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夏种一粒子,秋收万担粮。 眼下,全区夏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区农业部门全力以赴助力农户抓好水稻栽插,为夏种保驾护航。
抢抓农时 科技助力 “1号大棚的秧苗可以插秧了,5号大棚的秧苗还要再等等。”在洪蓝街道恒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育秧基地,负责人任文来正在和开着拖拉机前来运输秧苗的农户交代注意事项。他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共种植水稻1200多亩,品种主要为南粳46,从6月4号开始,他们就加紧插播,预计本月15号左右可全部完成。 现场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田成块、苗成行,不到一个小时,1台插秧机就完成了8亩地的秧苗栽插。“去年我们的亩产在1200斤左右,今年天气好,田块水分也很充足,秧苗长势很好。”任文来开心地说。今年,全区夏播水稻种植面积约26万亩,目前栽插进度约40%,预计6月10-20日为栽插高峰,本月底全区水稻基本完成栽插。 近年来,农业科技的推广在夏种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区重点推广南粳46、宁香粳9号等优良食味稻米,种植面积达16万亩以上。全区广大农户大力应用秸秆秧盘、全生物降解膜水稻覆膜机插、水稻侧深施肥、水稻绿色防控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 “‘全生物降解膜水稻覆膜机插’技术,不仅保肥性特别好,覆膜还可以增加地温,对我们水稻生长增加有效节温,再加上覆膜可以起到除草的效果,通过我们一次覆膜,水稻终身可以不用除草剂。”区农业农村局作物栽培指导站站长查贵生介绍说,如果按每亩600公斤的产量测算,通过采用覆膜机插技术,每亩可增产50到100斤,进一步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精准调度 联动保障 “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用上了插秧机,生产效率高多了。以前这一片1000多亩水稻,需要2000多个工才能种下去,青壮年外出务工的人多,根本请不到人。”任文来激动地说。为保障今年夏种工作顺利开展,区农业农村局加强形势研判,组织农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 “全区预计组织投入水稻插秧机393台,播种机128台,植保无人机157台,高地隙植保机27台,以农机经销企业为依托,成立维修服务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安排售后维修人员驻点溧水3个月,帮助农民做好作业机具的检修和调试。”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8个镇街各明确了1名农机专员,负责机具调配保障工作。农资供销部门按照“农资不误农时”为目标,将农资保供纳入运输保障范围,开展“点对点”对接、配送。区农业部门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与气象部门对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加大农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资。 融媒体记者林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