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属于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即将落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地面水汽遇冷空气凝结成霜,所以霜降并非降霜,而是天气变得寒冷,大地出现初霜的现象。 此时,天气越来越冷,要开始注重养生,运动起来、进补起来,同时要注意早睡,才能更好地应对严寒到来,提高抗病能力。故民间素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那么,具体我们应该怎样养生、保健呢?
一、 饮食宜忌 1.宜养胃、润肺 秋季胃肠疾病容易复发,特别是霜降后天气转凉,脾胃虚弱的人更容易出现腕腹胀满、反酸、胃痛、烧心、腹泻等症状。 饮食宜滋补、少辛增酸。如进食一些养胃、健脾的食物,少吃一些生葱、姜、生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免伤及肺气;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要选择苹果、石榴、葡萄、银耳、梨等养胃健脾之品。 其中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 此外中医认为秋天属肺,性收敛,秋冬季偏燥,易犯咳嗽,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应多吃一些有润肺作用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梨、苹果、洋葱、芥菜、冬瓜、萝卜等,可以起到润肺、清热、化痰的作用。 2.药食同源,防病保健 中医认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山药味甘,性凉润,入肺、脾、肾经,有健脾胃、益肺肾、补虚嬴之功效。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弊,是药食两用的祛湿、健脾佳品,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谷类食品。 另外,溧水区中医院脾胃病科提供了多种中药泡茶饮、贴敷膏等:可治病、防病,应用方便。如:反酸泡茶饮、清幽口香茶、胃痛泡茶饮、胃胀泡茶饮、降血脂泡茶饮等,还有桂芍膏温中散寒,归神膏补肾安神,枳实通腹膏行气通便等外用膏药。 3.膏方滋补,来年打虎 霜降后,膏方成为大众滋补防病的另一佳选。中医院第十三届膏方节于2023年10月18日开始。膏方可防病、治病,适合慢性病人、脾胃虚弱患者、小儿等多种人群。 二、动养结合 中医保健常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常见的保健体操如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都受到大众的欢迎。中医院常举行此类健身体操的演示及宣传,让大众更多地加入到运动保健大家庭中来。 此外,《遵生八笺》:“禁早服寒衣”。霜降的秋风中带着寒燥之气(风刀霜剑),但此时气温还不至于很冷。所以一方面要避风、保暖,另一方面也不宜穿太多或太厚的衣服。 在无风处,适当地让腠理接受这股清寒的洗礼,继续收敛固密,提高人体抵御风寒的能力。这也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养收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