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艾园.安怀堂《张氏宗谱》
5月29日上午8:30许我通过微信电话向谢嗣权退休老教师(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退休,曾任渔歌中学及柘塘中学教导主任)了解有关《谢氏宗谱》续修工作细节情况时,谢老师主动提起艾园《张氏宗谱》有全套保管完好的宗谱。我一听,立即请谢老师帮助联系,他联系张良军先生后,将他的手机号码发给了我。我马不停蹄就电话联系上了张良军先生,他知道我们要去看《张氏宗谱》老谱的信息后,即告诉我:老谱现由张升万先生保管。于是我请张良军先生先帮助联系张升万先生,接着他又将张升万先生的手机号告知了我。我立即电话联系张升万先生,确定下午一点后到乌山湖滨雅居大门口处碰面,预约看谱一切顺利。随后我即联系周树生、胡宸两位下午12:45分出发去湖滨雅居阅览安怀堂《张氏宗谱》。当我们车子到湖滨雅居还有200米时,我接到了张升万先生打来的电话,他到大门口迎领我们到了张良友先生家中。
从左至右:胡宸、张升万、张良友、吴建溧四位先生合影留念,周树生老师拍摄提供
周树生老师整理家谱并拍摄收集了卷一及卷八资料。
保管完好的全套1929年安怀堂《张氏宗谱》
原来张良友先生就是2020年续修《张氏宗谱》的协修并是撰写《重修宗谱跋》的作者。张升万先生也早就约好张良友先生,并且将亲自保管的老谱也请到了张良友家中。经过简短介绍,我们首先代表区地方文化协会向张升万先生赠送了吴大林老师撰写出版的《溧水家谱见闻录》一书。接着我们三人各自分工,周树生先生负责民国十八年(1929年)续修老谱资料的拍摄工作,胡宸先生负责查阅宗谱资料,我负责拍摄2020年新修谱序及跋的拍摄及座谈事宜。
1929年续修的安怀堂《张氏宗谱》老谱封面
座谈交流。周树生老师拍摄提供
胡宸先生查阅家谱资料。
我问道:当年是怎么完好保存下来这套老谱的?张良友先生介绍道:原谱就是他父亲张贤保负责收藏保管的。全套宗谱当年被收缴并堆放在谢氏祠堂门口(第二天将面临何种命运,大家都应知晓的),就在当天,村中蛮有威望的张贤保先生(参加过抗日游击队)就和张之道先生两位密切配合打掩护,从谱箱中悄悄地取回了全套安怀堂《张氏宗谱》,唯独就留下谱箱应付场面,有智有谋啊!从而妥善保管老谱至今,乃至2020年续修时相当便捷,只要组织专人写好重修谱序及跋,其他只要细致核实草谱登记内容,续上族谱就顺利成章了。张贤保、张之道两人功绩值得所有张氏宗亲称赞。后来张贤保先生将保管家谱的重任委托张良潮先生。再后来又由张升万先生继续保管,张升万先生几十年来兢兢业业,每当有张氏子孙出生及老人过辈时也都及时进行草谱登录工作,为续谱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良友(左)和张升万(右)两位先生。
张贤保先生。抗日游击队员,保管张氏宗谱功臣之一。
《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一书登载有张贤宝(保)先生的事迹介绍。
座谈中,张良友先生还讲述其父亲曾经打过游击,参加过抗日游击队,也曾救过战友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被救战友也专程到溧水艾园村来看望救命恩人并感恩致献。他的个人事迹在柘塘红色教育基地展览馆有专版展示,还被收集到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溧水分卷》中(第138-139页“抗日游击队员张贤宝”。注:宗谱中记载的名字为张贤保)。而难能可贵的是:这位抗日游击队员张贤保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登记中均拒绝人武及民政部门的登记核实。而同张贤保同期参加游击队员的战友经登记审核后,都享受了相应的待遇。特别是江宁县后来担任过县局领导职务的徐信义(音)曾经和张贤保肩并肩战斗过,为张贤保同志做个证明相当容易,可张贤保先生就是不愿意麻烦战友也始终不愿登记。这种不求功名的思想行为对照如今不少为名为利追逐的人来讲是何等的反差?张良友还讲到其父亲在1969年发大水抗洪排险时,有人动议要拆除张氏祠堂的材料去填坝堤,而张贤保先生挺身而出,对当时的村支书说:书记要带头,要拆祠堂,您应带头先拆自家祠堂呀。这么一说后,后来还是拆除了一地主家的房屋材料用作抗洪抢险才度过了险情。这也使两家祠堂都幸存地保存了下来。
我们座谈及拍摄任务完成后,还随同张良友、张升万两位先生去参观了张氏宗祠,或许我们所拍摄的张氏祠堂图片、视频将会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了。因为张氏祠堂恰巧在铁路规划红线内,面临被拆迁命运。对此,张氏宗亲们说:国家建设需要我们当然要支持,我们就是希望张氏祠堂动工拆除时,能就近异地复建,让我们张氏宗亲有个对家乡怀念的场所、有对根的记忆之地。
2020年续修安怀堂《张氏宗谱》封面
据2020年续修谱序记载:自福三公肇居艾园村(艾园张氏始迁祖),已有七百余载,至今延续25、26世,目前张氏宗亲总户数约80多户,总人数在400-500多人左右。在艾园这块土地上张氏族人历经艰辛、奋发图强、开创基业,建宗宇、修宗谱,子嗣繁衍、枝繁叶茂。康熙十七年(1678年)景贤公创立家谱,后经四次续修。自民国十八年(1929年)华国君担纲主修完成共八卷后,保存至今依然齐全完好。期间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后又遭遇十年动乱,数次延宕修谱大事。经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安怀堂《张氏宗谱》再度续修完成共十卷,由张贤荣主修、张良友协修。2018年3月起,艾园村整体拆迁,祖辈栖息地不复存在,张氏族人现已分散居住。好在张氏祠堂尚在原村保留,清明、冬至两日,张氏宗亲们还能相聚祭祖、吃宗酒,这也是凝聚亲情的重要形式呀。
后面胡宸先生将会在抖音上发布有关张氏宗祠的宣传作品,待区文史研究者吴大林老师阅谱(图片资料)后也会撰写有关《张氏宗谱》的研究文章,届时请继续关注,谢谢!
最后,向谢嗣权、张良军、张良友、张升万几位先生表示感谢!
(图文:溧水区地方文化协会理事 吴建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