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金沙江 于 2021-11-21 17:02 编辑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王连生博士 江文宏
王连生,1969年6月生,南京市 溧水区晶桥镇新桥村新山里自然村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技术二级),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含博士后)导师。 王连生博士于1976年9月在溧水县晶桥公社于巷大队向阳小学(今撤并给晶桥镇中心小学)上学,1981年9月在晶桥初级中学上学,1985年9月至溧水县中学(今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上高中。1988年考取南京医学院(今南京医科大学)。1993年大学毕业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工作至今,现为该院心内科副主任,兼任心内科冠心病区主任。工作后继续深造,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UTMB)、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Duke)等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和进行培训交流,多次受邀出国参加会议和讲学。 王连生博士现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心血管分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兼心脏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是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南京市举荐人才。工作以来,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发表文章130多篇(其中包括影响因子为29.7的Circulation在内的SCI收录论文70多篇)。他还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王连生博士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从事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力衰竭的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他能熟练掌握各种心血管常见病与疑难危重病人的诊疗,尤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诊疗。他是国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首批冠心病介入的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专家。 王连生祖籍为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老屋冲村。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其曾祖父王敬诚听到返乡探亲的湘军士兵说起江南溧水一带田地荒芜,发展前途较好,便与妻子庞氏挑着担子(箩筐里一头装着粮食、衣被,一头装着孩子),背井离乡,来到溧水县城谋生。后来觉得在城中生活日子艰难,便在民国建立不久迁居至溧水县仙坛乡枫香岭北面的破山里村一带安家,以樵牧为生。因为生活勤俭,日子逐渐富裕。之后,他们花了十三块大洋,买下了破山里一家抽鸦片子弟手里的山地和相应山沟水塘、水田,过起了中农生活。王敬诚夫妇从老家带来两个儿子:王少富、王少秋。王少秋结婚不久便病逝。王少富成年后娶了同为湖南移民的妻子陈茂英,生2子2女:长子未成年即病逝、次子王业金,女儿王艺华、王春英。王业金(1947年—2020年)娶朱荷英(1947年生,溧水县白马乡周家山人),生3子:长子王连生(1969年生)、次子王连根(1971年生)、三子王连荣(1973年生,现为溧水区柘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连生三兄弟为湖南省湘潭市籍王姓第四世后裔。王连生生1子1女:女儿王颖怡,美国加州大学本科毕业后,现在英国政经学院国际传媒专业读硕士,儿子王品璋尚年幼。 本文作者江文宏于1985年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分配至溧水县中学任教,王连生等同学为其所教的第一届学生,师生情谊非同一般。作为农村学生,他们身上那种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给老师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解小文、余铁群、蔡义群等同学在一起时常常回忆起他们上学时利用周末时间去南京医科大学找王连生聚叙时的情景,他们说,好不容易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找到王连生,他把自己的饭菜票拿出来,让他们自己去学校食堂就餐,而他却仍然留在那里看书、做笔记。当时同学们都很不理解,后来看到他在医学上取得如此成就,心中对他充满了敬意。王连生有溧水情绪,每当有家乡父老去医院看病时遇有急难,他只要知道,必然会热情相助,从不推托和抱怨。王连生也有客民情结,当他知道笔者在整理客民文史资料时,他说:“我们生活在溧水,已经不会说湖南话了,但我的那些会说湖南话的祖辈们长眠在了这片山地里。我的祖辈移居到溧水,靠着勤劳的双手为子孙们创造了新的幸福生活。我的祖母陈茂英也是湖南人,抗日战争时曾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一名受伤的新四军干部。解放后,江渭清(1910—2000,曾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钟国楚(1912—1996,曾任江苏省委书记,安葬于溧水区中山烈士陵园)多次吩咐政府关照我们家的生活,但我们一家从来没有给政府提过要求。1980年代,钟国楚将军曾多次来家中看望我的祖母。她老人家晚年时政府常给她发放津贴,但她一生从不以此为傲,常常教育我们低调做人,认真做事。”他深情地说,自己是湖南人后裔,湖南湘乡的老屋冲,是他们王家子孙永远思念的故土。 本次调研之后,本文作者联系了溧水区文联主席卞新宏先生,卞主席答应帮助查找和整理抗战时期与之相关的资料。我们将在“客民迁徙”专栏中推送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