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东庐社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蜱虫病)防治知识讲座 进入夏季,随着人们户外活动频率的增加,也是蜱虫活动最频繁的季节。为了科学有效开展蜱虫叮咬防治工作,提高居民对蜱虫的防范意识,6月12日东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举办蜱虫病预防知识讲座,现场有20余位辖区居民参加了此次讲座。 董医生详细为社区居民讲解蜱虫的危害和防治措施。通过PPT图片和视频详细介绍了蜱虫的生活习性、危害及蜱虫叮咬注意事项等一些基本常识。 蜱虫的危害 蜱虫,俗称“狗豆子”,“狗爬子”,多发于4--10月份草丛、灌木丛中活动的一类媒介害虫,可在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暂时性寄生,并在阴暗潮湿的土缝、草根处产卵。蜱虫在发育的每个阶段都要吸血,每次吸血都有可能传播疾病。因此,蜱虫是许多传染病流行的帮凶。可以携带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可以传播多种病原体导致的疾病。蜱虫对动物的汗臭十分敏感,动物或人一旦接触到它,便很快地爬附到宿主身上。靠吸血为生。 蜱虫体型很小,大概绿豆这么大,但吸血之后会明显胀大。蜱虫寄宿在人体身上,会产生瘙痒和疼痛感。它吸血的方式不同于一般的蚊虫,吸血和吐唾液会同时进行,寄宿的动物种类多,所以极易散播各种细菌、病毒。被蜱虫叮咬后,可能还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病情极为凶险,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结果耽误治疗。轻则引发感染,重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被叮咬后的症状 蜱虫咬叮咬后可能会在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水疱风团的症状。蜱虫叮咬后,会出现类似于虫咬皮炎的症状,如红斑丘疹、水疱风团等。如果仅仅是出现了红斑丘疹,可以用抗炎症的皮肤病外用药和消炎药混合,如复方康纳乐等,慢慢地涂抹于患处,损害就会逐渐消退,问题不是很严重。如果出现了严重的中毒性表现,如小孩出现毒素中毒,有神智不清等不适情况发生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 参与活动的一位居民说:“这是个很有作用的健康活动,以前我们不知道蜱虫叮咬会有这么大的危害,今天听了讲座,我们增长了不少见识,知道了蜱虫叮咬的害处,以后带孙子在草坪玩的时候会更注意防护。” 此次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了辖区群众对“蜱虫病”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也避免了被蜱虫叮咬后的恐慌情绪,提升了群众防蜱虫叮咬的科学防护能力,让群众知晓发病后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