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希夷 于 2020-4-30 18:05 编辑
溧水县发现的隋五铢窖藏及其意义
吴大林 【编者按:吴大林先生专题研讨的关于我区上纪九十年代乌飞塘区域出水罐藏隋五铢钱的考证论文,现征得吴老师同意发在中山文史版,供网友阅读,以助于我们对溧水南片及沿石臼湖一带的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了解。】
1992年6月11日,江苏溧水县孔镇乡乌飞塘行政村农民刘定芳在塘底淤泥中摸到一个青瓷罐。罐大口、鼓腹、平底、灰褐色,陶质粗疏,罐上印有麻布纹,施以褐绿色釉,釉不及底。肩上有四横系。罐口用木塞塞住,罐内盛满铜饯。后经孔镇派出所同志联系,县博物馆征集了这批文物。 罐内共有铜钱 12.5公斤,约4700枚,清一色是隋五铢。钱币多锈结成柱状,穿中留有麻绳线段。由此推断,这些钱是用麻绳串在一起盘在罐中的。这些隋五铢呈方穿圆形,阔缘,面篆书“五铢”,五字近穿一侧有一竖划,大多颜色发白。从文字看,大致可分成两式:一式,五字呈曲折相交,铢字的金旁呈三角头;二式,五字交笔较直,金字头为水滴状。钱径2.08至2.33厘米,重1.3至2.8克不等 象这样大批量出土隋五铢的情况,在溧水县是第一次。在全国也少见类似的报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溧水这批隋五铢窖藏的时间,据史料记载,隋开皇元年 (581年)铸隋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廓,文曰‘五铢’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通过一系列严厉的措施,五年后“诏又严其制,自是钱货始一,所在流布,百姓便之。”但是《隋书》记载的情况仅限于中原一带。这时的江南还是陈后主的统治区域,隋王朝统一货币的政令尚不可能达于江南。直至隋开皇九年正月,隋平陈之后,隋五铢才以官方货币流通于江南。隋平陈的当年,吴州(今苏州)刺史肖 等人据东吴之地,拥兵拒守,宇文述率兵镇压了这次叛乱。第二年陈之故境士族豪门皆举行叛乱,隋将杨素率军讨伐平定。直到开皇十一年才“江南大定”。因此,在此之前江南一带不可能严格执行统一货币的政令,必然是一种隋五铢与当地旧饯并用的局面。 隋王朝在中原诏行新钱以后,“百姓或私有熔铸”。三年四月,“诏四面诸关,各付百钱为样,从关外来,勘样相似得过,样不同者,即坏以铜,入官。”后世钱币学者称此种钱为“置样五铢”。新钱行用以后,民间仍然使用前代旧钱。开皇四年“诏仍依旧不禁者,县令夺半年禄。”在隋平陈后,江南继续沿用这些措施。十年,诏晋王广,铸饯于扬州,渐有磨廓取铜,私铸减重之弊,“乃下恶钱之禁”。重申“置样为准,不入样者,不入于市”之令。十八年令有司,“括天下邸肆见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而京师以恶钱贸易,为吏所执,有死者。”这些措施在京师附近是针对私铸而言,而在陈之故地是针对私用旧钱和私铸隋五铢并用的。 在陈的故地尽废旧钱,统一使用隋五铢,对货币的需要量是很大的。如从中原一带调大量铜钱南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造成中原王畿之地一度缺钱的局面,这是当时统治者不能允许的。江南自古以来盛产铜锡。隋平陈之后,于开皇十年“诏晋王广,听于扬州立五炉铸钱。”随着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铜钱的需要量越来越大。虽然尽将江南旧钱改铸成隋五铢,但仍不敷需要,出现“江南人间钱少”的局面。开皇十八年,晋王广又在鄂州白 山铜矿处置十炉铸钱,这才大致满足了流通的需要。只有到此前后,江南一带统一货币的任务才宣告完成。 溧水出土的4000多枚隋五铢中没有发现一枚杂钱,说明当它埋入地下时,市面流通的货币己经统一。因此埋藏的时间上限在开皇十一年到十八年之间 (591-598年)。又据《隋书》,“大业初,每千钱犹重二斤。”这时每枚隋五铢约重1,5克左右;“大业末,每千钱渐轻至一斤。”这时每枚隋五铢仅重约0.7克。溧水出土的这批隋五铢中最轻为1.3克。由此可推知,它埋藏于地下的时间下限当在大业初的某一年(约605年左右)。 溧水这批窖藏中的隋五铢应有相当一部分为晋王广所铸。关于扬州所铸隋五铢的特点,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但据溧水窖藏来分析,它至少应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扬州所铸隋五铢已经减重。标准隋五铢的重量各家说法不一, 大致应在每枚3.1克左右。西安附近多次发现有3克以上的隋五铢。溧水窖藏中3 克以上的钱一枚也没有,最重的仅2.8 克。第二,扬州所铸隋五铢多为白钱。溧水出土的隋五铢多数颜色发白。它们即是《新唐书·食货志》中“隋末行五铢白钱”所指的白钱。前面已谈到溧水县出土隋五铢的时间下限为大业初年,看来五铢白钱的流通并不限于隋末。 隋王朝是短暂的。它自建立之初就着手整理币制,最后以隋五铢统一了全国的货币,结束了自东汉以来钱名繁多、轻重不一的状况。还为唐代发行开元通宝及以后的通宝钱制奠定了基础。关于这方面的情况,《隋书·食货志》作了系统地总结。 这次发现的隋五铢告诉我们隋王朝确实在六朝基础上统一了货币,证实了《隋书》及其它古文献记载的正确。
注释: l、标准隋五铢的重量说法不一。如肖清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中认为一枚约重3克。千家驹、郭彦岗著《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和表解》认为一枚应重3.168克。《中国文物鉴赏词典》说一枚应重3.4克。刘建国在《论汉唐之际五铢钱制的衰落与变革》(《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认为应重2.8克·而据《中国度量衡图集》,西汉时每斤重约250克,莽制每斤240-250克。而隋代一斤合古制三斤。推此推算,每枚隋五铢应重3.1克左右。 2、据《陕西金融》1987年钱币专辑(7)载,1985年兴平县出土一枚隋五铢重3.4克,安康出土一枚隋五铢重3克,西安市出土一枚隋五铢重3.3克。 3、《文物》1986年笫3期。 4、《考古》1978年笫2期。 5、《中国钱币》1992年笫3期。 原文刊于《江苏钱币》1993年第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