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金沙江 于 2021-11-20 16:37 编辑
【客民百姓】 调研时间:2021年10月29日。 调研对象: 吴其凤,1958年6月生,13401971030。吴家棚子四房吴德根的孙女,吴发明的女儿,吴祥林、吴祥喜等人喊其姑妈。 吴祥林,1951年2月生,东屏街道前棚子村人。 吴祥喜,1952年1月生,东南大学专科学历,宏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8915939288。东屏街道小杨庄人,现住溧水城区。 吴律松,1967年4月生,南京电大本科学历,在宏泰公司工作,东屏街道前棚子村人。 溧水本地吴姓分布较广,吴大林先生《溧水家谱见闻录》中载有和凤山南、石湫中天堡、石湫小吴家等多支吴姓,他们中不少人是溧水状元吴潜家族的后裔。本次调研的客民吴姓,是以白马镇吴家棚子和东屏街道前棚子、赖家棚子、蔡家棚子、小杨村等地为主。祖籍为河南省罗山县彭新乡马店村肖家洼。在河南老家,他们本不属于同一家族,下江南时,两支吴姓的经历也不一样。白马吴姓在河南老家的情况已经无从查知,而东屏吴姓则世系比较清楚。陈维银在先期的调研过程中对吴祥林家中的《吴氏宗谱》进行了分析,梳理了他们的世系。江文宏在后期的调研过程中通过进一步采访,进行了补充和调整。 本支吴姓祖籍为河南省罗山县彭新乡马店村肖家洼。 据《吴氏家谱》(罗山溧水支,2006年编)记载,他们是从白马吴家棚子,举家迁往丰庆乡(今东屏街道)上桥村的,其后人陆续安家在赖家棚子(即新建村,今属丽山)、前棚子(今属丽山)、小杨村(旧属梁山大队,今属徐溪)、蔡家棚子(即胜利村,今属白鹿)一带。后有一支迁往晶桥山南村。 吴家棚子,在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回峰山西麓,由白马集镇经回峰村沿路向南1千米。据《溧水县地名录》(1982年版)记载,吴家棚子,为溧水县白马公社尤赘大队所属村庄,大队以村部驻尤赘村得名,村前原有一口方塘,古名方塘村。后来尤姓招女婿,更名为尤赘,村庄一度称为尤咀。经查,尤赘村名最早见于《顺治溧水县志》卷五“村保”(148页),白鹿乡有尤壒(音zhuāi)村。《乾隆溧水县志》卷三“村保”(103页)在白鹿乡有尤赘村。 前棚子村,在溧水区东屏街道北部,位于丰安寺东面、上桥村南面。因地处上桥村前,又因早先住房简陋而得名。古代时,此村在溧水县丰庆乡辖域。据《溧水县地名录》(1982年版)记载:“前棚子,属溧水县东屏公社上桥大队。”今属南京市溧水区东屏街道丽山社区。 赖家棚子(即新建村),系上、下赖家棚子总称。今属溧水区东屏街道丽山社区。此村原名叫石塘冲,属上桥村(古代时属溧水县丰庆乡)。据《溧水县地名录》(1982年版)记载:赖家棚子,属溧水县东屏公社上桥大队,“以姓氏得名,一度名新建队,现复原名。”村庄在溧水区东屏街道丽山南麓,位于丰安寺村东面、上桥村南面。 小杨村,原属东屏公社梁山大队,今属东屏街道徐溪社区。在连接东屏湖与卧龙湖的二干河南岸。 蔡家棚子(即胜利村),据《溧水县地名录》(1982年版)记载:1950年土改时,反霸斗争取得胜利,改蔡家棚子为胜利村。原属东屏公社白鹿大队,今属东屏街道白鹿社区。 山南村,在晶桥镇东面一个小山之南,故有村名,原属陶村大队,今属晶桥社区。 据吴氏族人介绍,太平天国时期,河南省罗山县彭新乡一带山区的妇女擅长织布,村民吴玉成原先以贩卖白布谋生。光绪十五年(1889),吴玉成带着长子吴自忠到溧水一带(河南移民较多)推销,因村中不少人没有现钱支付,就赊账购买白布。光绪十六年(1890),吴玉成再次带着儿子吴自忠来到溧水一带征收欠款,落脚在白鹿乡尤赘村附近。这儿原先住着一家来自河南罗山的老乡吴德和、吴德友、吴德富、吴德根四兄弟。两家于是就互认本家,以村中“德”字辈等同于“自”字辈,村庄便起名叫吴家棚子。不久后,吴自忠(1865—1890)不幸患上疟疾病逝,吴玉成便把儿子埋葬在这里。据吴律松讲述,吴玉成在长子吴自忠病逝于白马吴家棚子后,独自一人回到罗山,他发现儿媳熊氏(1863—1894)怀有身孕,便隐瞒了儿子去世的消息。后来儿媳熊氏生下吴发盛之后,得到丈夫吴自忠去世的消息,伤心欲绝,没几年也病逝了,留下两个儿子在娘舅家生活。光绪二十一年(1895),吴玉成和妻子段氏让二儿子吴自重一家留守在罗山老家,他们带着三子吴自舒、四子吴自谦、五子吴自亮一起来到白鹿乡尤赘村,在儿子墓边暂居。不久,吴玉成又带着家人转迁至丰庆乡上桥村(今属东屏街道丽山社区),吴德和、吴德友、吴德富、吴德根四兄弟及家人仍然居住吴家棚子。 吴自忠的两个儿子吴发茂(1888—1959)、吴发盛(1890—1943)在吴玉成下江南后,便去了舅舅家,吴发茂当时已经8岁,在村中给富人看牛为生,吴发盛则由舅舅抚养。光绪三十年(1904),已经18岁的吴发茂随着别人下江南,来到溧水县丰庆乡(东屏)找到了他的爷爷和叔叔,便在附近的前棚子村安家,后来娶了张富荣(1895—1987)为妻。吴发盛成年后,舅舅家为他娶了胡氏(1890—1959)为妻,他得知哥哥吴发茂在江南过得挺好,准备过来和哥哥同住,但胡氏不同意,说到了江南后她举目无亲,受到欺负没有娘家人为她做主。吴发盛对天发誓,说一定不会让她受委屈。于是夫妻两人约在民国初年(1912)左右随下江南的人群,经湖北武汉沿长江南下。吴律松说,他小时候常听他的奶奶讲起吴发盛、胡氏在武汉时的一段小插曲:他们在一个小镇上闻到了臭豆腐的香味,实在忍不住,就商量着用身上仅有的几个零钱买两块臭豆腐尝尝鲜。吴发盛拿着零钱买了两块,回来的路上,先吃了一块,觉得味道太好了,很快把另一块也吃了。胡氏见自己又馋又饿等了半天,居然等了一场空,不禁大哭起来,她说:“你说好了到江南不让我受一点委屈,我信了你的话,跟着你过来。没想到你还没到江南,就这样欺负我。”说完扭头就要回河南。吴发盛边自责、边发誓,总算把她带到了溧水。那时,哥哥吴发茂家的日子已经过得不错了,便分了点田给他们家,他们便在邻近的小杨村落下了脚。 ◇吴九殿后裔 白马吴家棚子吴姓为吴九殿后裔,据吴其凤说他们祖籍与东屏吴姓是一个地方的,但没有具体的信息。 据吴祥林介绍,白马吴家棚子兄弟4人的父亲叫吴九殿,其第四子吴德根为抱养的。本文信息提供者吴其凤,是吴德根的儿媳妇。2007年,吴氏家族对溧水族人进行的统计显示,在白马镇吴家棚(原尤赘大队)有18户44人,实际居住13户39人,村中其他人移住溧水城区和杭州。其家庭繁衍情况大致为: 【大房】吴德和生2子:发春、发清。 吴发清生2子1女:其国、其家,其毛。 吴其国生3子2女:祥明、祥荣、祥华,吴英、吴娣 吴其家生2子1女:祥红、福新,祥娣 【二房】吴德友生1子2女:发全,发英、发美 【三房】吴德富生2子2女:发贵、发德,发凤、发兰 吴发贵生1子:其胜 吴其胜生1子1女:祥磊,祥萍 吴发德生2子2女:其荣、其华,其春、其玲 吴其荣生1子:祥强 吴其华生1女:祥雯 【四房】吴德根生3子1女:发国、发明、发祥,发春 吴发明生1女:其凤 吴其凤招婿生1子1女:祥军、祥美 吴发祥生1女3女:其龙,其香、其花、其珍 吴其龙生1子1女:祥晨,祥倩 ◇吴玉成后裔 本支吴姓祖籍为河南省罗山县彭新乡马店村肖家洼。 吴姓是泰伯后裔,其湖北黄陂始祖为吴伯文,至第13世吴河始迁河南省罗山县,吴玉成为第18世,是吴文炳的次子。吴玉成下江南后,其后裔主要生活在溧水区东屏街道,后向溧水城区、溧水晶桥等地再迁。 其世系为:吴河—吴宗孔—吴开国—吴国太—吴文炳—吴玉成 吴玉成生5子:自忠、自重、自舒、自谦、自亮。 吴玉成的次子吴自重留在罗山县彭新乡马店村肖家洼。其第四子吴自谦没有后人。在溧水的是长子吴自忠、三子吴自舒、五子吴自亮共三大房。吴玉成一家搬离白鹿乡(白马镇)吴家棚子后,举家迁往丰庆乡(今东屏街道)上桥村,其后人陆续安家在赖家棚子(即新建村,今属丽山)、前棚子(今属丽山)、小杨村窑上(旧属梁山大队,今属徐溪)、蔡家棚子(即胜利村,今属白鹿)一带。 丽山赖家棚世系: 吴河—吴宗孔—吴开国—吴国太—吴文炳—吴玉成—吴自亮—吴发坤 丽山前棚子世系: 吴河—吴宗孔—吴开国—吴国太—吴文炳—吴玉成—吴自忠—吴发茂 徐溪小杨村世系: 吴河—吴宗孔—吴开国—吴国太—吴文炳—吴玉成—吴自忠—吴发盛 白鹿蔡家棚世系: 吴河—吴宗孔—吴开国—吴国太—吴文炳—吴玉成—吴自舒—吴发雨 晶桥山南村世系: 吴河—吴宗孔—吴开国—吴国太—吴文炳—吴玉成—吴自舒—吴发炎 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大房吴自忠后裔】 吴自忠生2子:长子吴发茂,次子吴发盛。 吴发茂一支。全家迁居东屏街道前棚子,今属丽山社区。生4子1女:其兴、其华、其志、其荣,其凤。 吴其兴生2子4女:祥明、祥祯,祥英、祥芳、祥美、祥华 吴其华生3子3女:祥顺、祥松、祥山,祥凤、祥云、祥兰 吴其志生1女:祥珍 吴其荣生2子2女:祥林、祥森(再迁至晶桥镇山南),祥竹、祥华 据前棚子村吴祥林(1951年生)提供的《吴氏宗谱》查知,吴祥林父亲吴其荣(1933年生)、母亲乐玉兰(1933年生)。吴其荣的三哥吴其志曾于1973年找回河南罗山老家,使溧水、罗山两地的吴姓建立了联系。2006年修谱时,吴其荣根据老辈人的回忆,口述了吴玉成带领家人迁居溧水的经过,并由吴祥顺、吴祥兴、吴祥林等人整理成文,写进家谱之中。 与本文有关的吴祥林、吴律松简介: 吴祥林,世系:吴玉成—吴发茂—吴其荣—吴祥林—吴律庆。妻子乐平芳,生1子2女:子吴律庆,女吴律霞、吴律婷。 吴律松,世系:吴玉成—吴发茂—吴其华—吴祥顺—吴律松。妻子童庆云。 今在东屏前棚子村中,共有吴姓7户20人。 吴发盛一支,全家迁居小杨村、窑上,原属东屏公社梁山大队,今属东屏街道徐溪社区,生2子2女:其礼、其杨,其英、其凤 吴其礼生3子1女:祥兴、祥喜、祥金,祥珍 吴其杨生2子1女:祥云、祥友,祥凤 与本文有关的吴祥喜简介: 吴祥喜,世系:吴玉成—吴发茂—吴其礼—吴祥喜—吴律堂。妻子乐平清,生1子1女:子吴律堂,女吴律萍。 【三房吴自舒后裔】 吴自舒,配秦氏,生2子:发雨(胜利村)、发炎(山南村)。 吴发雨,全家迁居东屏街道胜利村,今属白鹿社区,生3子1女:其富、其昌、其贵,其凤 吴其富,祥福、祥禄、祥寿、祥峰(再迁至晶桥镇山南) 吴其昌,祥珍 吴发炎(再迁至晶桥镇山南),生1子:其月 吴其月生3子1女:祥飞、祥东、祥玉,吴巧 【五房吴自亮后裔】 吴自亮,妻周氏,生1子1女,子发坤。居丽山前进村,即赖家棚子。 吴发坤,生3子3女:其有、其顺、其成,其玲、其珍、其春 吴其有生3子:祥兴、祥根、祥荣 吴其顺生3子1女:祥生、祥青、祥义、祥玲 吴其成生1女3女:祥春、祥凤、祥婷、吴红 2019年11月14日,吴祥喜先生约来吴祥林、吴律松等人到宏泰大酒店,为我们再次回忆老辈传下来的吴氏一族下江南的往事,江文宏和傅章伟、解承平、潘惠明等人参加了活动,听了他们故事,我们对吴氏家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吴玉成及继配段氏去世后,安葬于东屏街道丽山社区新建村西南,三个儿子吴自谦、吴自舒、吴自亮与他们葬在一处。在前棚子村南孙家庄墓址,有吴自忠后裔吴发茂(配张富荣)合葬墓、吴发盛(配胡氏)合葬墓,有吴发盛两个儿子吴其礼、吴其杨的墓。吴自忠的墓则在白马吴家棚子村西,吴德和、吴德友(配经氏)、吴德富(配何氏)、吴德根(配周氏)的墓在其墓周围,2019年清明节,吴自忠后裔将其在白马吴家棚子的老坟迁葬至东屏街道前棚子村南孙家庄,与两个儿子吴发茂、吴发盛的坟墓葬在了一处。 吴姓家庭中,有吴律锁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有吴律堂和吴祥军考取江苏警官学院、吴律萍考取南京工程学院、吴律成考取湖南大学等本科院校。 每年冬至吴氏族人吃宗酒时,东屏、白马两地的吴姓男丁都会相聚一起,共怀祖先、增进亲情。 (本文由江文宏、陈维银经调研后撰写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