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2-6-14 07:19 编辑
再访谢氏宗祠
6月11日上午,区地方文化协会顾问吴大林、傅章伟及会员周树生、吴建溧一行四人再次来到艾园谢氏宗祠。或许很多看客有所疑惑:你们不是刚去过谢氏宗祠看过家谱嘛!怎么又再去走访?其实各位有所不知,这次再去是因为我们上次查阅拍摄的新修《谢氏宗谱》时,吴大林、傅章伟两位文史老师看到所拍的新修谱中,发现缺少有关溧水本地谢文运进士的记载,希望能看到老谱再从中查找一下相关史料。于是,5 月31日我就及时与谢嗣权老师联系,他当即联系好民国七年所修《谢氏宗谱》保管人谢以深先生,谢以深先生为了我们看谱方便,将宗谱送到了族长谢嗣友家中。我们相互约定6月11日上午到谢氏宗祠看老谱。
事情是这样的,在《谢氏宗谱》中发现了谢氏出了个诗人,名叫谢远村。溧水儒学的教官(即广文)陶应鲲撰写了《远村先生传》: 远村先生传 先生讳树,字廷伯,号远村。生而颖异,既弱冠,即不事时艺,浮云富贵,以诗酒自豪。其集唐五七律各百二十首,手稿数百有奇。举凡名公巨卿、文人学士,读先生之诗,莫不谓李白复生,杜甫再世。以是名驰海内,迄今称道不衰焉。 先生之山居也,手植奇葩异卉,引流凿池,每遇月夕花朝,一觞一咏,期于畅叙幽情,里中化之,即樵夫牧竖,亦酣歌高唱,雅意推敲,非先生之高致足以转移乎?流俗胡能至此? 游其里者,第览绿柳迎人,苍松绕屋,叠石危山,断岸千尺,一切逸志清风,咸为达人开其生面也。先生之诗才高品,固足昭垂邑志,慈于家乘中,聊为志其梗概云。 这位谢远村,在《乾隆溧水县志》中有传:谢远村,名树。家近琛山(注:傅章伟老师解读谢远村为石湫辽园村——即今谢家村人),茅屋数椽,萧然自得。好读书,不屑屑于举子业。作诗绝工雅,而集唐为最著。尝曰,“一卷唐诗三杯浊酒,吾将终身焉。”年逾六旬,无病而殁。后有人自枞阳来,见远村在宿松道上听秋声,人咸疑其仙去云。 为了研究谢远村,吴大林老师想起去年和宋震昊教授整理的《金陵诗征》一书中有关溧水诗人的资料。果然也收有谢远村的诗,共有清秋杂咏、枕上、舟过鸠兹、偶投同心、浔阳夜泊、独步、喜张六师儒、张八德公见过(集唐)、过白门旧居(集唐)等九首。谢远村条注曰: 谢树,字庭伯,一字远村,溧水人。有《梦草亭稿》《集唐诗》。远村弟文运,字质夫,宰资阳,又弟次公、姪吉人。 这样,意外地发现溧水清初进士谢文运是谢远村之弟,也是柘塘爱敬堂谢氏族人(注:石湫辽园村与柘塘艾园村是合修爱敬堂《谢氏宗谱》的)。
谢文运是何许人也?请看《光绪溧水县志》卷九选举志科目表一栏中的记载:“谢文运丁未。缪彤榜。四川资阳县知县。有传。”仅有17个字。在卷十一人物志上乡宦一节中有稍微详细的记载:“谢文运,字质夫。康熙丁未进士,才华淹博,练达事务。授四川资阳县令,时兵燹之后,岩疆孔道百计难支。初谒中丞杭公,即嘱曰:‘资阳冲衢烦剧,羽檄为先,倘不胜任,白简不汝宽也!’莅任未期年,驿治民安,再谒中丞,为设酒劳之。及解组归,襆被萧条,民思遗爱焉。”---简要释义:谢文运,康熙丁未年进士,才华横溢、知识渊博,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能力出众。上任资阳县令期间,所辖地区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当谢文运县令再次拜见中丞杭公时,中丞大人设宴款待慰问,也为上任之前所担心的资阳难以管理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而感欣慰。当任期完毕复命离别时,就用包袱裹束简单衣被,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民众思念爱戴谢文运,是个好官清官。其实谢文远县令在县志上也曾留下过不少笔墨,如康熙溧水县志中就有:《重建中山圣母庙记》、《重建永昌桥碑记》、《题张义民》、《重修溧水县石城记》等等大作,还参与过编修县志。
也正由此,吴大林、傅章伟两位老师更想在老谱中能查找到谢文运的家谱所记载的背景史料。由于这套老谱在文革中不幸被毁仅保存有后八卷,因此谱头卷所记载的重要资料内容,还是无法找到(谢氏宗亲在2008年续修家谱时也几乎找遍了所有原先领谱的谢氏族人各自保留的谢氏村落,杳无音讯)。因而我们这次查阅谢文运的家谱资料也是无功而返。但我们仍抱有很大的期望:毕竟1918年续修的《谢氏宗谱》当年有14位领谱人,等待机缘巧合,或许有一天谱头就能再现......也希望看到此信息的谢氏族人共同寻找老谱卷首!为谢氏家族争光、为溧水地方文史增添有力的史料依据!
原碑题字为“世德相承”,该碑断裂两节,另一节下落不明。
吴大林老师还将自己所编著《溧水家谱见闻录》签名分别赠送给了谢嗣友、谢嗣权俩位先生作纪念。在谢嗣权、谢勇两位先生陪同下,吴大林老师还专门到艾园原两座牌坊旧址考察,此地距谢氏宗祠东侧约250米左右,据县志及家谱记载,其中一座是孝子坊,表彰孝子谢之庶。另一座牌坊,是贞节坊,表彰节妇陈氏。听谢嗣权老师介绍:两座牌坊是在1965年卫生乡村建设中被拆除,构建材料被移作它用。而原牌坊上镶嵌的“圣旨”石质构件被文物贩子弄走了,甚是可惜......
家谱中有县令袁枚题写的“国俊耆英”记载。
虽然查找谢文运县令的资料,暂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但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谢氏宗亲的热情好客,谢嗣权老师平时常驻南京市区,特地周六一早乘地铁赶到谢氏宗祠,见面后下午就又赶回南京了。族长谢嗣友因工作繁忙,特别安排谢勇先生将老谱请到谢氏宗祠,中午和谢以根先生又专门赶来与我们相见。谢英枝原艾园村老书记始终陪同我们左右。
再次感谢谢嗣权、谢嗣友、谢英枝、谢以深、谢勇、谢以根等谢氏宗亲!
(图文:溧水区地方文化协会理事 吴建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