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日,在石湫社区雅居乐项目工地旁,350亩高标准农田雏形初现,很难想象几个月前这里还是零碎田、低效土地。今年以来,石湫社区积极学好用好“仙林经验”,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并落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将不占建设用地的碎片化土地进行统一规划,通过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探索城市与耕地相结合,打造高标准农田,发挥土地资源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协商议事聚合力,以民为主谋发展
为加快辖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促进民生改善和乡村振兴开展高标准农田整治前,社区多次召开村民、党员代表大会座谈会等,充分征求老百姓意愿,并组建矛盾协调组,社区两委成员动员村民积极响应政策,并解决矛盾纠纷,在查清土地权属现状基础上,调查了解土地权利人权属调整意愿,将村民原有农作物补偿到位的同时及时解决土地权属等各类争议,确保高标准农田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乡村振兴“耕”基
在土地整治中,石湫社区按照“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科学合理开展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田间管理和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增加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将复垦后的350亩耕地整治为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土地产出能级,促进农户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强化监测监管机制,确保土地护好用好
石湫社区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管护机制,压实管护责任,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定期维护,耕地质量不降低,促使高标准农田长久持续发挥效益。加强日常巡视检查,泵站、闸门等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灌排水沟渠等日常清淤,针对质量保证期内的工程及设施设备维修,社区督促涉工方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单位负责整改和维修。站在田边,石湫社区负责人说,当前正是小麦种植的最佳时期,社区将充分利用优质地块发展优质水稻、小麦产业,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望。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融合美丽经济转化
石湫社区自2013年以来,经历了20个自然村整体拆迁,从农村逐渐向城市社区转型。石湫社区在坚持城市与田园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辖区空间布局,推动居民小区、高标准农田、山体、河道等串点成线,形成特色城市田园景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高标准农田稻油轮作过程中,举办露营活动、油菜观光活动等,推进农旅融合,充分以农促旅,拓展村民和村集体增收渠道,推进乡村振兴。 此项工程的实施,落实了粮食安全战略部署,严守耕地红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推动耕地保护和城市建设共生共享,既保护耕地,融合城市田园风光,又破解城镇开发边界与永久基本农田布局相融合的难点,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的渠道,切切实实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融媒体通讯员 周孟杰
转自溧水融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