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南京国家农高区: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农民增收 【傅廷凤 徐志华】今年以来,南京国家农高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心,紧紧把握溧水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厚植优势,增强活力,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园区农民增收。 近年来,南京国家农高区以群众增收为目标,全面激发内生活力,推动区域“两莓”特色农业健康发展。目前全域“两蓝”种植面积达1.6万亩,2023年产蓝莓黑莓鲜果约8600吨,全年仅蓝莓鲜果销售产值就达1.6亿元。蓝莓果汁、果酱、果酒、果干、原液等深加工产品总产值约4.2亿元,带动辖区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 在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原则,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同时,农高区持续加强科技转换,大力发展特色品种,把蓝莓“小盆景”变成致富“大风景”。目前,园区已引进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有机黑莓、蓝莓种植技术,收集、保存“两莓”品种70个以上,加速一批“两莓”新品种、扩繁种植新技术在本地区示范推广应用。园区与省植物所,南林大和园区企业中植公司联合选育的8个蓝莓黑莓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中植5G数字植物工厂已经初步实现了“无人化”,“一年两季”蓝莓种植模式业已形成,蓝莓产量从传统农业亩产800斤,发展到如今亩产3000斤,亩均增收超万元。部分“两莓”早、中、晚熟优良品种,获得较好推广。 围绕溧水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目标,农高区还在加大应用场景创建与推广上下功夫,让科技赋能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今年,园区新增现代农业智慧展示区、苏辉农业物联网创新应用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应用场8个。“两莓”产业示范园结合国家数字乡村项目建设,运用5G技术打造先进的示范应用场景,重点建设农业产业链大数据可视化管理和在线化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分析管理,实现投入品用量精准化、种植过程管理信息化、农户生产技能专业化、农产品销售网络化。不久前开展的典型调查结果显示,以中植两莓示范园为例,2021年至2023年,该园蓝莓亩均产量约4500吨,产值约1.5亿,亩均种植成本约7500元,亩均收益约1.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