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末年有一批河南、湖北、湖南人到本县定居,这就是今日在本县被称为“客民”的一批居民。“客民”又称为“客面人”、“客边人”。他们大多操着一口外地方言,多居住于贫穷的山乡,其居住地人们习惯地称为棚子;他们的年节、婚丧习俗有异于“本地人”。这些客民好客、豪爽,具有北方人的性格。在“客民”和本地人杂居的山村,我们很容易从人群中分辨出哪些是客民,哪些是本地人。
关于客民及其历史,由于本地文献资料很少提起,所以至今人们仍知之不多。笔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曾在县内进行调查走访,并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又曾到客民的老家,即河南信阳地区去考察。还参考了安徽出版的《安徽花鼓戏一百年》一书。还接待了上海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两位博士生,回答了他们有关客民问题的咨询。几十年过去了,现就客民的迁入、组成、分布、影响及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以引起大家的关心和讨论。
一、“客民”的迁入
这些客民,大多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迁入本县的。
有清一代,溧水经济得到了相对发展,人民生活比较安定,人口亦有较大的增长。据光绪《溧水县志》载,明万历三年(1575)溧水只有人丁二万人。及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溧水人丁即增至144167人,(全县总人口为230618人)。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统计时,溧水人丁又增至十八万五干人。推析当时全县的人口总数已近三十万人。那时“户口殷繁、村居稠密”,人口总数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不久爆发了太平天国战争。从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下江宁(今南京)建都天京起,到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清军与太平军的战争持续了十一年之久。溧水地处南京外围,战斗频繁,战争造成的破坏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到同治三年,溧水人口由于死亡、外流等原因,仅余十分之一。同治十三年统计,本县仅有三万七千余人。在这以后差不多过了一百年,一直到本世纪的七十年代,溧水才恢复到太平天国战争前的人口总数。
太平天国战争后。江宁府属各县及皖南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光绪二年,溧水教谕章骥曾作了一首《孔镇道中》诗,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农村萧索荒凉的景况:
观风重待理桑麻,草蔓烟荒处处蛙。村落多留墙半堵,碑蚨犹亘路三叉。
公余出郭寒心目,官冷行旌乏爪牙。野老含情相问讯,不堪回首旧时家。
清政府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提出“善后要政,莫急于垦荒”,“欲复元气、首重农功”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一、减免粮赋。先是免江宁府属各县同治四、五、六三年的粮赋。接着在同治七年至十三年 “不分丁漕,权办抵征。溧水垦熟田土亩纳钱二百文,地减半。夏税交三分之一,秋税交三分之二。”二、招人开荒。太平天国战争后,大多数村庄人少地多,也有“全村而为墟莽者”。直到同治十二年。溧水“垦熟田地照原额不足五成”、“且本地农民无多,招人佃种工本倍增,且荒芜已久,无力壅培,岁获比以前不及一半。”
在此情况下,从同治四年,署县令查祥考设劝农局起至清末,一直采用“招徕农户,借给牛种”进行垦荒的办法。一大批农民应招而来,他们就是今日所称的“客民”。民国十二年钱桂馨编纂的《溧水征访册》对此有所记载。如徐荩臣条:“同治初年,粤匪始平。各州县设局招垦。邑侯陈亮斋夙重荩臣名,委以局务,勤慎将事。”又如赵玉文,“同治初年,粤寇方平,溧水流亡未复,田地荒芜。邑绅(徐)大纶奉督宪札委,督办溧水县开垦事宜。玉文办同办理。”其实,赵玉文应为赵裕文。钱桂馨著《太学生世伯赵公子郁传》(见敬爱堂《赵氏宗谱》卷之四十)称:“公讳裕文,字子郁,世居邑之山阳乡。┉┉金田之乱,我邑户口凋残。┉┉同治初叶,两江总督曾文正公札委徐大纶先生督办开垦事宜。公及业师徐小云先生分任庶务。公竭力赞助,招俫逃亡,布散粮种,辛苦备尝,实事求是”。
同治七年至九年任两江总督的马新贻奏称:“同治三年军务平定,设局招垦,认垦者虽不乏其人,而未垦荒田尚复不少。推其原故,实因兵燹后户口零落,佃农稀少所致。”“即现在成熟启征之田,大抵皆同治五年江北水灾,饥民逃荒南来,经业主给以牛种开垦者居多。”光绪续修《句容县志》称“同治初,虽承平未久,民气未复,而居乡者多土著,即所招佃户,大半江北之人”。光绪四年两江总督沈葆祯在《奏请豁除高淳县田地虚粮折》中称:“兵燹之余,乡民自种自食,每户不过十余亩而止。余地招募客民,给以资本” 。天津的《益闻报》刊文写道:“宁郡自遭兵燹后,土地荒芜。有主之业,百不获一;侵占之产,十居其九。历年来虽由客民开垦,援例纳粮,然其析亩数,隐亏耗,奸民串卖,蠹书漏册,种种弊端,不胜缕述。刻闻业已拟定章程,大约仿照广德州成例,迭经派委妥商,谕令各董保,凡客民开垦田土,无论已买未卖者,准于明正清丈,庶无弊窦,而重课赋。从此土客熙融,各有恒产,可永为盛世之良民矣。”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引用一些资料:
“同治以后土著少,客民多来自湖南、湖北及河南、浙东、皖北等处。相处杂糅,其中淳良敦朴者多,而桀傲者亦有。风俗浇漓,一时难化。”(光绪七年《广德州志》卷二十四)
“州民被咸、同兵燹后,土著不及十分之一,招客民开垦入籍。湖北人居其四,河南人居其三,江北人居其一,浙江人居其一,省及土著共得其一。”(民国三十七年《广德县志稿》)
“按宁(国)自清咸丰兵燹后,土民存者不足百分之一,客民居多数。五方杂处,风俗各殊。”(民国二十五年《宁国县志》卷四)
还有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唐老三下江南》也反映了客民下江南的情况:
唐唱:昨日无事去把集赶,耳听得众人等讲说一遍。有人说江南好水田,…… 一束稻子能打一大碗,栗谷米能长到一尺二三。棉花桃子赛鸡蛋。一串钱能买八十斤盐。葫芦长得水桶大,南瓜长得磨子圆。人人都说当年大乱,洪杨扎在九龙山。江南人儿发瘟死,全都是客家人种庄田。唐老三不信下河去看,背的背挑的挑都下江南。
唐妻唱:一家人在湖北好不安然,下江南别了六亲卖了祖先。
唐唱:我下江南称不愿,死在湖北受熬煎。种田种地租税重,前年遭旱去年淹。我请老板把租看。…… 为夫的在旁边哀告半天,……下半年扣了我的押板钱,称看穷人多可怜。(下略)
当时各地对客民的政策是有所不同的。如广德和宁国两县,为了吸引客民,所以凡是荒置的土地都可开垦,而且哪个人开垦,这个土地就归那个人所有。即是后来土地的主人回来,索要这块土地,官府也不支持。因此,广德和宁国的客民在全县广泛分布。但溧水就不同了。虽然开始也有类似的承诺,但后来土地的主人回来了,客民大多以败诉而告终。所以溧水的客民多生活在山区的棚子里。《溧水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有一篇名为《中圩的故事》,是有关客民的内容。说的是,“在明觉西庄有个叫中圩的村子。太平天国失败之后,来了二三十个人,他们原来都是湘军,后来湘军被解散了,没处去,见到中圩草长田荒了,砖头瓦片到处是,就搭民棚子,日 耕晚耙,翻过来大概百来亩土地了。这时长流嘴村的张家石到西庄来找张有德,他说:“张兄,中圩有田三百六十亩,格辰光你家人少,不要多少田。日后,长流嘴、西庄、孙家庄、邰家庄的小辈发起来,人少地不够种,要骂我们的。”他们俩商量,马上动手。于是他们派人到长流嘴、西庄、孙家庄、邰家庄的主事的喊齐,一起来对棚子里的人喊话。湖南人想,反正到处去不了,死就死在此地吧!他们蹲在棚子里,谁也不出来,谁也不讲话。于是张有德他们冲上去,折了湖南人的棚子,牵走了他们的牛。湖南人仗着上头有人,到官府告状,不告别人,单告张有德。湖南人一告就告准了,官府要来抓人。于是,张有德来找张家石来商量。哪晓得张家石听说闹出了官司,却把头一缩不肯出来。张有德到了溧水,银子花了不少。后来,官司既没打赢也没打输,不了了之。湖南人见弄不过当地人,就跑到东边山里头去了。”还有一些地方,是邻近交通线附近的丘陵地区,如洪蓝傅家边,这里就是本地人和客民杂处的地区。
由此可见,溧水的客民确是同治、光绪年间迁入本县的。但是清光绪《溧水县志》对此少有记载。民国十二年,溧水县的钱桂馨、徐勉为续修江苏通志而编纂了一本《溧水征访册》,此书称:“光绪十九年,城内后巷荷花塘一带遭回禄之灾,被烧者三十余家。又系客居贫民,时值严寒,号哭之声不绝。”第一次记载了本县的客民的情况。
民国二十年(1931年)出版的《江苏省各县概况一览》一书中称,溧水“全县地广人稀,近因客籍移居,户口渐多”。“全县人民土著与客民各半”。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编写了一本溧水调查,内称溧水“因有湖南,河南,安徽移住的人很多,常能引起纠纷。”指的就是客民。
二、“客民”的组成
客民主要由河南人、湖北人和湖南人组成。
在大别山以北河南的光山、罗山、商城、固始以及大别山以南湖北的麻城、罗田、英山、黄陂、沔阳等县是我国有名的灾区。十年九灾,旱涝相继。清同治五年水灾,朝廷到这一带“出示招垦”,吸引农民到江南来开荒。先到来的发现江南的自然条件好,又动员部分乡亲随后南迁,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这些河南、湖北来的移民是客民的主体。
此外,还有太平军战士。如1863年11月22日,驻溧水的太平军守将杨英清率众万余投降。清军没有将他们杀害,而是“尽行遣散”。这些太平军战士,有一部分无力返回原籍,就留了下来,后来成了客民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失败后,就留在溧水。宣城的韦四保是皖南花鼓戏的第一代艺人,他祖父是“太平军的随营戏子”。
再就是湖南人,他们多是曾国藩手下的湘军。老谋深算的曾国藩知道,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的存在,清廷将认为对它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为了他本人的安全计,在攻破天京后不久,就将湘军的陆师解散,随后又解散了水师。湘军的上层官佐在战争中发了财,而下级士兵无力返回原籍者,则留了下来。溧水李厚发先生的岳父家唐氏原居湖南长沙,他家的资料上称,迁溧始祖为光炳、光致兄弟二人。他们于“咸丰年间从营”,即参加了湘军。他家口头相传这兄弟二人为湘军的马夫。
最近,在网上见到《寻找湖南省宁乡县水南冲潘氏居溧水县宗亲》的帖子。他们根据《滎阳潘氏六修族谱》卷七,称“同治初年,德祥公(字元春)迁到安徽宣城,后四子力文、五子力彬、九子力明迁到江苏溧水。葬地为溧水大东门外独山铺”。
以河南,湖北的移民为主体,加上湖南人以及部分苏北人、皖北人组成了今日的“客民”。
客民并非只到溧水,在江南有广泛的分布。对此官方并无专门统计。感谢安徽省宣城行署文化局,他们编了一本《皖南花鼓戏一百年》的书。它不仅讲了皖南花鼓戏一百年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讲了客民到江南的百年历史。该书中收有刘永濂的《皖南花鼓戏艺人谱略》,记载了花鼓戏的第一代艺人(1895-1911年),第二代艺人(1912-1937年),第三代艺人(1937-1946),第四代艺人(1946-1949年)的姓名和简历。第一代艺人中就有溧水人梅凤贻。祖籍湖北,随祖父下江南。第二代艺人中有溧水人李猫子、张铁匠。第三代艺人中有溧水人陈金山、第四代艺人中有陈兰英等。而且自梅凤贻开创,经陈金山、何茂桂、吴昌国、孙华堂、彭银花、杨光荣、杨金生、陈兰英等溧水客民演员的丰富发展,形成了皖南花鼓戏的苏南流派。这是溧水的客民为皖南花鼓戏作出的贡献。
我将该书中四代共100余位花鼓戏演员的籍贯列表如下:
建国前皖南花鼓戏演员籍贯表
通过此表,再加上各地旧县志有关客民的记载作了一个统计,得出了客民大致分布在安徽的宁国、宣城、郎溪、广德;江苏的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以及浙江的长兴、安吉、孝丰、昌化等县的结论。
究竟有多少客民在溧水落户?现尚缺乏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但同治十三年溧水人口为37188人。到民国二十年《江苏省各县概况一览》称:溧水 “ 全县地广人稀,近因客籍移居,户口渐多。据十七年间调查,全县有34970户,174395人。”又称“全县人民土著与客民各半”。五十多年间,溧水人口增加了137207人。其中除自然增长及外逃归来的之外,客民应占相当大的比重。
1988年,我在河南汤阴参加全国岳飞研讨会之后,走访了信阳地区、信阳市、信阳县以及光山、罗山、固始、商城、潢州等五县。我每到一处,都走访政协文史委、地方志办公室和文化馆。介绍我所知溧水客民的情况,希望得到有关部门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指示。这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由信阳长台关楚墓中出土的编钟演奏的。此地和溧水一样,也为低山丘陵地带,是我国稻作与麦作的过渡地区。当地招待所一天三顿的主食都有大米饭和馒头,这是其它地方见不到的。因此当地人到稻作地区有生产水稻的经验,到了生产小麦和杂粮的地区,他们也能适应。据当地文化部门、地方志机构的同志讲,信阳地区人口密度高,旱涝灾害频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规模移民的事件。移民的方向,东南西北都有。可查到最早的一次,为唐朝前期河南光洲固始人陈元光(657—711),他率军驻守福建,后人称为“开漳闽王”。他的部众多为信阳地区的子弟,后来留在当地。今日许多台湾人追寻祖籍地,都追到信阳。当地统战部门为此专门编书进行研究。接待来访的台湾寻祖客,成了他们重要的工作。2018年,信阳市政协将太平天国之后信阳地区向江南的移民研究列为专题,并于2020年初出版了《一担箩筐下江南》上下两册
三、客民在溧水的分布
关于溧水客民的总人数及其分布情况,目前尚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但客民聚居的地名多称为“棚子”,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当年,客民一担挑子下江南,本地人的大村子不许进,只许住在村外,帮当地人种田,更多的人就到山边开荒。他们就地砍些树枝及茅草柴搭就像今日看瓜棚那样的棚子,一家人住在里面。由于开荒种地有了收获,一家人得以度命,他们便定居下来。以后棚子变成了矮小的草房,甚至盖起了瓦房,但“棚子”的名称却沿续下来了。
1983年溧水县地名委员会所编《溧水县地名录》对棚子的地名进行了收集。全县叫“棚子”的地名尚有51个。现按乡和大队列表如下:
在柘塘、乌山、洪蓝、石湫、明觉、渔歌、孔镇、东庐、晶桥等九乡没有记载“棚子”的地名。实际上,除圩区外,本县各乡丘陵山区均有客民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