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氏宗谱》十二卷,葛炳文(周盛)主修,葛仁厚(漠三)纂修,仁喜、仁泰、仁禧协修。民国十五年(1926)振德堂木刻活字印本,谱师为高淳甘文熙、徐广生。共印十二部,按“天地元黄,宇宙洪张,日月盈昃”为领谱字号。溧水区柘塘街道地溪村现藏“月”字号一部,保存完整,长35厘米,宽22.5厘米。2017年4月21日,葛明安先生陪同我们一行四人到柘塘地溪村去看谱。
卷一,序、源流、凡例、家规、家训、祠堂图、祠堂记、祖茔图、旧谱跋、祭田清单、历年领谱编号、重修宗谱捐款名单,传、赞、墓志铭等。卷二至卷三,传、赞、寿序等。卷四,世系图。卷五至卷十二,年表。
民国十五年(1926)振德堂《葛氏宗谱》共收乾隆九年(1744)袁枚、谢之埰、葛彭年、葛超等四篇序;乾隆四十四年(1779)钱大昕、葛惟谦、杨 等三篇序;道光七年(1827),濮塋的序一篇;光绪六年(1880),徐勉、葛荫南的两篇序;民国十五年(1926),葛周盛、葛仁厚的两篇序。计有谱序十二篇。
据本书《源流》称,柘塘葛氏为葛天氏之后人。这个远古部落利用葛这种植物纤维来织布、制衣,后人才称之为“葛天氏”。 葛天氏还是乐舞的发明者。柘塘葛氏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的后裔,在祠堂正中悬挂着葛洪的画像。葛洪在溧水曾留有遗迹,清《光绪溧水县志》卷十九称,“葛仙翁修道处在浮山朝阳洞”。
振德堂《葛氏宗谱》记载,元至正年间,子成公由句容迁到柘塘,到清乾隆九年(1744)时已传十四世,子孙繁衍,为当地望族。《葛氏宗谱》始修于明代中叶,始迁祖子成公之前的历史,由于“世远年湮,不可备考”。清乾隆九年(1744)重修。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花时六年。光绪六年(1880)重修花时四年。而民国十五年(1926)重修花时两年。道光、光绪、民国三部谱均印十二部,并都按“天地元黄、宇宙洪张、日月盈昃”12字为领谱字号。据葛明安先生称,在修祠堂时,联系了本族宗亲,分布在本区柘塘、乌山、群力等地,还有江宁西北村、高淳东坝、宜兴等,安徽繁昌、芜湖、淮南、凤阳。另外在上海、武汉、重庆、南宁等地也有分布。初步统计,已有八百多户,几千人口。
当年,葛氏宗祠有祭田百余亩,但因“管事者渔食耗费”,所以“历年不见有余”,使修谱造成困难。民国十五年(1926),葛周盛在《谱序》中说了修谱之不易: “谱事延久不修者,非公款之不足,实别有事故横梗其中,因之发出重重障碍,若不设法扫除,何以对祖宗?何以示后嗣乎”?于是“将谱例、家规修正者二条,增入者八条”,强调了对祭田及宗祠公款的管理。
在传、赞、寿序中记载了许多葛氏族人在外地经营岐黄的经历。或行医治病,或开设药店。其中有一位名叫葛圣祥(谱名惟麒,字名誉),他以济世为怀,见到病家设酒食款待他,反而批评病家,说“我来治病,非贪口腹也”。 葛氏还有一支定居在安徽定远县炉桥镇。不少以经营岐黄为生,还出了一名文史专家,叫葛荫南,他曾参与编写了《寿州金石志》《凤台县志艺文志》《光绪寿州志》《光绪凤台县志》等。
在明、清之际,直到民国,溧水有很多人在外地从事中药业,陈孝金先生曾在《我所知道的溧水中药业》一文中作了介绍。
振德堂《葛氏宗谱》收有袁枚于乾隆九年(1744)所作的序。他在《重修葛氏宗谱序》中:称,乾隆七年,有新考上的秀才葛文涛来拜见他,提出了请他为《葛氏宗谱》作序的要求。他很喜欢这个秀才,于是答应了葛文涛的要求。袁枚没想到自己竟“以仓卒去溧”。直到乾隆九年,“念前已诺生所请,因为序而邮寄焉”。这个故事证明了袁枚在溧水任知县的时间是很短的。又据《祠堂记》称,袁枚还亲笔书写了“葛氏宗祠”四字作为祠堂的匾额。
现将袁枚所作《重修葛氏宗谱序》转载如下:
重修葛氏宗谱序
家乘,仿国史意也。朝廷之记载,不可一日而失其官;族谱之流传,不可一日而失其守。余尝考《周官》,小史之职,奠世系,辨昭穆,以定邦国之志。后世以家为族,各立其谱,以志所从出,其《周官》遗意欤!由是观之,谱之有关于世教也,綦重矣!顾有问其支派,恍惚而莫知其由;考其迁流,依稀而仅得其概,代远年湮,寖以放失。吾知仁人孝子之心,必有惄然抱痛而不能自安者耳。
余自中秘来吏于溧,适葛生文涛以英年锐气,初膺茂才之选,修谒于余,晋接之暇,余固已心仪其人矣。顾生语不及他事,而以重葺家乘,请余言以弁其简端。余嘉生之族人心存于仁孝,谊笃乎本根,良卓卓可称述;而以生之明敏,左右其间,克成盛举。余益乐得而陈其说焉。
昔郭崇韬自托于汾阳之裔,以诬其祖,当时耻之。若葛氏之世有隐德,足以庇赖其子孙,固不必意为影附,而振振绳绳,何莫非亢宗之杰者。独以历有年所家谱沉沦,十数世以前邈焉难考,而代钟仁厚,享有遐龄、生辉泮壁、声名彪炳者,且指不胜屈焉。不有记述,则将来之湮郁,不几等于前代之迷茫乎?
及今而族谱之告成有日矣。将自是而为袝为祧,为昭为穆,世次之亲疏远迩,井然而不紊,可以一展卷而尽得之。修废举坠,使前此数百年之流传,一旦昭然若发矇焉。是即《礼》所谓“还本归原(元)”,不忘其所自生者,推而行之者也,观乎此而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善夫横渠先生有云:“子孙才,族将大。”肯堂肯构,匪伊(异)人任。今葛氏之有是谱,宜其本支百世,椒枝繁衍而勿替也。《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岂虚语哉?抑余于生有厚望焉,士君子处则有守,出则有为,在家在邦,当各有树立,恢廓其先世之规模,以为后人法,夫岂区区墨守一隅而已耶?余固欲诏生而勉之。
以仓卒去溧,迨官于沭阳,则又关河间隔矣。念前已诺生所请,因为序而邮寄焉。盖是编虽家乘乎,即以备后世之采择也可。
大清乾隆九年孟冬月,前翰林院庶吉士,原署溧水县事,今知淮安府沭阳县事,甲子科江南文闱同考试官,加三级纪录四次,侍生袁枚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