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生活完全自理,还能翻土锄草……在洪蓝街道三里亭社区毛家自然村,百岁老人毛基文干起农活来仍十分利索,外人很难相信老人已经年过百岁。
早上五点多,毛家村的一栋民宅里,儿孙们都还没起,毛基文就已经起床简单收拾好,扛着锄头来到屋前不远处的菜地里忙活起来。老人脸色红润,看不见有老年斑,而且眼不花、耳不聋。“老爷子在家闲不住,经常大清早起床后,就偷偷一人扛着锄头跑来田里干活,家里人怎么劝也不听。”老人的孙媳妇陈雪平说,自己家的这块菜园子,面积不小,地里的蔬菜都是爷爷种的。 “奶奶20多年前就过世了,直到94岁的时候,爷爷都是一个人独自生活,种植2亩农田。后来年龄越来越大,我们也不放心,就让他跟我们一起生活,也不让他再种田。”陈雪平说。 毛基文1922年5月出生,7岁跟着父亲上山放牛,15岁开始跟人学徒做糕点,这也成了他后来养家糊口的手艺。“那时候苦啊,跟人学徒起早贪黑,还挣不了几个钱。”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老人耳聪目明,口齿清楚,回想起过去的故事,记忆犹新。 老人告诉记者,由于家里生活条件苦,又遇上日军侵华时局动荡,自己直到22岁才结婚生子,育有7个子女,其中两个早夭,长大成人的有四子一女,现在四世同堂。50多年前,大儿子因意外过世,他就与老伴把大孙子抚养成人。随着老人年龄越来越大,大孙子主动提出让老人跟自己一起生活。 现在,毛基文仍然保持着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每天看起来都精神矍铄、身体康健,生活完全自理。“床上铺得干干净净,屋子里也收拾得整整齐齐。每天还坚持自己洗衣服,从不让我帮他洗。饮食上,也从来不忌口,平常家里做什么就吃什么。”陈雪平说。 老人一生节俭,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牌。说起长寿的秘诀,老人说除了养成好习惯外,良好的心态也是关键。“保持好心态,心情平和一点,不要毛躁。现在他们生活过得比我们从前好,我也不需要烦心了。” 融媒体记者 陶燕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