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金沙江 于 2021-11-22 16:33 编辑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陶家友老师 江文宏
陶家友,生于1981年4月,中学高级教师,溧水区石湫中学副校长,南京市杰出青年协会会员,市中数会理事,高级教师评委,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对象。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省学科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曾获得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溧水区十佳青春榜样、溧水区中青年拔尖人才、溧水区师德标兵。 陶家友现为溧水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国家教育部赛课部级优质课、全国教师网络团队竞赛获得一等奖、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市微课一等奖。曾主持或核心参与多项省市规划课题的研究并结题,撰写的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转载索引。
苦干实干,站稳讲台 陶家友出生于溧水县明觉公社王母塘村(今属溧水区石湫街道)。1995年,年仅15岁的他在明觉中学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南京晓庄学院五年制大专班。2000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母校明觉中学,成了一名初中数学教师。 他每天早上六点钟不到就准时来到学校,带着学生晨练,到班上陪伴学生早读。课后,他常带着学生干部到宿舍检查卫生,然后抓紧时间批改作业,处理全年级组各项事务。每天晚上学生晚自习结束后,他总是要到宿舍跟学生们谈心交流,直到学生熄灯睡觉后才离开学校。 在明觉中学工作七年,他从一个普通教师逐渐成长为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成为一名有较大影响力的初中数学名师。2001年起,刚满20岁的他便成为明学中学最年轻的初三毕业班数学教师,此后连续六年任教初三,并担任班主任。七年里,他一心沉浸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常常跟学生们同吃同住,连结婚都没请一天假。谈起这段辛苦时光,他没有一丝遗憾,满脸洋溢着幸福的感觉。 他于2008年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于2014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8年,他被择优选调至溧水县第二初级中学(现为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除了正常开展两个班的教学工作,还担任过班主任、学生处副主任、教科室主任、安管处主任。2014年他离开县城,到溧水区孔镇中学下乡支教,担任安管处主任。2015年至2020年转到溧水区东屏中学任副校长,连续四年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2020年至今调任溧水区石湫中学副校长,同时开展初中数学循环教学工作。
明道而生,循法而长 自从在明觉中学站稳讲台之后,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他便及时主动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最初更多关注教学业绩,到后来越来越追求凸显为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而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找到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陶家友特别喜欢这句教育名言,这无疑也是他的教育理想。他认为,当今课堂应该摒弃片面追求分数的应试模式,让数学教学真正回到原点,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让学生在每个日子里都能真切感悟自我生长的内生力量,尽情享受外部生长的阳光雨露。他强烈地感觉到,在教学中,教师要向互动活动中有效地注入融洽剂、生长剂,从而最大程度地构建生命成长的空间,努力营造知识发生发展的氛围,以此来助力学生生命的成长。教师要积极挖掘数学本身的生长要素,因为数学本身就是在其体系结构中生长的,她向人们昭示着向上生长而形成的茂盛的枝干,向下伸展而形成的充盈的根系。教师要用数学的生长魅力来使学生感悟自己生命成长的真谛,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过程、发展思维的过程,都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生长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赋予他们自然生长的权力,提供他们自然生长的机会。 万物皆有道。道,即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明道而生、循法而长,道法自然,生长不息。教学有道,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道,而研究和思考就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道。陶家友觉得,教师要坚守教育理想,做到既会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既注重终端显示,又关注教育过程;既能揭示本质,又能积累素养;既能探究知识,又能强化育人。总之,他觉得,一个数学教师,不能只会解题和批改作业,还应该更多地去培育自己教育情怀。
组建团队,志存高远 一个人独行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结队才会走得更远。2017年2月,溧水区教育局发出了成立名师工作室的通知,由于本区初中数学没有特级教师,作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的陶家友申报名师工作室成功,同时他还兼任了全区新教师“1+X制”导师和东屏中学青年教师导师,在三种不同层面对相关教师进行教学引领,从此,他的身上又多了一份使命。 溧水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一共有15名成员组成,他们来自全区11所初中,都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其中有不少人是他在明觉中学的同事,也有一些是他晓庄学院的学弟,大家都激情满怀地相聚在一起,渴求着专业上的提升。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他既肩负了上级领导的重托,又承载着团队成员的共同期盼,四年来,他主持开展了近百次的主题教研活动。这些活动,不但为成员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学习平台,也极大地推动了成员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由于各类研修活动开展得有序、高效、扎实,该工作室被评为溧水区优秀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陶家友也一直警醒自己要做好团队的表率:他获得了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参加南京市中考数学命题工作,面向全市初中数学教师开设了《关注基本图形,凸显核心素养》讲座,市学科带头人《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展示课。此外,他还先后赶赴合肥、巢湖等地送教送培。撰写的多篇论文在《中国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他还以工作室的名义,成功申报了南京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参加了南京市特级教师后备研修班的培训。 名师工作室中,不少人除了有自身的教学任务外,在学校还承担了校级或中层管理工作,有的还同时担任班主任。毫无疑问,这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有情怀的年轻教师,他们结伴同行,志存高远,通过关注自身的发展,以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架桥。
年仅40岁的陶家友,比一般同龄人显得老成,当他安静下来时,让人总感觉他在思考着深远的教育问题,灵动而富有智慧。其实,他更是一个运动爱好者,尤其喜欢在课间与同事、学生在操场上踢球。他觉得,建设一支球队,让大家在合作中学会竞争、在奔跑中释放激情,这是一件很唯美的事情。 陶家友曾祖父名叫陶云发,清末时从河南商丘逃荒至溧水县共和乡浮山村(今属白马镇),后来又经洪蓝镇小茅山村燕子口,辗转来到明觉乡王母塘村(今属石湫街道明觉社区)定居。他的爷爷名叫陶长富(1920—2000),奶奶名叫韩自英(1928—1986,华村圩人,祖籍河南罗山),他们生有4个儿子:长子陶从政(有1子3女),次子陶从兴(有2女),三子陶从海(1子1女),四子陶从贵(1子1女)。他的父亲陶从贵生于1956年4月,原为石湫街道明觉社区王母塘村民组长,母亲李兰英,生于1957年7月,石湫街道光明村杨甸村人。他的妹妹陶家莲,生于1985年1月,妹夫刘耀是光明村甘皮塘村人,妹妹妹夫两人在溧水珍珠桥旁租了两间门面从事喜铺生意,生活非常幸福。陶家友的爱人刘杰平,生于1982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沙村人,毕业于芜湖师范专科学校,中学一级教师,明觉中学数学教师,现在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教学交流。儿子陶钧岩,生于2007年1月,现就读于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初三年级。
溧水区石湫街道明觉社区王母塘村,历史上是一个有着传奇故事的地方。王母塘,最早见于《万历溧水县志》中记载:“左山,西四十里,其下有东、西黄母塘。”《乾隆溧水县志》中始有山阳乡黄母庄村。至《光绪溧水县志》则称山阳乡王母庄村,在“左山”条目下改“黄母塘”为“王母塘”。左山、金华山一带有唐朝兴善寺遗址、有黄初平牧羊传说。据《溧水县地名录》(1982年版)记载:“明觉大队,以明觉寺得名,驻地王母塘。据传以前有个王石公之妻住此,村名王母庄,村前大塘人称王母塘,后村以塘名。”1965年至1972年,溧水县明觉中学曾在此办学。今该村庄邻近左山、乌坟山(古坟山)、王母塘水库(环山河水库群之一),243省道和轻轨S9从村中经过。村中居民姓氏较多,其中陶姓、易姓、李姓、姬姓为清末和民国时期下江南的客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