介绍:“现村名叫杨家桥,杨氏居多。”涧西这支杨氏是千十公的后人。千十公由长芦徙东陵,又三传而如镜公由东陵迁涧西。
东陵在哪里?清《顺治溧水县志》卷之三:“东陵庵,南四十里。”大概位于孔镇一带。2022926日,曹孚耘找到了知情人杨建炳,他说东陵庵位于孔镇北面,后改为松林庵。胡宸调查说,孔镇杨氏很多,自称东陵杨氏,这个东陵是在高淳的桠溪中村,是芦溪杨氏的一个分支。
   《杨涧桥宗谱序》共有4篇,有南宋汪澈序、明万历龚一鲤、庐陵王礼序、清嘉庆五年曹国霖序。杨涧桥《杨氏宗谱》保存了杨氏早期的情况,所以罗村《杨氏宗谱》虽然创修,但留了一些重要的资料。
二、西庄杨氏与骆山杨氏、仙墟杨氏原为一家
   西庄杨氏的来源,据窦恩荣撰《杨氏由石场迁罗村序》记载:“至七十八世千五公避金人之乱,择地而居,由淳邑崇教乡之分界渡湖、北徙至溧邑石场,即傍水为家,因渔谋食。”《杨氏修理谱稿序》中又记载:“自唐叔虞之后伯桥公受封杨侯始......伯桥公受封在今之山西洪洞县,嗣后族大支繁,迁居者不一其地。至七十八世千五公由石场而迁罗村,数传后又由罗村析居西庄六甲、南岗、杨家头等处。支分而派别亦源远而流长”。《千五公传》有载:“若杨氏千五公可以几矣,公讳时华、字遇春,父震龙公当宋室南渡时,以功授飞骑尉,知广德军。公少恬退不乐仕,进遂择居于溧邑石场之西,名其曰:杨处士庐,即今之罗村也”。
   关于仙墟杨氏的来源,民国九年(1920)四知堂《仙墟杨氏宗谱》中乾隆三十年(1765)诸坦顿撰《仙墟杨氏历代迁移序》称:“至唐,直德公移居扬州。唐亡兵乱,文佺公迁台州宁海县。至祖仁公同兄复居京口后,迁始姑孰青山。建炎二年(1128),震龙公从高宗南渡。绍兴元年(1131),由黟县尹复授太子少保,创居溧水西南九十里,地名分界长芦。至元至大三年(1310),师祯公携子富六、富八东来三十里溧水拉山(即骆山),酒肆生理,名店里杨。德隆公世居拉山,置产在拉山西南十里,地名仙墟塘下。新三公等移居就也。”
        这三村的杨氏均以震龙公为南渡始祖,所以说这三村杨氏原本一家。


三、村居图和村记
       本谱的主修在谱中安排了三个村的村图及村记。这也是珍贵的乡土史料。
       1. 罗村
罗村记
       罗村为我杨氏发祥之地。南接臼湖、北枕横岭,左则绿野平阔,右则沃壤纵横。中有小岗,岗之阳杨姓居焉;岗之阴汤姓居焉。考其开创之初,自我千五公始,而汤姓则后起者也。迄今数百年来,惟我杨氏族大支繁,历宋元明清,代有伟人。岂阴阳之说能移造化之权乎?盖人杰则地灵,清白之家理固然也。厥后子孙众多,或迁西庄、或迁南岗、或迁杨家头,星罗棋布,要皆以罗村为中心点,岁时春秋祭祀,奔而赴者群处和集,尊祖敬宗之道,其庶几乎?今岁创修家乘,局设老宗祠,不数月而梓事告成。恒岂敢据为己功哉,亦祖宗在天之灵,有以默相而阴佑之耳。是为记。
图片2.jpg


       2. 西庄
西庄六甲村记
昔太王迁岐,实开周室。盘庚迁殷,永绵商家。后人之安居乐业,实前人之开创经营。溯源寻流,未可数典而忘祖也。我杨氏自千五公迁居罗村以来,至明英宗正统间八十九世祖恺公因罗村地狭人众,西行六七里,见其地僻而幽,辟草莱除荆棘,度原隰之纵横,相地势之高下,遂卜居于是。公字明乐,号西庄,因名其地曰西庄。厥后徐、张、夏各姓及与我同姓者继踵而至,接壤而居。或以姓名村,或以溪名村,或以甲数名村。我村属六甲,而数村总名,至今皆以西庄冠首,此亦后人不忘本之意也。今值谱事告成,仅述数语,俾后之人知西庄之号非无因,而六甲之名有由起也。是为记。
图片3.jpg


       3. 南岗村
南岗村记
    八十八世祖嶷公,元至正时人也。至明景泰初,公年四十余,以罗村壤地偏小,由西而之东南,爱其地既高且广,无异《诗》所云“如岗如陵”者,遂徙居是焉。因取字曰光陵,村曰南岗。命名之始非无意也。厥后子孙众多,南岗之名遂与罗村、西庄鼎峙而爲三。今当谱事告成之时,爰记大略,以见南岗之所由名,而令后人知所从来云。
图片4.jpg
杨家头村图
图片5.jpg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4: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说明:吴大林老师编著的第二部《溧水家谱见闻录》已经正式出版了。现经作者本人同意,可以分享到本《中山文史》版块,也让很多文史爱好者能快捷阅读到吴大林老师的这部新著内容了。考虑到连续阅读的不易因素,我就隔三岔五,来转发一篇,今天转发的是书中第三十五篇文章“四知堂《中山杨氏宗谱》”,刚好也让各位有个回味学习的时间。同时也会使关注本《中山文史》浏览量持续增加,为网站新任版主陈维银撑场面了!吴大林老师凭着多年来从事文博事业的扎实功底及对溧水地方文史工作的深情厚爱,在他八十高龄之际完成第二部《溧水家谱见闻录》的力作,难能可贵!他的每篇文章都能让人有所受益,所以也请大家有空时一道来慢慢品尝这文化大餐!谢谢吴大林老师!我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采集,依靠区地方文化协会众多会员及家谱珍藏人的共同努力,不久将来吴大林老师的第三部《溧水家谱见闻录》也定将会与大家见面的。请大家共同来见证!感谢各位文史爱好者及网友们的关注!
       欢迎家谱珍藏者与我们区地方文化协会联系并提供家谱采集(我们仅拍摄而已,同时会免费赠予吴大林老师的《溧水家谱见闻录(2)》新书一本,以后出版收录有介绍贵姓氏的家谱文章的第三部《溧水家谱见闻录》时,也将免费补赠一本。其中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吃请,交通我们自备。电子版会传给珍藏人及协会几位老师研究解读之用,不会外传其他人的),联系人吴建溧18912937600(微信同号),谢谢!
转发者:区地方文化协会理事、常务副主席,114网站超级版主吴建溧


2025年4月8日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15: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发过这帖《”众人皆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您可知道“四知”的由来》https://www.ls114.cn/thread-579360-1-1.html,介绍过
“您知道“四知堂”的由来吗?---罗村四知堂《中山杨氏宗谱》”。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06:41:09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5-4-9 06:51 编辑

罗村四知堂《中山杨氏宗谱》2006年续修本虽然仅有四卷,但这四卷是在该村珍藏有两套保存齐全的家谱基础上续修完成的(续修新谱和原有老谱——1918年续修谱为20卷,应组合在一起,就更完美了。不知何因?当年续修时没有将老谱全部扫描制作合二为一)。罗村两套齐全的老谱平时秘而不宣,不示人。我因为爱人就是罗村杨氏的,通过舅哥联系到家谱珍藏人杨顺金和杨德和两位宗亲,并于六月六日晒谱之际才采集拍摄到老谱及新谱的主要文字卷内容谱牒(年表卷众多,没有采集。)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