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转发说明:2021年12月22日区地方文化协会一行人走访邰村时,我与久闻大名的现已退休的云鹤中学老校长曹孚耘相遇,当时就请曹校长有空将力作分享给咱114网站的网友们,曹校长经过前期调研走访、查阅大量史料,新近完成《红色旅游乡村里佳山》,尤其文中提及的与日寇激战---“塘马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政治委员廖海涛,钟国楚等将领亲自参加在溧水里佳山后井举行的追悼大会场景,读来更让人深感里佳山的红色底蕴浓厚呀。经作者同意,现特转发如下,曹校长图文并茂的文章一定会使您受益匪浅的。谢谢您的浏览关注。 转发者 健康快乐 2022年4月1日
红色旅游乡村里佳山 曹孚耘
2021年溧水区委、区政府综合白马镇红色李巷教育基地的拓展建设,对里佳山进行全面拓建。区产业集团精心谋划、统筹资源,将红色主题和红色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挖掘和提升红色文化内涵,再现当年新四军指战员抗日精神,和当地群众的浓浓“鱼水情”。不仅如此,还着力构建红色物件,挖掘红色故事,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激励党员干部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而且要通过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丰富李巷片区的红色资源和教育内容,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业,令广大党员群众和游客从中悟见初心。
一、里佳山地理环境 里佳山村地处晶桥镇枫香岭社区东,白马镇李巷村西,村南有枫石线观光大道,连接省道“246”。里佳山四面有山,北靠观山,主峰海拔192米。山势陡峭险峻,怪石嶙峋,遥望螺痕叠翠,向有“观峰耸翠”之名。山巅有池,四季不涸,古称“邑之灵境也”。里佳山王氏谱记:“东西有包家,大眉、马头等山。包家山脉承方山,一折之后就是观垄山,又从观垄山右面延伸出两条山脉,蜿蜒奔腾,形成小龙离开祖龙回头望祖的形状,到里佳山村落才山脉凝聚,灵气荟萃。大眉、马头两山左右环绕,枕背、土背两山耸立于南,整齐排列的青山,似在守护着村落。而方源、曲涧两河在村落环绕如同玉带,田野的房屋像衣襟分散于两旁,坐北朝南而居住。”由此可见,古代的里佳山环境很美!解放前后,观山之水,流淌不止,由北向南穿村入河。积年累月,形成渠道,把村分为东西两块。
二、里佳山人文历史
里佳山是村名,而不是山名,因里佳山宅屋依山而建,先辈们以为里(五户为邻,五邻为里)“厚德仁爱为佳,而仁者乐山”,故将村定名为里佳山。至清朝末年,该村主要由陈、赵、王三大家族组成。 据《陈氏家谱》载,明弘治年间(1486—1505),陈氏石屋公由还步港带妻携子举家徙居里佳山,拓基建业,后昂公次子陈譿,字睿之,也从环步港徙居里佳山。经数十年的生息繁衍,陈氏家族兴旺发达,富甲一方,建豪院、筑花园(称李园),挖鱼池引水入庭,后又移址距离里佳山20里外的仙坛乡重建白石观并及金井。其子陈凤山,字梅岗,嘉靖年间(1521—1565)曾任江西临江府新喻县县丞等职,后解绶归田,落居白石观,承其父业,于仙坛乡(今晶桥镇孔家社区白石观村西)营造“梅岗别墅”。时为仙坛乡胜景,引来无数名流、文人墨客前来观光旅游。 继而,赵氏由仙坛乡鹤山(今云鹤山村)赵氏大房之后裔,于清朝初年落居该地,经多年发展也成为旺族,名人辈出。清末赵顺绣,庠名汝霖,号云卿,自幼聪慧好学,读圣贤书,虫囊雪案,工文辞,身游泮水,称醇儒焉。积善余庆,留福后裔,他重修神树岭庙、观音庙,山神像魏然,观音像辉煌。他倡议修宗谱,曾作《殷孺人赞》、《心宽公传》《兄顺招公传》等14篇,还在光绪十八年(1892)为《马氏宗谱》作序,可见其文笔功底之深,很受人尊重。赵松泉是赵顺绣的曾孙,台湾著名画家,他好学,专攻绘画,享誉东南亚。 王氏先祖为避兵燹之灾,由山西太原迁居溧阳、溧水等地,后孟八公携兄弟叔侄于清朝中期由溧阳境内宋庄徙居于此。经数十年的辛勤耕耘,生息繁衍,王家人丁兴旺,出现殷富之家,始建王家祠堂,聚族祭祀先祖,教育后裔子孙。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沈、刘、费等氏逃荒避难或帮工,先后从河南、安徽等地到此定居,村规模逐渐变大,将村分为东、西、后三堡,各堡建土地庙一座,东有观音庵,同治八年(1869)建;西有土地庵、总官庙,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里佳山村民继承弘扬了先祖们以团结勤劳为美,以厚德仁爱为佳的优良传统,先后组建了里佳山马灯队、唱春队等,民族文化在此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三、里佳山革命历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处于危难之中,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以民族大业为己任,建立抗日根据地,领导组织广大人民开展抗日活动。1938年6月初,粟裕率部一路经溧水新桥到了里佳山侦查地形、张贴标语,召开群众大会,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与新四军一道抗日救国,同月,傅秋涛等新四军领导率第一支队进驻里佳山、李巷等自然村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教育发动群众,建立军民“鱼水”关系,获得了广大民众对新四军的拥护与爱戴。同年,在里佳山、李巷等村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关系密切友好,抗日形势大好。 1941年11月28日,溧阳塘马战斗结束,29日晚,十六旅旅部和中共苏皖区委机关转移到里佳山、李巷地区与四十六团会合。新四军十六旅军工部和被服制鞋厂也随部转移到里佳山,分别设于赵家祠堂和王家祠堂。12月初,在里佳山后井(村后有井一口,村民称此地为后井),召开了在塘马战斗中,为掩护旅部及党政机关1000余人转移后,陷入日军重围而壮烈牺牲的第六师参谋长兼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政治委员廖海涛追悼大会,钟国楚、王直、王胜等领导参加了追悼大会。 1942年元月间,新四军六师师长兼团政委谭震林到里佳山整顿十六旅,日、伪军到里佳山“扫荡”,谭师长率旅部机关人员转移到云鹤山,又遭到敌人围攻,展开了云鹤山战斗,谭师长指挥旅部机关人员又安全地回到里佳山,继续对十六旅部进行了思想和组织整顿,此后,十六旅成了坚持苏南抗敌斗争的主力。1942年7月9日,国民党顽军新七师,出动2000余兵力,向新四军十六旅旅部驻地里佳山进攻,掀起了里佳山反顽战斗—铜山夜袭战。新四军英勇善战,两战歼灭顽军200余人,巩固了里佳山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牺牲10多人,被地下党员和小组队队员安葬在里佳山村西的靑连山。 1943年1月13日,新四军第一师二旅在王必成率领下,从苏中渡江南下与驻守在里佳山十六旅会师。2月5日,二旅与十六旅在里佳山赵氏祠堂召开了会师干部大会,新编十六旅成立,军民抗日气势高涨。 1943年2月,抗大九分校抵达溧水甘戴村与新四军第十六旅教导大队合并,军事上由十六旅统一指挥,整编为3个大队和一个党训队。党训队,由苏中党校学员师直属机关和十六旅营以上干部组成,队部设在里佳山,队长由十六旅旅部首长兼任。同年4月15日,苏南反顽战役结束后,新四军十六旅旅部撤离里佳山。1943年10月中旬,日伪军抢占了新桥,并在新桥东南的仙杏山顶建立据点,十六旅政委江渭清和所属部队重返里佳山一带,同月22日下午,从里佳山村民中挑选了费代竹、丁正春、邢必胜等人,组成救护担架队,当日傍晚,新四军发起了“新桥战斗”,歼灭日、伪军20多人。新四军牺牲5名,也被安葬在靑连山。 1938年6月至1945年10月,新四军在里佳山几进几出,时间随着抗敌斗争的需要,有长有短。进驻时,旅部均设在赵重汉家,旅部首长分居于赵重汉和赵重麒两家。十六旅新编后,王必成、钟国楚、江渭清分居在赵重汉、赵重麒、王先福三家。其他指战员分居在赵恭发、王志乾、王志友、王先福、王志洪、王志成等村民家。旅部卫生所驻王志鹏家、通讯班驻赵友文家、侦察班驻费代全家。
四、里佳山红革命纪念地 里佳山烈士纪念碑 里佳山“死难烈士万岁”纪念碑,位于溧水区晶桥镇枫香岭社区里佳山村西青连山。抗战时期,里佳山是抗日敌后根据地,是新四军十六旅旅部驻地。1942年7月9日—10日“里佳山反顽战斗—铜山夜袭战斗”和1943年10月22日“新桥战斗”中,有10多名新四军指战员英勇牺牲后被安葬在这里。1972年底,为褒扬死难烈士,教育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云鹤公社自筹资金,里佳山群众出义工,在此建造了里佳山烈士纪念碑。1981年政府出资重建,从芝山地界移入一位新四军烈士遗骸。2013年修缮,并扩大其规模,形成现在的里佳山烈士纪念碑陵园。面积500平方米,烈士墓面积200平方米,纪念碑底长2.76米,宽2.07米,高1米,身长1.7米,宽1.03米,高14米,加顶0.5米,总高度15.5米。碑正面书写“死难烈士万岁”6个浮雕大字,字的上端镶嵌着红色五角星徽,纪念碑后面有7座水泥墓,埋葬着革命烈士的遗骸。其中大墓居中,直径2米,高1.5米;小墓6座,分立于东西两旁,直径1.5米,高1米。周围松青柏翠,庄严肃穆。
2002年县民政局和晶桥镇共同出资再次修建,成为溧水区青少年和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是国家级保护单位。2021年,打造里佳山红色教育基地时,溧水区出资再次修缮一新。 里佳山赵氏祠堂
里佳山赵氏祠堂位于村西,旧有3间两轩,建于清初。1936年前设私塾学堂,1936年9月,国民政府在此创建保国民小学。1941年,复改为私塾学堂。1941年11月29日,溧阳塘马战斗后,新四军十六旅部移驻里佳山、李巷、云鹤山等地区,新四军军械修配厂也迁移到里佳山赵氏祠堂,取名为“新四军第十六旅军工部”。内设铸造、铣工、火药雷汞加工、导火索加工、手榴弹组装、枪械修配和仓库等10个场所,人员有30多。1943年1月13日,新四军第一师二旅在王必成率领下,从苏中渡江南下,到达溧水白马的李巷、新桥的枫香岭、里佳山一带,与第六师十六旅会师,2月5日,二旅与十六旅在里佳山赵氏祠堂召开了会师干部大会,新编十六旅在此成立。1943年4月15日,苏南反顽战役结束后,第十六旅军工部也随军转移,撤出里佳山。解放后赵家祠堂被生产队所用,一度设为农副加工厂,1966年被毁。2021年,溧水区政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新四军的革命精神,出重资重建赵家祠堂,并拓其规模为五间三进,总建筑面积约553平方米(其中一层约417平方米、二层约136平方米),一层主要是新四军军械纪念馆,二层局部是祠堂祭奠空间,为后期打造完善里佳山红色旅游展馆、红色研学打下了基础。
里佳山王氏祠堂 王氏祠堂位于里佳山村东北,清朝中期王氏卜居该地后,清末起建三间两轩。1941年11月29日塘马战斗后,新四军十六旅从溧阳塘马村移驻李巷、里佳山、云鹤山等地区,新四军被服制鞋厂也随之迁入里佳山王氏祠堂,取名为新四军第十六旅被服制鞋厂。内设染布、晾晒、裁剪、打版、缝纫、帽子、臂章、鞋子子弹袋、手榴弹袋、绑腿和仓库10多个生产区。在里佳山及周边村庄招募妇女进行生产,最多时达30余人。1943年4月15日,苏南反顽战役结束后,被服制鞋厂设备、材料转移到观山庙、小官塘曾传亮家等处,后分批转送到李巷。1944年9月 ,溧高抗日民主政府在此设抗日民主小学,翌年10月停办,时达1年多。1966年王家祠堂被毁,1999年里佳山王氏家族自筹资金复建,规不及当年。2021年王家祠堂由溧水区政府出资再次拆建,扩大规模,增加二层,总建筑面积约349平方米(其中一层约251平方米,二层约98平方米)。一层设新四军被服制鞋厂纪念馆、存放独轮推车、纺纱机、缝纫机等革命年代的生产、生活老物件以及商铺;二层局部是祠堂祭祀空间。
里佳山戎马间 里佳山戎马间位于村北,此地初为陈氏花园(古称李园),新中国成立后改造为里佳山小学,2021年拆原有旧房,保留古朴一棵,新建楼房,总建筑面积2141.7平方米,其中一层约1472平方米,二层约559平方米,阁楼层约110平方米,设客房15间。主要空间有粟裕等高级将领的生平介绍和他们在江南领导抗日斗争资料展览区,研学空间、餐厅、办公、会议、民宿和管理用房等,同时能接待30多人的会议、餐饮和研学活动。步入戎马间,即能见到百年古朴枝繁叶茂,形若撑开的巨伞。树干粗壮,树根盘结,凸露地面,树南绿草如茵。沿着廊道巡视,新四军将领生平事迹内容丰富;会议、研学空间宽敞明亮;餐厅整洁先进;办公室舒适美观;客房干净,生活设施齐全,摆设有序,整个院内处处充满着现代气息。
五、里佳山旅游观光区 蓝渠片区 “蓝渠”位于村中间,原来就是村中一条过水沟,因观山之水经村南流而自然形成。多年来村民为用水方便,不断清淤拓宽加深,形成一条较为宽长的水渠,从北向南,水流不止。2006年3月,里佳山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星级示范村创建村,当年对水渠进行整治,清淤砌挡土墙,中间筑坝拦水,两边栽花植树,取名为“蓝渠”。2017年,里佳山创建二星级示范村,2019年创美丽乡村,“蓝渠”两侧环境绿化再次得到提升。2021年,溧水区委、区政府综合红色李巷教育基地的拓展建设,再次对里佳山进行全面拓建。从西沿着板石大道,拐北进村是一条长约300米的磈石板块铺成的大道直通村北,左侧就是长约310米,宽约3米的“蓝渠”,碧水长流,由北向南流入枫香岭河。两侧有花有草,木结构仿古建筑有拱桥、长廊、凉亭、商铺、民宿等,总建筑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既展现了古代建筑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水乡山村的风味。
赵松泉书画展览馆及文化活动中心
赵松泉书画展览馆及文化活动中心位于“蓝渠”东侧,总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分设赵松泉书画展览室、书斋、图书馆、老年书法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妇女儿童活动室、多功能厅等,房屋设计先进,宽亮美观,目前正在筹划完善中,尚未投入使用。
竹背水库片区
竹背水库片区位于村北,2021年全面拓建里佳山,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未被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而笔者以为该区域地处观山脚下,东望岗有溧水东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西望岗有“归农居”,中间是竹背水库,两山含一水,自然环境秀丽,值得与大家分享。 溧水东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竹背水库东侧,2010年创立。出里佳山戎马间向北,沿着观光大道行300米即达,此地佳木郁郁葱茏,花香四溢。若能沿着山道蹬上观山顶峰,就会“一览众山小”,赞叹“江山如此多娇”!2011年该公司被列入省级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晶桥镇里佳山苗木基地项目。目前该公司占地面积500多亩,是一处集苗木、花卉、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苗木,兼营花卉,水产等产品。 竹背水库,建于1971年,有资料显示,总面积30多亩。灌溉南田200余亩。该水库汇观山之泉,清澈甘甜。其中有亭有舟,周围林果茶园连片,是游山玩水垂钓者的好去处。 “归农”是台湾著名花鸟画家赵松泉的字,“归农居”是他回归大陆后的私人家园,2011年建,2012年入住。家园呈长方形,占地约10亩。2012年6月,赵松泉先生在家乡溧水仙逝,其子赵恭一从台湾回到里佳山守护经营至今。 推开钢管制作的大门,一片苍翠挺拔的竹林中,刻有“归农居”三字的石柱,即展现在眼前。由此分开东西两条水泥大道,分别将主人引入住宅区和园林休闲区,道路两旁花木成行,香气扑鼻。沿着东路,向前行走10几步,赵松泉先生的铜像被大理石石座高高托起,周围松柏翠绿,草木长青,他面带笑容,温和慈祥。铜像右侧,有数十块怪石隆起,形若山体。南面有小桥池水,往南越过拱形木桥,即达大理石构建的6柱4角凉亭。凉亭四周佳木繁多,这里是主人晨练、休息纳凉之场所。由原路返回见有10余米的长廊,直通住宅楼房,廊体被绿色植物覆盖着,其中有吊床、吊椅等。转身沿着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往前走就能见到竹背水库和观山主峰,湖光山色,令人陶醉。观光房、娱乐间有序排列,花草簇拥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这是主人休闲娱乐区,绕过休闲娱乐区,曲径通幽是后园,其中有成片高大粗壮的松树林和有机水果树桃李等,也是主人进行家庭养殖、蔬菜种植之场地。转身西行经过主人红瓦白墙的二层楼房,就回到西路,立于此处,满目松竹和农家茶园。沿着西路由北朝南回到大门,出门是停车场,柏油路东西贯通,四周树木茂密,也是主人精心种植培育的。“归农居”虽为私家家园,也为里佳山优美的环境增添了色彩。 里佳山人民在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人文历史,尤其在抗战时期,人文精神得到了充分地展现,为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队村委一直以里佳山为名,是一个在溧水境内很有影响的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是晶桥镇起步最早的山村。2021年全面拓建里佳山,又在原有水泥路的基础上重建环村柏油路3000多米,巷道柏油、板砖路面通户,对村内楼房进行立面外墙统一装修,院门统一仿古重建,全面净化、美化人居环境,构建了一个完美的具有特色的江南水乡村落,提升了居民的满意感和幸福感,促进了乡村振兴。里佳山能有现在这样优美的环境,凝聚了很多区、镇、社区领导以及设计施工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希望里佳山村民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继续弘扬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人文精神,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环境更加丰富多彩,人居环境更加完美,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
2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