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周子未来“细胞培养猪肉中试生产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3月2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了一场权威的成果评价会,对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周子未来”)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完成的“细胞培养猪肉中试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评估。此次评价由包括孙宝国、吴清平、任发政、谢明勇、金征宇等五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4位顶尖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执行。
评价过程中,专家委员们实地参观了周子未来的细胞培养肉研发生产平台,现场观看了细胞培养猪肉在500L生物反应器中的生产纪实视频。在品尝了周子未来的细胞培养猪排产品后,专家们对其口感和风味给予了积极评价。 在成果评价会议上,专家委员们听取了项目技术报告,审阅了项目成果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专家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在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建立了种子细胞从贴壁培养向无载体悬浮培养转变的驯化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工业化放大生产的悬浮培养种子细胞株,打破了细胞培养猪肉领域长期存在的工业级悬浮培养细胞株缺乏的技术瓶颈;二是创立了基于高通量筛选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细胞培养肉无血清培养基研发平台,开发了低成本食品级无血清培养基,破解了细胞培养猪肉生产中缺少无血清培养基的技术难题;三是首次建立了从125mL到500L的逐级放大生产工艺,完成了细胞培养猪肉在500L生物反应器中的无载体悬浮放大生产,攻克了细胞培养猪肉中试生产的关键技术。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专家委员会一致认定,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细胞培养肉技术是一种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可食用肉类的新兴技术,具有将农业生产工业化的巨大潜力。这一技术通过细胞而非传统动物实现物料和能量的高效精确转化,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动物蛋白消费选择。2009年至2019年,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经过十年的努力,成功创制出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在2019年至2024年期间,周子未来与南京农业大学继续紧密合作,成功实现世界首例在500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细胞培养猪肉的中试量产,推动了我国细胞培养肉技术从“1”到“10”的跨越式发展。这一系列技术进展,不仅为细胞培养肉的低成本中试生产和未来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我国在国际细胞培养肉行业中迅速崛起,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融媒体通讯员 熊瑞雪 转自溧水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