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2-5-16 07:37 编辑
客民柏林堂《罗氏宗谱》
前面我已介绍过《滕氏宗谱》资料的征集过程(参见:https://www.ls114.cn/forum.php?m ... =571768&pid=5907121),其中说道:我在学生群中链接区地方文化协会征集家谱信息时,收到一些学生的回复,今天介绍的是学生罗名全获悉后所提供的两套柏林堂《罗氏宗谱》。5月3日上午我到罗名全家中借阅了12卷家谱(主要是谱首卷、诰封及溧水罗氏世系卷),因其它事情耽搁,直到5 月11日才送到吴大林老师手中供他研读,第二天吴大林老师即拟写完成专业研究文章初稿。吴大林老师作为一名资深文史研究者,敏锐地发现该谱中应有“客民下江南”历史记载。大家知道我国历史上曾有四次大迁徙,即“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以及“下江南”。而与前三者相比,有关“下江南”的研究文章相对更少。为更全面反映罗氏宗亲下江南的全貌,吴老约我要去查阅《罗氏宗谱》中其它世系卷,于是第三天(5 月13日)下午我俩又专程来到罗名全先生家中查找到了宗谱中记载罗氏宗亲迁徙到江宁、句容、溧阳、广德、溧水的世系资料。
此图由宋震昊教授绘制,特致谢!
为了核对理清相关史料,吴大林老师又安排胡宸先生和我于5 月14日上午再次来到罗名全家中核查全谱事宜,吴老又对所撰写的论文进行了补充完善。我想后期吴大林老师一定会有研究“客民下江南”专业论文与大家分享的。
吴大林先生签名赠书给罗名全先生合影留念
溧水罗氏宗亲现保管的宗谱:一套是《罗氏续修宗谱》,民国廿二年(1933)木活字本。文杰爕臣、滋实秋丞监修。卷之首,正文三十三卷,加卷之末二卷,共三十六卷。现存卷之首三册,有序、诰封、凡例、墓域考、传、记、老谱名目等。经罗芳朝先生精心保护,现仍保存有二十三卷。另一套是《罗氏续修宗谱》1994年木活字本。总编楚珩,有卷首、世系等共六十二卷,保存完整。这两部宗谱均为是湖北新洲钓鱼台罗氏所修。
客民罗氏一族大致迁徙过程:明代永乐二年,罗氏从江西余干县迁湖北麻城,后转徙黄冈县邾城(今新洲官田坂)。三世祖天麟公转徙至西冯乡卜居钓鱼台。钓鱼台罗氏自此得名。据《罗氏续修宗谱》五十一卷,千枝公的长子载乾公(第十六世)迁光山县罗家畈。从第十五世就陆续开始有人下江南了。
溧水东屏罗氏宗亲是从河南光山县草鞋店罗家湾迁徙而来,其溧水罗氏始迁祖就是十五世千桂公(即罗名全的高祖父),千桂公是十四世启俊的第五子,千桂公生于清道光癸巳年(公元1833年)、卒于清光绪丁酉年(公元1897年),太平天国(1864年)失败后,罗千桂正三十多岁,他随南来垦荒的人群来到溧水县小东门外徐溪桥平浪王庙南里村落户居住,成为溧水罗氏始祖。
首先要向保存留下的1933年续修的柏林堂《罗氏宗谱》廿三卷的第十八世罗芳朝先生(罗名全父亲)致敬,尽管罗芳朝先生已仙逝多年,我想他在天堂可以安息了——因为他亲手保管收藏留下来的较为完整的这套老谱,为祖籍地来人续修1994年家谱时提供了原始依据,从而也让溧水罗氏宗亲们再次续上宗谱。更为如今区地方文化协会进一步从罗氏家谱中整理弥补方志不足,提供了可贵的史料依据。
听罗名全先生讲述其父亲在文革中保护家谱一事,至今让我们敬佩不已。大家皆知文化大革命中,其中收缴宗谱进行焚毁是那场运动中极其狂热的行为,而当时众多人还觉得那是非常正确的行动。因而众多姓氏宗谱也遭到毁灭性命运,至今让不少姓氏宗亲难以寻根问祖、更难续上宗谱。而当初不少家谱保管人则是冒着风险收藏好家谱的。居住在东屏老家(当时地名为东屏公社徐溪大队南里村,现在地名已更名为东屏街道屏溪社区)的罗芳朝先生就是采用将家谱卷好放进竹筒中,再封好将其藏到了用土坯垒砌而成的自家房屋空斗墙的孔洞中,得以幸存保护下来。尤其在那文革时代,为防止家谱霉变腐朽,每年的六月初六,罗芳朝先生都按宗谱保管要求,偷偷地取出来并且很隐蔽地将家谱晾晒。还有过去老家谱基本都是用纸芯装订的,难免会散落,罗芳朝先生就用细线重新装订,以防弄乱、遗失。他对祖宗的敬仰、对宗谱的呵护都细化在他的每一件小事上,也让其子罗名全耳濡目染、印象深刻。罗芳朝先生机智保藏家谱功不可没呀!
祖籍地罗氏宗亲们续修的民国廿二年(1933年)宗谱及1994年再修家谱均记载了溧水罗氏客民这一支宗亲。据溧水罗氏老一辈口耳相传,两次续谱均是祖籍地宗亲来溧水收集资料而完成续谱事宜的。民国廿二年续修时,是河南光山那边根据他们那边的族谱记载来人到这边统计的后裔情况的。1994年第三次续修宗谱是湖北新洲县钓鱼台罗氏组委会派四人凭当地派出所证明来统计后裔资料的。 罗氏一直口口相传,说是八兄弟下江南。通过查阅《罗氏宗谱》发现谱首卷目录中明确记载其族人迁徙到句容、江宁、溧阳、江宁、溧水、广德等县。经胡宸先生帮助查看全谱,初步查到以下结果: 迁到溧水的有: 15世千桂公迁徙到溧水县小东门外徐溪桥平浪王庙南里村。 15世千用公(千桂公之弟)先迁徙到溧阳县西门外山了桥,葬官山卡,其夫人杨氏后携三子“转迁溧水县南里村”。 迁到江宁的有: 15世千元公之子载周迁南京江宁县中槐前村。 迁到句容的有: 15世千里公长子载宽的长子以福迁句容天王寺北村。 迁到溧阳的有: 15世千桂公的四哥千田公,葬溧阳三了桥湾游冲黄泥。 千田公长子载仁迁溧阳县南三里井西店村。 15世千荣公之子载信的第二子以志迁溧阳县上沛埠山了桥,葬官山卡。 15世千发公第二子载万,葬溧阳北埂南郑家湾。 迁到广德的有: 15世千钰公葬广德州大北乡路西保祝葛村下首。 千钰公长子载杨迁安徽广德州东街迎春桥大北乡路西保祝葛村首。 迁江南的有: 15世千熹公”迁江南“。 这部家谱记载了河南信阳人在清代同光年间下江南的历史;展现出了河南信阳人“一担箩筐下江南”的历史画卷,是研究客民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
溧水罗氏宗亲原来主要分布在原东屏乡徐溪大队南里村、徐溪桥村、钱家边村及梁山大队梁山岗村和原城郊乡十里牌门神岗村共五个村,约有300余人,其中千桂公的后裔约占一半。以上五村在2013年至2017年先后拆迁,现在绝大部分安置在东屏街道屏溪社区屏溪佳苑、少部分安置在方便社区屏湖佳苑。 溧水《罗氏宗谱》现由罗氏宗亲轮流保管收藏,他们采用五、六户人家组成一个班,负责这一年的宗谱保管责任、清明扫墓、六月初六晒谱及冬至祭祖吃宗酒活动。费用年初先按人头摊派,年终结算,所欠的经费由当班的五、六户人家共同承担解决。这种轮流当家作主的制度,增强了参与者的责任感,提升了家族的凝聚力。罗名全先生见到谱箱因较年代久远而有破损现象,就个人出资1600元定制了两个不锈钢带滚轮的谱箱来存放八十多卷新老宗谱,这也便于宗亲轮流保管时的转运。罗名全父子俩代人都为妥善保管《罗氏宗谱》做出了贡献!
(图文:溧水区地方文化协会理事 吴建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