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2-1-17 17:12 编辑
梁山岗五敦堂《中山黄氏宗谱》 吴大林 2021年5月11日,陈维银先生专程到江宁,交给我他拍摄的宣统二年梁山岗《中山黄氏宗谱》的照片共122张,供我研究。6月5日,他又发来该家谱照片多张。 溧水《中山黄氏宗谱》十八卷,卷首上下二卷,正文十六卷,黄茂林主修。宣统二年(1910)木活字本,共印九部,加清稿一部共十部。以“天赐平安福,世同富贵春”十字作领谱字号。“天”字号谱“坐堂”,即留在祠堂,其余九部分发给山茶花、小西门、西边庄、刘家边、东公祠、白鹿岗、桥子头、西公祠、大通寺等九处。梁山岗黄广庆家现存“天”字号《中山黄氏宗谱》一部。 卷首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王名登撰《黄氏续修宗谱序》。王名登,号云台,溧水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曾任保定府知府。另有宣统二年(1910)袁祥麟撰《黄氏续修宗谱序》。读谱序可知梁山岗黄氏与《溧水家谱见闻录》中的洪蓝怀德堂黄氏本是一族。 据王名登说,“尝考高宗南渡也,其扈跸诸臣,若朱、王、曹、谢、龚、吴、张、芮等凡四十八家,黄氏其一也”。他说,黄氏始祖可久公随宋室南迁,先居建业之乌衣巷,后迁濑水之唐昌乡石牌村居焉。二世祖御宇公博通经史,有澄清四海之志。于孝宗时尝为平江府知府。他“嗣子五人。长鸣歧、次鸣凤、三鸣西、四鸣时、五鸣达。歧公以直讲蒙恩,赠通奉大夫,迎薰门石街右之祖也;凤公,我梁山岗本支祖也;西公,明觉寺石场边之祖也;惟我凤公以明经老,西公以医术终,皆隐而未仕。顾时公,则督学光州;达公,则成进士,尝为临安判官。此二公者,仙墟南徐、船桥之分祖也”。 袁祥麟称:“御宇公,字乘时,行季五,曾知平江府事。其仲子明经鸣凤公,行胜四,始迁县北之丁村山茶花,寻徙于村左之梁山岗,而契龟爰止焉。再越二传,昆弟有五,太一、太三、太四诸公皆无传,惟太二、太五两公子孙蕃衍,称盛一时。”这里的“契龟爰止”出自《诗经》中的《大雅·緜》,记载古公亶父率领周人来到岐山山脚下,刻龟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的故事。即鸣凤公在此定居。 袁祥麟称“韩家边、孙家边、小西门,俱丁村,即山茶花太二公之分支也。西边庄、大通寺及桥子头、北落岗、瑞家嘴、刘家边,则梁山岗太五公之分支也”。 太平天国战争之后,梁山岗黄氏原谱遗失。本族众人咸推黄茂林为主修,并请在自治研究讲习所工作的袁祥麟为之作序并“为之核阅”。袁祥麟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十分活跃,在许多家谱中见到他的名字。他借鉴了本县黄氏的其它宗谱,帮助梁山岗黄氏完成了修谱工作。 阅读此谱,我有了以下收获: 一、清康熙溧水进士黄绍琦是梁山岗人 读此谱,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清康熙溧水进士黄绍琦是梁山岗人。对黄绍琦,旧县志记载极简。《乾隆溧水县志》在《选举表》中称:“黄绍琦,康熙戊戌汪应铨榜。河南鹿邑县籍。开封府教授。”《光绪溧水县志》卷十一有《黄绍绮传》:“黄绍琦,由进士任河南开封府教授。时有河工之役,克期竣工,委琦监视。琦奉命若弗胜,早夜劝勉,有惰者,则身先之。琦故羸质,又积劳,遘奇疾,暴卒。士民哀之。”读了《中山黄氏宗谱》,才知这段传文,系出自梁山岗黄氏之手。现将《中山黄氏宗谱》中的《黄公绍琦传》转录如下:
黄公绍琦传 故河南开封府教授黄公绍琦者,字尊鑃,一名士荣。封翁一时公之仲子,岁贡士谦公之弟也。髫年喈学,读书过目辄成诵,人咸以大器目之。年甫弱冠,学问渊博,经术湛深。康熙戊子游泮水,己丑膺乡荐,戊戌成进士。十年之间,飞黄腾达,雁塔题名。因以家贫亲老,就外补职,任河南开封府教授。清秩多暇,每与都人士研经论史,皆根柢之学,非腐儒所能望其项背。司铎三年,讲书不倦。于是,汴者文风为之一振,公有以倡导之也。会河决于汴属,汴抚檄公监视河工。公以文学吏实事求是督率工作,不三月即告竣事。公缘此役积劳成疾,暴卒于官。汴人惜之。配端木恭人。子上舍生元新公。孙嗣育公,中副车。嗣华公,入太学。因琦公之窀穸(墓穴)在汴,遂家于汴焉。惟其伯兄士谦公之子孙元厂嗣鞠等往来其间,归而道其公之宦况,与其子孙居汴之由,故邦族之人始得谂公之梗概。尝以宦囊余赀出付于其亲支,修筑梁山岗村后之黄家桥,公盖不忘桑梓者也。征诸光绪八年辑修邑乘,仅略序之曰:“琦由进士任河南开封府教授,时有河工之役,克期竣工,委琦监视。琦奉命若弗胜,早夜劝勉,有惰者,则身先之。琦故羸质,又积劳,遘奇疾,暴卒。士民哀之。”虽未详及他事,而琦公之生平大节固非独增家乘之光,抑亦生邑志之色也。遗囗垂百数十年,而囗之人犹称道弗衰。但兵燹以后,其族无往来于汴者,故公后嗣之状况遂不复知云。 宣统二年岁在庚戌九秋之吉 邑庠生袁祥麟顿首拜撰
二、梁山岗村曾名为狄黄村 梁山岗《中山黄氏宗谱》卷首有《梁山岗村图记》称此村原为狄黄村,现转录如下:
梁山岗村图记 吾溧会景门外十二里许有一村焉,名梁山岗,盖高士黄公始由丁村胥宇于兹。相传至今七百有余年,聚族而居,爨烟数百户,人丁千余口,前明典国初时号称极盛,诚邑治北鄙之一大村落也。虽浩然之栖隐鹿门,李愿之遄归盘谷,设轶事者流连不置,犹未足方斯昌炽也。 惟是村中之屋舍比栉鳞次,自北而西、而南,环列回绕,随其岗陇之曲折为坐朝之向背。如东边之墙门堂、老宗堂及下头门、宗堂上,与夫西首之十家里、三浦里,则同属于三房;而西支北首之牛塘坞,转而上头岗、花厅上,又转而街上巷及大塘上、大塘下,则同属于四房;若后头囗,则二房也。 村中有家庙,东西各一所。他如土地庙,则立于风水埂;财神庙则峙于去水口,盖去水自坤,来水自艮,而来脉则由乾而亥也。先是,宋初宣抚狄青营葬于是村之东南,有墓碑表志,为风霜剥蚀,国初时,邑侯某公重为刊立。迄今犹屹然存在,故此村亦名狄黄。但门祚代谢,狄亡黄存,岂地脉之有废兴耶?抚今追昔,感慨系之,作村图记。 邑庠生袁祥麟止瑞氏拜识 “胥宇于兹”,即在此察看可筑房屋的地基和方向。犹相宅。
三、关于山茶花丁村 梁山岗《中山黄氏宗谱》中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王名登撰《黄氏续修宗谱序》,称:“当胜四公之始居丁村也,尝梦神语曰:‘山茶名村,见花而落此地。’” 查《溧水县地名录》,洪蓝涧东有个山茶花村,说是张氏逃荒到此落户时,见山茶花开,取名山茶花。王名登说,黄氏始迁县北之丁村山茶花,寻徙于村左之梁山岗。看来山茶花离梁山岗并不远,并非洪蓝的那个山茶花。后来陈维银先生问了梁山岗黄氏族人,他们说,丁村山茶花是座小山,早已无人居住了,那里现在遍布荆棘和坟山,有许多古石碑,与洪蓝山茶花无关。
四、关于狄青墓 《光绪溧水县志》卷十九有狄青墓的记载:“宣抚使狄青墓,东北十二里梁山冈狄王村。明万历间,水洗墓,棺见,长丈许,朱色鲜明,土人开取物得墓铭,知为青墓,随即掩之。国朝知县石为艺为立碑墓前。”称此村为狄王村。看来应以家谱称“狄黄村”为准。元《至正金陵新志》中的《溧水州图》中有“梁山堽”,说明此地名在元代就存在。 查宋代名将狄青墓位于今山西省汾阳市城北十里的峪道河镇刘村村东,墓地坐北朝南,原占地79920平方米,建有祭祀性建筑显庆寺、狄公祠等,均毁于晚清至抗战期间。今墓地尚立清宣统元年重立之“宋狄武襄公之墓”碑一通,碑身高达4.6米,是山西省第二高碑,碑文约3000字,简叙狄青生平。原神道碑现存汾阳太符观。 狄青不可能葬在溧水。溧水古代县志中所载,可能误传。当地人流传说,梁山岗黄氏为狄青后人,后来改姓为黄;或说当地原名狄黄村,后来狄姓无后,仅余黄姓。又说,狄青墓中埋有金头等等,这些纯属民间传说故事,不可当真。 注:此文刊于2021年溧水文联《秦淮源》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