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无袍法官 | 刘红梅:见证司法公正 感受司法温情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直接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人民陪审员,常被称为“无袍法官”。今天,让我们走进人民陪审员,聆听他们的参审故事和心得。 我是2012年11月经溧水人大常委会审核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在溧水法院参加陪审工作的这些年来,我一直感到非常光荣和神圣,也非常珍惜这个称谓,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
我亲眼目睹了法官们办案的艰辛。为了案件的公平、公正,无论地方多偏远,环境多恶劣,他们都会去现场勘察、走访。比如:简恩华 、杨先木、郑娉娉、王林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感受到了法官办案的不易。 我还记得郑娉娉在怀孕期间,为了查清一个房屋买卖的案子,挺着大肚子,带我们去看涉案房屋,要爬五层楼梯,说实话,看到她走路那个吃力的样子,真有点心疼。 在法院陪审的这些年里,在法庭上经常遇到复杂、棘手的案件,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简恩华带我们去溧水柘塘开庭,被告是两个六十多岁的男女,非常不讲道理,在法庭上大吵大叫,经过简恩华和我们多次劝说和讲解利害关系,被告终于配合我们把庭开完。当时我心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庭后我们和简恩华开玩笑:“这个庭开得真不容易!”简恩华笑着说:“我们遇到这种事多了,早就见怪不怪了。”再比如杨先木庭长,在办案审案过程中,一丝不苟、耐心沉稳、狠抓细节,让每个纷繁复杂的案件一点点露出真相,令原被告心服口服。还有刑庭的王林,虽然年轻,但掌控法庭的能力很强。记得在审理一个诈骗案件时,被告当事人和律师在庭上极力为自己狡辩,开脱罪责,王林不慌不忙,提出多个问题,令被告人最后无话可说,当庭服罪。 还有一次,我们在开庭的过程中,被告不服气,在庭上吵个不停,我们当庭调解,他反说我们和法官都收了原告的好处,偏向原告,扬言要告法官和陪审员。每当看到这些不懂法,藐视法庭的行为,就感到法律法规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作为人民陪审员,我有责任为不懂法的人们普及常识。所以,有机会和朋友聊天时,我都会讲一些庭审案例,以及所涉及的法律常识。我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普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