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赘言:范敬宜先生写的“有这样一位县长”文中的主人公毛汝采,系溧水县明觉镇李家圩村人。他曾在河南省登封等县任过县长,《溧水古今》第十辑已作过简略介绍。范先生此文中写的毛汝采在登封保护古树、关心灾民的事迹甚为感人。卢鸿同志从《新民晚报》上看到此文特请本刊予以转载,以作本县地方史料的留存。文中个别出入处,在注释中予以说明。
最近我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文物局的同志一起到河南考察文物保护工作。途经登封中岳庙时意外地发现一个感人的故事。
中岳庙位于太室山麓黄盖峰下始建于秦代,唐宋之际曾盛极一时,明清两代进行了大规模修整,形成今天的格局和规模。特别引起我兴趣的是,大殿前一片森森古柏,冠盖亭亭,威仪棣棣据说都是汉唐遗物。我盘桓其间,突然发现每棵树主干上都钉着一块搪瓷牌子,长约五,宽约二寸,蓝底字,上面写着:“古柏树第x×号登封县政府制”我看那搪瓷牌子好生眼熟,很像旧上海的门牌,便好奇地向陪同的登封市文物局同志询问这些牌子的来历,他居然回答得头头是道:“提起这些牌子,还得感谢当年登封县一位叫毛汝采的县长。原来这些古柏,到民国年间,经常遭到盗伐,屡禁不止。
1936年,毛县长到任以后,发现这个现象,非常痛惜,下决心加强管理。他针对当时无人负责的状况,首先把这八十多棵珍贵的古柏一一编号,又亲自跑到上海订制了这批搪瓷牌子—因为当时河南还不生产搪瓷制品。从此每棵柏树都有专人负责,盗伐事件大大减少。所以老百姓至今还念念不忘这位毛县长的功劳。
我心中暗想:好一位爱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县长,可惜他生在旧时代了!
接着,我们来到距此不远的嵩阳书院。相传欧阳修、范仲淹、程灏等大儒都曾在此讲过学。“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山门外矗立着一座高约9米的唐碑——“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高大雄伟,十分壮观。碑文为唐代宰相李林甫撰,由著名书法家徐浩书丹。此碑在我国书法史上很有地位。我正在摩挲观堂。市文物局的另一位同志又给大家讲“抗战前,登封县有一位县长,非常廉洁,离任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唯一的要求是给他80份这块碑的拓片。开始人们不知道他做什么用,后来有一年登封发生水灾,他请人把这。80份拓片送到京沪变卖,换来了不少钱粮,全部用来赈济灾民。这件事后来传为美谈,至今老白姓一提起来,还对他感恩不尽…”
“这个县长叫什么?”我问。
“毛汝采!”又是这个毛汝采!
第二天早餐时,一位在五六十年代曾在洛阳地区做过多年统战部长的老同志告诉我:“毛汝采是清华大学早期毕业生,江苏人,三十年代曾在河南六个县当过县长。尽管他是旧政府的官员但出污泥而不染,确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除害安民,扶危济困的好事,所以六十年代还被人民政府聘为县文史馆馆员。政声人去后,对于真心实意造福一方的人,老百姓是不会忘记的。口碑胜于丰碑啊!”回来以后,我翻检有关登封古迹的资料,均未见有关毛汝采的事迹。恐日久湮灭故为之记。
注释
①原载《新民晚报》2000年5月2日第20版。
②应是国立北平大学(现北京大学)毕业生。
③毛在河南省登封、临汝、清丰三个县任过县长。
转载于巜溧水古今》2000.10第十七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