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新农人”尤培培:创办家庭农场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晶桥镇枫香岭村,优越的生态自然条件催生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34岁的尤培培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返乡做起了“新农人”,积极实施现代粮食种植,发展家庭农场,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走出了一番新天地。 这几天,尤培培和父亲尤继贵冒着高温酷暑,仔细查看种植基地的秧苗补插情况。2010年,尤培培从苏州职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毕业,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当他看到上了年纪的父亲仍然在田间奔忙时,便下决心回来帮衬他一把。于是,他果断辞职,和父亲一起创办了“尤继贵家庭农场”。 “老一辈农民特别能吃苦,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下拖着药管打药水,他们能做到的,我也能。”尤培培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晶桥人,当然希望能为家乡农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艰苦打拼的几年,也是尤培培观念不断改变的几年。他意识到,仅仅是沿袭父辈传统的种植和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想要让家庭农场不断发展壮大,必须加强学习,走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为此,他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并购买了农机,积极参加各类农机推广培训,熟练掌握收割机、插秧机、喷防无人机的使用方法,大大提高耕作效率。 在父子俩的共同努力下,尤继贵家庭农场的种植面积从起初的20亩发展到现在的1200亩,水稻亩产达1200多斤。“我儿子很辛苦、很能干,有他在,我心里更有底。”看到儿子顺利接过了自己手中的“接力棒”,尤继贵感到十分欣慰。 随着自己种植技能的日益成熟,2017年,尤培培牵头成立了溧水晶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了自己的农机团队,为周边300多户农户提供农业机械化服务,服务面积达6000多亩。他还广泛吸纳周边村民进入合作社务工,带动大家就业增收。“我在他家干活,一天能挣170块钱,很满意。”村民何金凤说。 为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路,尤培培还注册了“枫香大米”品牌,搭上了电商的“快车”,每年盈利100多万元。“我想做的是现代化发展模式,通过各类优质电商平台,把我们的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溧水,知道溧水枫香岭的好农货。”尤培培说,最近他将参加CCTV央视购物国货优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溧水、认识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