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2-4-17 07:47 编辑
鲁国堂《益阳曾氏八房二修通谱》
2022年4月16日上午,区地方文化协会顾问吴大林、傅章伟及会员周树生、吴建溧在陈维银先生联系安排下,来到东屏街道王家山,与鲁国堂《曾氏通谱》收藏保管人72岁的曾昭喜先生相会交流。
鲁国堂《曾氏通谱》是湖南益阳所修的一部通谱。从曾先生介绍中获知:1864年(同治三年)7月,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天京(今南京)。此时,益阳的曾氏因与欧氏争水,产生矛盾。曾国藩要曾氏一族到南京来,有文化的让他们当官,没文化的安排田产。曾昭喜先生祖上的一支没有文化,于是曾国藩在溧水划了一千多亩地,安排他们耕种,所以他们就在溧水定居下来。
2004年湖南益阳曾氏宗亲来溧水了解曾氏分布情况,通过察看本支曾氏宗亲残存的谱头内容与益阳族人所带来的宗谱对照完全相符,这样就与益阳的宗亲建立了联系。2006年曾昭喜又专程赴益阳参加了曾氏宗亲大会,同年编修了鲁国堂《益阳曾氏八房二修通谱》,共四册,溧水曾氏宗亲的材料被收入其中。曾昭喜先生收藏了一部。后曾先生又收藏一本2020编修的《武城堂.曾氏通谱》。
此图由周树生老师提供
根据历史分析,第一,他们到溧水是太平天国战争之后。第二,他们是湖南人,移民到溧水。可以初步推定,这支曾氏很可能是湘军的下级士兵,曾国藩将湘军解散之后,这些人在打仗中发了财,不肯回老家,于是在溧水东屏一带添置田地,定居于此。现在主要分布在东屏的徐溪双泥塘一带。
此图由周树生老师提供
曾昭喜先生是位小学教师,后因从事苗木发家致富,是东屏一带家喻户晓的人物。从他待人接物及举止言谈中,也充分体现了客民们淳朴的情感,真诚友爱,亲切自然。曾氏优良的家规古训也影响一代又一代曾氏宗亲。因此,其家族兴旺、事业有成就有了自然答案。 (图文:溧水区地方文化协会 吴建溧。审稿:吴大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