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看溧水县志,品溧水地名 之二(通济街)
品溧水地名,首推的便是古今溧水第一街——通济街。而讲到通济街就必须先讲城隍庙,讲到唐朝的白氏家族。如此我们就会看到,全国叫通济的地方不少,而唯有我溧水的这个通济街才是最恰当最适合的。因为这缘于唐朝的白氏家族,溧水的白氏城隍,以及白氏的宰相和白氏的文豪。这里不仅我溧水的城隍家族显赫,但言这唐朝的城隍庙在史上也是比较早的,其与芜湖最早的三国时的城隍庙相距不远。
城隍崇拜作为一种曾经非常普及又繁荣的本土宗教,在我国到明朝时才家喻户晓,遍地开花。明时曾兴盛到各州县均设城隍,掌管阴间事务,朱元璋豋基后因要感激城隍的掩救之恩,更是参照当时的行政机制将各级城隍依次加封官品,乃至封王封候。城隍,与城的防护联系在一起,具护佑之意。城隍的来源也比较广泛,多为英雄贤良之辈,如纪信,萧何,文天祥等均被后人奉为某地的城隍,甚至是多地区的城隍,而我溧水很奇特的地方则是,一个行政区域辖内同时建有供奉同一个城隍的多座城隍庙。如此看来,这个仿照朝庭官制而设的阴间地方长官,是不是一种相当于阳界的兼职情况?(依此,我们或可进一步去深探一下由人或物上升为神的认知基础和仪轨)。
溧水现存的城隍庙(不含明弘治年分析岀去的现高淳区)有三座:一是县城的城隍广惠候庙,城隍爷是原唐朝的溧水县令白季康,始建于唐,元宋时又扩建,明清毁而再建,后毁;二是梅梁村的城隍庙(即今天溧水区洪蓝镇的仓口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这个城隍依然是白季康;三是今天溧水区洪蓝镇集镇河西的都土地庙的位置,由梅梁渡迁来,始建于明隆庆年间,清时重建,后毁,现与都土地同被供奉在洪蓝埠的都土地庙里。因老希对文史训古不甚精通,平时也没能留意搜集相关的资料,不知这种同一县辖区不同职级的区域里,同时供奉着同一个城隍的现象在其他地区是不是也很普遍?!
溧水城隍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是和白居易家族密切相关的,同时也离不开当时的思想意识和政治风云这个大背景。有人认为白季康在溧水做县令的时候并无什么政绩可陈,但其时正值大唐佛教盛行,突飞猛进的时期,儒佛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韩愈就因为一篇“谏迎佛骨书”触怒了宪宗,差点丢了性命。到了白季康的儿子白敏中被李德裕举荐迅速登上权力顶峰这个阶段,唐王朝己在思想意识上失去了方向,处于一种混沌状态,这就迫使统治者不得不去寻求一种维能持其统治的新的精神武器。最终,这场斗争导致了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佛学史上著名的“会昌法难”,虽然这场对佛教的灾难性打击仅维持了约四年时间,但却给了本土的宗教——道教,有了粉墨登场的良机。加上,这期间又正是白敏中借李德裕之势在政治舞台上最得意的阶段,“会昌法难”后的统治思想上的迷惘,再恰逢白季康的族侄白居易在当时文坛上的巨大影响力,以致溧水的县令主动将县衙改为“白公祠”,并千里迎还白季康府君神主入庙为城隍,似乎己是一种必然。
事实上,当时白居易的影响力远大于他的族弟白敏中,只是因为他身体孱弱,未老先衰才让唐皇改变了重用他的打算,进而任用了李徳裕举荐的白敏中。这里面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当白敏中扶持着的武宗残暴灭佛的时候,他的大哥白居易却是个虔诚的佛徒。“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一篇“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的传奇就讲了白居易不仅自己念佛读经,还为母亲的病愈,发愿手写“金刚般若经”百卷,然后此经离奇散聚,曲折精彩,有空大家可找来看看,很有意思。
有了一个当了宰相的儿子,一个成了当时的文坛领袖侄子,加上当时的“佛难”甫弥,思想混乱,信仰缺失,使得这个白季康不做这个本土的“神”,恐怕也是不能了。
我们说,溧水的城隍文化独特而辉煌,不仅仅是有了一个为民敬仰的城隍菩萨,而在于溧水区一区内不同有三座城隍庙,供着同一个城隍,又在于这城隍的子侄又均在我国的历史上如星般闪亮过,还在于在溧水儒佛繁盛的时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城隍文化一直没有置身事外,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投身到了这场文化、思想和意识的交流和融合中。如今我们在各处所见到的儒佛道各路神灵同供一处的现象不正是各种宗教文化并行不悖的真实反映吗?
我们说,溧水的城隍文化独特而辉煌,还在于
全国命名为“通济街”的地方很多,但却没有一个比溧水的“通济街”更恰如其分,名至实归。 因为这个“通济”正来源于白居易为他的叔叔白季康写的那篇墓志铭中,文曰:“公(白季康)。。。自尉下邽至宰溧水,皆以廉洁通济见知于郡守流誉于朋僚”。白居易当年的科举就是在他的这个叔叔这里小住以后赴宣城赶考的,可见白居易叔侄感情还是蛮深的。
街名源于白居易为其叔白季康写的墓志铬,通达广博,兼济四海,古溧水城外的城隍庙前一条沿续了千年的街市通济街“通达”于今。这条因庙而成的街也是中国农耕社会街市城镇形成的一个缩影。中国古时的产品交易源于集或会,而庙一般每年都会有相对固定的祭祀日期,这样这个庙会就会自发形成一个交易市场,谓之庙会,或庙会经济。我溧水城隍的庙会就在毎年的农历四月初一和十月初一,其间的祭祀活动和商贸行为间杂,各种物资和文化在此交流,融合与禁忌相伴。关于这些我后面会推荐刘老和渔歌唱晚有关城隍庙及庙会活动的回忆文章给大家看。
如今通济街依存,并依然是我溧水城最繁华的区域,只是老的城隍庙和县衙等己无法恢复,城隍庙只能异地复建。但城隍庙前己不再是通济街,老的通济街头也不再有城隍庙。
系列相关链接
看溧水县志,品溧水地名 系列之一
看溧水县志,品溧水地名 系列之三(庙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