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湖北岸有条小河叫花溪河,老百姓习惯称作花溪港,一直沿袭至今。小港座落在溧水县明觉地区境内,全长约五千米。早在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至正金陵新志》上就有记载:“花溪港在溧水州西南四十里”。该港发源于左山,水流由北向南,入石白湖。小港虽不长,上面却横跨三座石拱桥和两座木板桥。港口的拱桥叫花溪桥,向上约700米处的拱桥叫白马桥。白马桥由吴盛先倡建,约建于公元1777年以前,清乾隆四十二年编纂的《溧水县志》上有此记载。再向上约500米处的拱桥叫汤桥。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纂修的《建康志》上记载:“汤桥在县西四十里”。明万历七年(1579年)编纂的《溧水县志》上记载:汤桥系“邑民黄善十造”,清乾隆、光绪《溧水县志》均有记载。现在花溪桥已拆除殆尽,汤桥也已筑成常州到芜湖的一级公路大桥,现称胜利桥。唯有白马桥尚存,桥基原样完好,只是因石拱塌坏而在1965年改建成石板平桥了。
花溪港原是外港跟,跟石白湖相连,随着潮水的涨落而或大或小。花溪港口的东岸很早曾筑有花溪圩,圩是在港边湖滩草地上圈筑而成,土地约300亩。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编纂的《溧水县志》上就记载了“山阳乡有花溪圩”。后因累遭洪水的侵袭而瘫废了。抗战时期的1943年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也曾发动民工修筑圩堤,但未建成。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明觉人民围湖造田的大决战中,将原花溪圩和花溪港两岸的十多个小圩约两千余亩的土地筑成规模较大的花溪圩,而花溪港已被改造成圩内的一条内河了。自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小港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进展,已被分割成好多个小段,成为农民放养鱼虾和种植菱藕等副业产品基地,每年的经济收入非常可观。
花溪桥在花溪港口,桥址属江苏省溧水县明觉镇辖地,桥西不远处是安徽省当涂县博望镇属地。港口地处苏皖两省交界点,是沿湖一带居民来来往往的必经之地,据说以前还是通往溧水县城和通往当涂县城的交通要道。
花溪桥传说建于宋代,但地方志未见记载。明万历《溧水县志》上写着:“花溪桥县西四十五里”。清乾隆、光绪《溧水县志》上都有此桥的记载。据说乾隆年间重修过,毁于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和清军的战争之中。解放初期,凡从花溪港口经过的人,都能看到残存的桥基和散落港口两旁的石块,却不见有拱桥了。秋冬季节,石臼湖水降落,港内河床暴露成小水沟,有好心人搬几块石头垫垫脚就能走过,无桥一样来往。春夏潮汛,湖水猛涨,港内水满,港口无桥,行人想过河,如渡船不在,就必须绕向上游的白马桥过去。可见花溪桥在两岸人民交往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1967年明觉公社同心大队和三星大队兴修周家圩涵洞和建筑中天堡长岗渠道机垛,需用石料,就组织社员搬取花溪桥桥基上的石块。花溪桥东西两边各有一个5米见方的桥基,跨度约10米。一到工地,他们先将东边桥基上如大石碑般的石板一块一块地撬起运走。当拆至水平面下的最后一排大石板时,惊奇地发现下面有密集的木桩,犹如纸烟盒中的香烟样,排满整个桥基。木材的发现,引起公社领导的重视,即选派强劳力,全力以赴,用两天时间,将800余根大木头全部挖出。同时,也引来博望公社长流、裕溪两大队的干部来交涉。理由是花溪桥座落两省交界地区,属苏皖两家所有,石板、木材也应两家均分。为解决此事,溧水县和当涂县军管会均派有负责干部在同心大队花溪孙家自然村举行会谈,由于我方以溧水县志记载为依据,花溪港属江苏领地,桥在江苏境内,古桥应是江苏人造,桥权属于江苏。对方因拿不出证据,就不再争执了。对被扛走的木头,也就没再细追。
花溪桥的石板后来全用于涵闸的建造。木材的一半用5条大绞网船送往蒲塘集镇县水利指挥部,其余的一半分给三星、同心两个大队。后来这些木材又都用在1969年周家圩、老圩的防洪抢险之中。
花溪桥基的用料讲究,施工严密,石头均为大青石板,铺在木桩上的一排,块块一样。木头根根相差不多,全是长约3.5米、直径约20厘米的圆桁条。据有经验的老工匠讲,木头一根一根打入地下,排列整齐,桩缝之间是用石灰拌糯米汁加桐油浇灌而凝结成整块,可以经久不衰。这些木材出土后,仍象新木一样,不见丝毫损伤。从桥基布局的合理,结构的坚固来看,令人佩服古代设计者和建造者的智慧和才能,也能想象出花溪桥确是一座形式优美、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古桥。
1972年花溪圩堤建筑成功,自花溪港口顺着圩堤外围开辟了一条泄洪沟。1973年在这条小河上,距花溪桥遗址向上约150米处,建造了一座新的拱桥,全为石结构。桥宽4米,跨度9米,高15米,全长30米,现在已是沿湖一带居民往来经过的要道。但此桥建在花湾孙家自然村村东,和村连在一起,因村起名,不再叫花溪桥而叫“花湾孙桥”了。
花溪港与花溪桥已成为历史。如您到花溪圩堤上漫步走一圈,站在石臼湖畔的大堤上望上一眼,还能见到港与桥遗址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