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79851|回复: 59

《溧水家谱见闻录》之《七德堂·桑园蒲武氏家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9 14: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溧水家谱见闻录》之《七德堂·桑园蒲武氏家谱》

原著作者:吴大林
  
七德堂《桑园蒲武氏家谱》

    《桑园蒲武氏家谱》二十三卷,光绪二十二年(1896)七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共印19部,用千字文作领谱字号。

    2017年6月11日,潘惠明先生见到这部家谱的“荒”字号,只剩两卷,并发来36张照片。同年9月5日,马世平先生又将同一部《武氏家谱》第一卷的照片116张发给我。另外,刘建华先生又先后提供此谱的部分复印件。使我能够进行一些研究。

    卷一,叙、跋、目录、谱例、诰敕、序。卷二至卷十二,世表、小传。卷十三至卷十八,武家嘴世表、小传。卷十九,士进官爵表、崇祀表、坊表、祠堂、坟山、邱墓、古迹。卷二十,叙、碑、记。卷二十一,大传、行状。卷二十二,墓志铭。卷二十三,艺文。

    桑园蒲武氏,在溧水来讲是个大姓。据谱称,武氏祖籍河南陕州(今三门峡市),南宋时由正六公迁来溧水蒲村定居。陈作霖在《金陵通传•张武传第七十九》中称,“武氏世多传人”“武钟尚义,元晦御倭,元亮好侠,各有所表见,而尚耕及三中皆有循吏之风”。

    武钟,字洪之。鸣庵其别号也。生于景泰三年(1452)二月二十九日,卒于嘉靖四年(1525)八月十日,享年七十有四。他“躬耕贸易,靡有遗力,遂累千金”。武钟曾凿三禅寺道十余里,造三清堰桥等,以便行人。里中人婚丧有不举者,必力为之给焉。岁饥出粟以赈乡里。族人贫乏,与之赀,且示以经营之方。贷于人度不能偿者,焚其券。嘉靖元年,他正好七十岁,被朝廷授予寿官,得授章服。祀忠义孝弟祠。

    其子武㵢 和武濬兄弟继承了武钟的善行,他们兄弟俩在溧水做了许多善事。如他们遵从其父武钟的遗愿,出资建成从县城西门到上方寺20里的大道。嘉靖七年(1528)天生桥南桥倒塌之后,他们又对天生桥北桥进行保护,“伐石甃砌,护以栏楯,开岗路二百余步,深八尺,广三丈许。叠石障两岸,以防崩塞。桥之西构观音堂三楹,以栖道流,东构亭三楹以息行旅。再如,明嘉靖十七年(1536),通济桥圮于水,武㵢兄弟出资重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8),武㵢等重修城隍庙。另外,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他们在琛山兴建三茅行宫。有堂三楹以栖三茅真君,别建玉皇阁、三清殿、真武祠、文昌祠、三官堂、保生堂、拜章台等。武㵢也祀忠义孝弟祠。

    武㵢子曙、易、煦曾“出腴田三百亩”作为崇正书院的义田。武煦之子尚敏,亦以孝友闻名乡里。

    元晦是武暐的字。武暐是武钟从子武滋之子。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邑人武暐(台州知事,代理黄岩知县)率民兵与倭寇战于钓鱼岭,力战死。嘉靖三十七年(1558),明世宗下令在台州为武暐立专祠,赐额“愍忠”,并追赐浙江台州府知事赠太仆寺寺丞。武暐后入溧水文庙忠义孝弟祠。朝廷还特许尚宾为国子生。嘉靖四十三年(1564),武尚宾亦在应天乡试中举,武尚训顺天乡试中举。为此,在桑园蒲建了一座兄弟同科坊以示纪念。武暐祀乡贤祠。

    元亮,即武暐从弟武晑,字元亮,别号橙墩,以字行。少有俊才,能文章,嗜经史诗词,以侠义称,曾参与明《万历溧水县志》的编修。清代入祀溧水儒学乡贤祠。有《攸好堂存稿》若干卷,行于世。祀乡贤祠。

    元亮子,即武尚耕,字邦聘,别号秦川。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任四川参政、四川按察使、湖广右布政、湖广左布政等职。万历二十二年(1594                )十一月,会贡鲊事忤上,罢归。卒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祀乡贤。

    对于桑园蒲武氏,有几个问题没有弄清楚。第一,在明代桑园蒲武氏出了那么多名人,还有武㵢兄弟在溧水做了那么多善事,这都是需要有经济基础的,但县志中没有记载。嘉靖四年(1525)的《明故寿官武翁鸣庵墓志铭》称武钟“躬耕贸易,靡有遗力,遂累千金”,说他做生意致富。

    2008年7月, 在柘塘孙家村出土了万历八年(1580)的《武煦暨徐孺人墓志》,就称武氏“先世业缯都下,家振振起”。“缯”是丝织品的总称,“都下”指的是南京和北京,武氏正是由于经营南京或北京的丝织业而致富。《金陵琐事》中有两则关于武尚耕父亲武晑的故事,一为《失金杯》,一为《代族偿银》。《失金杯》中说武晑招待客人用黄金做成的杯子,《代族偿银》说武晑为一族人代偿千两银的债务,说明武晑的生意做得蛮大。叶向高著《武尚耕墓志铭》也称武尚耕曾随其父武晑住在南京青溪河畔,武尚耕“昼修十一业,夜篝灯读书”。十一业是指古代税赋制度,十分税一,称“什一”,泛指经商。即武尚耕白天在店铺中做生意,晚上燃灯读书。他们家的丝绸生意从何时开始?究竟经营了多少年?达到多大规模?至今未见有关文献。

    第二,关于桑园蒲村的村名。叶向高著《武尚耕墓志铭》称:武氏“始祖正六公徙溧水之蒲家村”。明《万历溧水县志》卷六称“武暐,字元晦,家于溧水之蒲村”。 明《万历溧水县志》卷五的“乡鄙”和清《顺治溧水县志》卷五的“村保”称“蒲村保”。直到清《乾隆溧水县志》卷三才出现“桑园蒲”的称呼。民国时期,蒲村一度名为蒲村镇。所以说,桑园蒲的原名为“蒲家村”或“蒲村”。

    在溧水有许多类似取名的村庄,即将姓放到地名的最后,如东屏有高塘华,上窑何;柘塘有河头谢;群力有涧西吴;城郊有岗头李,庙头李;石湫有桑园蒲、庵头朱和李在凤(原为在凤李村)等。我推断桑园蒲原是一个蒲姓聚居的村庄,故名桑园蒲村。遗憾的是,在桑园蒲村内找不到一家姓蒲的,也没发现相关材料。

    桑园蒲《武氏家谱》是一座有关溧水地方史志的富矿。从目录来看,单是墓志铭就收有25篇,收录的诗文约600篇,数量惊人。其中有许多诗文可以补充与丰富旧《溧水县志》的内容,还可解决很多历史谜团。

    近年来,先后发现了一批武氏的墓志铭。如1985年底在乌山砖瓦厂征集的《故乡进士武孺溪墓志铭》;1986年4月,在石湫横山水库北的姚家山发现了武尚耕妻周氏的墓志铭;2008年7月, 在柘塘孙家村发现了武煦暨徐孺人墓志铭。刘建华先生提供了来自七德堂《武氏家谱》的《浙江台州府知事后溪武侯墓志铭》和《明故寿官武翁鸣庵(武钟)墓志铭》。2013年11月8日,我在南京图书馆古籍部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抄到叶向高著《武尚耕墓志铭》,这些都为研究溧水武氏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现将武钟和武尚耕的墓志铭转录如下。

明故寿官武翁鸣庵(武钟)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前礼科给事中汉南刘奭(shì)撰

    翁姓武氏,讳钟,字洪之。鸣庵其别号也。翁累叶为邑右族。弱冠二兄继殁,家蠱弗裕,躬耕贸易,靡有遗力,遂累千金。父病盲,吁天延医,极其诚孝。及丧,哀礼备至。割厚产以分诸姪,不少靳。置家塾以教子孙,癸酉侄孙旹领应天乡荐,门阀骎骎,有文儒之风。

    翁素奉佛,不御酒肉,至老不渝。凿三禅寺道十余里,造三清(七)堰桥梁之属,以便行人,工力多出于翁。里中人婚丧有不举者,必力为之给焉。岁饥出粟以赈乡里,不欲闻于有司,以沽活人之名。族人贫乏,与之赀,且示以经营之方。贷于人度不能偿者,焚其券。其好义出于天性类如此。今上御极,膺养老诏,得授章服。有司重翁齿德,乡饮延居宾席,乡人荣之。其卒之日嘉靖乙酉(四年,1525)八月十日也,距生景泰壬申(三年,1452)二月二十九日,享年七十有四。

    武先河南人。宋靖康间,有正六者渡江,定居应天之溧水。自宋元入我朝,子孙繁衍。曾大父仁一,大父裕一,父王一,讳安。配朱氏,先翁三年卒。生子二人,长㵢,次濬。克家好礼,绰有父风。㵢娶王氏,继娶刘氏;濬娶严氏。孙男四:早,娶毛氏;曛,聘刑部员外郎黄成章女;暧、昕,尚幼。孙女三,长适周永康,次许聘王相,三许聘孙铨。是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将合竁于朱氏唐母山之原。子濬介其郑中舍朝用持西溪龙佥宪状来丐予铭。予与黄君成章素厚,知翁甚稔,状复覈而文,乃不辞而囗,第之以铭。铭曰:

    维义有声,维乡有评,维翁俯仰,不愧生平。休垂庆衍,囗囗云仍。铭兹窀穸,休魄永宁。

湖广布政司左布政使武公尚耕墓志铭

叶向高

    岁甲午,楚藩臣修岁事贡鱼鲊。廷鲟鲊如令甲,上谓近已诏,征直且增额,何以格不遵?罪左布政使,夺三官。议者谓:“布政贤,且贡在诏前,非格也,不宜罪。”于是自辅臣、宰臣至台谏皆疏,争甚力。上益怒,竟削布政职归,天下惜之。然犹冀上意回,可复(收)用。乃未几,布政没矣。

    布政者,溧水武公尚耕,字邦聘,别号秦川者也。公有子孝廉,为余丁酉举士。卜葬公,请余铭其墓。

    余按,公先河南陕州人。靖康乱,始祖正六公徙溧水之蒲家村。六传至安,安生镇,镇生泽。泽二子,长旵,次晑。泽、晑皆以公贵,赠中大夫四川布政司右参政。晑,号橙墩。娶于李,生一子;复娶王,生三子,公其季也。

    公生岁余,橙墩公始自青溪归,抚之而喜曰:“儿必大吾门。”十岁,失王淑人,哀毁如礼。后随橙墩公于青溪,使任居息,非其好也。则以昼修十一业,夜篝灯读书。族祖某怜其志,为请橙墩公使就学。十九补弟子员。学使者吴公、耿公、王公皆器拔之。

    隆庆戊辰,以特选入留雍所,交游劘切,多知名士。庚午,举其乡第三人。明岁成进士,观政户部,除广之程乡令。

    程乡负山而近海,俗犷难治,业已败数令。主爵者欲以才进士往,乃属公。公至,则毕力兴除,惟恐不及。邑故十八里,复割其四他隶,而以十四里分为二十。公谓地削而里增,名实无当,且滋扰,乃请于当道,仍其故。往邑有徭役,取给编户,豪民因渔猎为利,至累及市商。公行免役法,一无所扰。里甲故有供应,或以例请,公曰:“此民脂也,亟蠲之。”赎罪故有鍰,公戒无鍰,其输粟以备荒。有两盗相讼,当庭鞫。时介者数人闯门内,余数百人窥门外。伺公意有重轻,即俱哄入。或劝公且引避,公不为劝,正色诘之,盗詟伏。徐令尉出谕,余党皆逡巡去,邑人谓微公县且喋血。

    癸酉,充其省考试官,所取多名士。冬当入计,疏留勿行。上褒公卓异,赐白金、文绮。公感异知,益思自效。剧贼叶烽椿者,尝陷城,执旧令,久逋不获。至是,复入境杀掠。公选乡兵击斩之。以其余劲躏朱良实(宝)、于海还,俘掠无算。卜羊子、徐文、江碧山等皆宿贼,纵横出没,郡邑苦之,公悉捕获正法。奸民股慄,窜入他省,独渠魁王常最雄黠,为楼堞箐砦薮盗。尝以五千人出掠,蔓入赣州,无御者。督府议剿,公谓宜用抚,乃为檄谕常,仍遣邑佐往,为详陈祸福,常雅服公威信,蒲伏系颈,率其子诣谢,公释之,祸遂弭。

    乙亥,征入拜礼科给事中。言论侃侃,不激不阿,其《请励圣学疏》尤婉切有体。上尝见公伟干丰仪,心识之。每疏至,辄曰:“此长给事章耶!”奉使荆藩,过家,道拜户科右给事中。寻补外为江西佥事,分部湖东。公居谏职有声,不宜外又不宜佥事,而是时,江陵柄政,公其门下士也,少还往,江陵意望,故有兹迁。公之湖东练兵诘盗,督励诸将,皆奉命,戎具大修,境内晏然。属岁不登,计户予谷,多所全活。奏绩为诸道最。以橙墩公忧归。服除,仍故官,移莅汀、漳,兼辖程乡。

    程父老自公去,复苦盗,相率走诉,公驰檄定之。贼吴双谋劫漳,捕得,赦其党与。郡人讹言相惊,欲征兵自卫,公不从,卒亦无他。(汀)上杭有兵不任战,其将邑佐耳,玩而无震。公简壮士部伍之,使武弁知兵者代将,一军遂精。又上幕府书,议益募土著,幕府欲募漳人,公谓备汀则宜用汀人,争之强,幕府不能夺,诸料饷简器皆用公画。凡增兵若干,民不知费。

    满考,晋湖广参议,治郢上。汉水决南子垸,荆西岌岌,公力任筑塞,躬畚锸,昼夜不休,时巡行诸堤,补罅苴漏,水不为灾,郢民赖之。

    晋四川按察副使,巡上川南建。南夷纠五咱、大咱及黑骨诸夷并称乱。中丞宛陵徐公请讨之,以兵事属公。遂擒五咱于昌州,追大咱于阿六山箐,射杀之,建越平。而膩乃酋撒假(骨)者,黑骨种也,与中镇夷白禄连结为逆党。公计当先诛,遣指挥李献忠等取他道往,献忠等违节度,皆败死。徐公乃益征兵,分三道剿之。以中道最要害,使游击周于德将,公监焉,又属公都护诸将。公以冬十月进兵,抵官廖河,贼迎战。公令天全、酋阳土司兵击之,而潜师乱上流绕出贼后,贼惊溃,斩白禄子阿则等。逐北冷溪河,获渠魁阿摆。贼退据马蝗山,公麾兵进,夺其积储以饷军。贼复据大鹰崖,阻杀马溪固守,欲老我师。公以除夕进兵,乘虚捣其巢,斩白禄于阵。贼失险,胆落矣。以方大雪,度我兵不能进,稍懈。公冒雪进兵,遇险,即蚁附而登,大鸣鼓角,贼惊骇失措,锋才交,斩数大酋,余溃去,遂追,破腻乃巢,斩撒假。穷追,逾大渡河,曰:“贼急矣,必遁小赤口,宜亟备。”且谓诸将:“了此不过十日耳。”诸将不谓然。已皆如公所料。诸巢既平,夷人稽颡,愿世世奉约束,毋侵叛。公磨崖题杀马溪为华夷界,瘞铁牌铁索,与盟而旋师。

    是役也,拔险砦十九,效首功三百,皆剧夷。还被虏汉人以千计,复侵地百四十五里,兵威大振。而公意主招来降附耳,不欲多杀为功,夷人怀之。论功升俸一级,赐白金十五两,晋为其省参政,仍故辖以分守,兼粮储边。寄益重,公亦益明习边事,条上《中镇善后十策》,皆见施行。

    北虏逼松州,幕府趣公入计。公驰之塞上,夜渡铁笼桥,桥以铁索傅板,维其端于两岸,下临数十丈,波涛震荡,行者战怖失色,公履之自如。抵流沙关,登高望虏,指古维州城,慨然曰:“此边疆要地,没于番。今虽少创,而黑苦、巴竹诸寨犹雄逞,吾不恐虏而恐萧墙矣。”因选卒耀兵,发火器,番人震恐,归命。公厚抚给之,使遮虏。其他防御计甚悉,虏不得志,遁去。未几,黑苦番竟乱,用公策以定。公以蜀屯饶,为奸豪兼併,使兵食坐困,可叹也。乃严为勾稽,复屯田八千九百余亩。采木事竣,公以劳赐金,寻代藩伯。入计归,晋其省按察使。未几,晋湖广右布政使,寻转左。公在楚藩,斤斤节缩,至交际常仪皆裁罢。筦库吏进羡金,公惊却之,籍其金白诸台使。甲午试士,公职提调,方竣役,图修观(觐)事,而鱼鲊之命下矣。

    始公治郢上时,守备珰王某恣睢不法,纵爪牙夺民田四万七千余亩。公按治之,还其田于民。王败,代者珰孙政以公戒谕稍戢。比公长楚藩,孙以上供事与钟祥令搆祈公左袒,公不应。未几孙死,二憾党力谋倾公,公坐此谴矣。而公亦正有乞归意。友人周观察谢事归沔,公造其庐,叹曰:“孤鸿已摩天去,吾侪恋稻粱,跳踯罗网中耶?”失官之日,怡然就道。故居在青溪上,结社谈诗,自号秦淮渔长。南曹诸公造门请见,皆辞谢。旋去之山中里,逍遥田间。有园久芜,治其半,署曰“半园”。喜白少傅“从前日月皆羁旅,自此光阴属散人”句,榜于亭,寄況焉。

    一日,方晏客,浮白甚欢。越宿病作,语孝廉曰:“适梦至一所,守者肃余入,请勘藏钱,余不能辞,将去汝矣”。遂令孝廉扶坐,复曰“期届矣”!遂暝。时万历己亥(二十七年,1599)四月八日,距生嘉靖癸卯十一月十四日,得年五十有七。

    公天性忠孝,橙墩公以公贵,寿逾八十乃终。公犹以晚年不及奉菽水为恨。即废处,每遇庆节,必肃衣冠,望阙稽首曰:“此臣礼也”。叔兄博士君欲分异,公争之不能得,乃受田庐之最下者,以图书玩好尽与博士君。曰:“兄守即吾守也”。居官所规划,皆为百世利,而在蜀尤著。先后中丞徐公、李公皆倚公如左右手。其移总镇松藩,调副帅建武,募兵建堡诸策,俱出自公,西陲至今赖以无警云。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9 15: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㵢兄弟那么多善行义举,县志中如何没有记载?是个可探究的问题。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9 21: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有一个同事就姓蒲的,感谢分享!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9 22:33:35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25篇墓志铭,600篇诗文。那可是宝贵的文史资料啊。期待宋教授有好消息。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0 08:41:03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氏溧水大族。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0 08:55:50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0-10-09 15:05
武㵢兄弟那么多善行义举,县志中如何没有记载?是个可探究的问题。

武钟,武镇,形成了两个支系了吧?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0 15:54:18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桑园蒲武氏的,这文章和我从老一辈了解的有点差别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0 15:58:12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桑园蒲大族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0 17: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0 18:27:50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登记后,杀了几千蒲姓族人。。贬蒲姓男人世代为奴,女人世代为娼。。。。桑园蒲,明朝时期乃天子脚下,试问谁敢姓蒲?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谷子 发表于 2020-10-10 18:27
朱元璋登记后,杀了几千蒲姓族人。。贬蒲姓男人世代为奴,女人世代为娼。。。。桑园蒲,明朝时期乃天子脚下 ...

蒲姓在明朝是“世世无得登仕籍”,杀伐很厉。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0 2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桑浦武氏,自正六公宋代中期南渡迁居至此。武尚耕是正六公大儿子一脉。高淳武家嘴武氏是正六公次子一脉。自八世后。武氏笔后人,走出园桑浦,足印遍布江南数省。或为官。或经商。或卖艺。或农耕。所到之处,仿佛星星之火,辽源地方。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0 21:40:34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0-10-10 18:52
蒲姓在明朝是“世世无得登仕籍”,杀伐很厉。

没看到相关史料嘛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0 21:44:45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氏不仅是溧水大族,在且是旺族,在京城,金陵也是名声显赫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1 05:10:52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沙江 发表于 2020-10-10 08:55
武钟,武镇,形成了两个支系了吧?

:镇(真一公),锺(聚三公),是王一公(安)的长子和次子。在繁茂的武氏家族史中只是一脉相传。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1 05:21:19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泽(万一公)讳泽,是真一公长子,居蒲村业南都(今日南京)。公善行乡里,德行远播。逝世后被朝庭追赠:中大夫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生二子旵,晑。晑是武尚耕的父亲。武尚耕兄弟四人,其为小弟。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1 05:32:02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淳武氏是正六公次子(仕三公)一脉,自十世尚龙,尚虎迁居高淳风凰山北闸口,其村名为武家咀。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1 06:07:42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弁是县志曾记载的溧水贤名人,功伯公讳弁,居县城东青龙桥的栗树岗,秀才。万历癸丑年十月初生。其自幼一的书画特长,优善有看风水之本领。在京城有很大的名气,受圈内行家推荐给朝庭。
顺治帝福临风水占卜召考天下,功伯公(武弁)获第二名,皇上恩赐大帽(穿戴服饰),礼遇十分。但后武弁冒犯天颜,被放归原藉(溧水)后,隐居在县城东青龙桥栗树岗,不再出仕,研读书画风水(县志亦有简记)。
武弁与原配王孺人生二子:之悦,之怡,二女均失考。
本人曾很多年前无数次前往栗树岗希望能获得武弁后人的生存生活痕迹,无奈时代变迁,特别是筑建方便水库,让仅存的点滴历史痕迹消失了。目前栗树岗周边的村庄,亦有武氏姓氏人居住,可他们已无法找寻到先祖的踪迹了。
实在是遗憾之至:一代先生回位后不留痕迹在人间!!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1 08:17:15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弁是武氏正六公13世孙,是王一公(安)的次子剑(真三公)的后人。剑和镇,锺是亲兄弟,现能考证到县城东青龙桥栗树岗武弁后人,子:之悦,之怡等2人,孙:元臣,元:俻,等2人,重孙:履祥,履咸等4人。玄孙:传进,传贞等4人。此后失考了。那是乾隆年间,由此不竟深思:乾隆年间县城东青龙桥栗树岗武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以致使武氏一脉消声灭迹了。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1 08:39:00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读过中山武氏宗谱,该普2006年由武明和主修。冒昧的说直觉似乎对前世交待不清,无序。更有世主是曾经的桑元蒲世主迁居地再迁居方便的。
特别是方便武氏始祖尚八公传里描述的尚八公,让读过谱的学生不由联想到武弁。
在谱中:初不知何许人也(尚八公)。
只是想说,乾隆年间栗树岗武氏的消失与目前东屏方便武氏肯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