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苗在‘长身体’期间,极易受到自然灾害与病虫草鼠害的风险,导致草莓减产或无收。草莓苗期种植保险,最大程度降低了莓农的风险。”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随着南京市首单棚内草莓苗期种植保险落地,这张保单为企业3000亩草莓苗提供了最高1800万元的风险保障,这得益于区人大常委会的一条审议意见。
“特色农产品种苗要纳入农业保险”
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区作为名副其实的“草莓之乡”,全区草莓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
今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围绕贯彻实施种子法“一法一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实地查看了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红太阳种业
溧水分公司、洪蓝美莓源公司、乌飞塘华成蔬菜公司等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
“草莓苗期易受到自然灾害与病虫草鼠害风险,这些风险不同程度导致苗期草莓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草莓减产或无收。”在金色庄园召开的业主座谈会上,公司负责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吴中平介绍。
“溧水境内大部分棚内草莓苗每亩种植成本在11000元左右。如果气温连续6天高于30度以上,苗期草莓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死亡;当气象气温低于-5℃的时候,苗期草莓会出现冻死的现象;遇连阴雨8天以上,苗期草莓就会滋生病虫害,且随着连阴雨天数增多,病害逐渐严重,最终导致苗期草莓无法移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要想减少莓农大棚草莓苗期损失、保障莓农种植有收益,就必须在种苗阶段加强保障,加大扶持力度。”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农村委负责人建议,“要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积极培育壮大龙头种业企业,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范围,增加农业抗风险能力。”其后,把草莓苗期纳入农业保险这条审议意见,被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为本次执法检查的首条建议,发给区政府研究落实。
“一定要开发特色农业保险新产品”
一直以来,草莓“长身体”期间,也就是苗期的种植风险如何保障,是政府、保险公司等一直在探索的难题。
区政府收到区人大常委会交办的审议意见书后,责成专人与区发改委、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部门具体衔接,会同有关保险公司积极开发草莓苗期种植保险,以衔接之前已经开发的设施大棚保险及附加棚内作物保险。
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委积极参与区政府组织的多轮考察论证,提出工作建议,在区政府办的积极协调下,最终,区农业农村局和中国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农业保险是保险业深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能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人保财险南京市公司推出棚内草莓苗期种植保险产品,与普通的农业保险产品不同,该保险针对草莓苗移栽定植之日开始,至草莓苗花期结束时为止,保障的就是草莓苗的“成长期”。
“我们选择精准对接溧水区草莓种植户,充分转移草莓苗期种植受到的自然灾害与病虫草鼠害风险,进而确保草莓稳定种植生产,保证农户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中国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农险部负责人说,后续我们将继续拓展该险种,让这一惠民保险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深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融媒体记者 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