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乡村医生是广大村民的健康守护人,承担着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照护责任和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在洪蓝街道傅家边社区,村医曹水珍28年如一日,竭诚为村民防病治病,为群众守好守牢健康防线,用青春与热血书写着一名乡村医生的朴实人生。 行医基层 甘为百姓“守护者” 今年49岁的曹水珍是晶桥镇水晶村人,从小在爷爷的熏陶下,梦想长大后也像爷爷一样做一名乡村医生,为百姓救死扶伤。经过不懈努力,1991年,曹水珍如愿考上溧水卫校,毕业后分配到洪蓝街道傅家边社区卫生室工作。两间破旧的房间,地面泥土凹凸不平,两条木凳拼接的病床……来到卫生室的第一天,曹水珍并没有被眼前的工作环境吓退,相反她铁了心留下来,扑下身子为村民服务。 傅家边社区卫生室只有两名医生,曹水珍问诊、护理、会计等工作一肩挑,十分辛苦,但她从不怨言。村民到卫生室看病,曹水珍总是竭尽所能关心照顾,尽力让村民在家门口看病更方便、更省心、更省钱。面对村民的出诊需求,曹水珍也是有喊必到、有求必应。一个寒冬夜,村里一对夫妇急促联系曹水珍,孩子生病出现惊厥,情况十分危急。曹水珍立马背上出诊箱上门,为孩子实施针灸,经过舒张刺激十几秒后,孩子终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体温也渐渐恢复了正常。“救治患者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换其他医生,也会这么做的。”曹水珍说。 疫情期间,由于公交车停运,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买药非常不方便,曹水珍向上级领导提交了为患者送药上门的申请。为了患者能及时拿到药物,她24小时保持手机待机,接到电话后,一个个记录下来,再一次次地在电脑上核对以往所服药品,一趟趟地奔波在医院和患者家中。 今年93岁的丛淑娥是南京的离休干部,2019年住进傅家边社区森湖溪谷,子女一直不放心二老的身体,便与曹水珍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在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发生前出去旅游,疫情发生后,社区家庭医生曹水珍开着自己的车,将我母亲送到核酸检测点做核酸检测,我们很感动。”丛淑娥的子女在人民网书记信箱留言,由衷感谢曹水珍在疫情期间的贴心服务。 努力学习 争当业务“排头兵” 作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还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在完成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曹水珍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学习新知识,专心钻研业务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医疗水平。 在门诊室里,曹水珍用便利贴写上各种医学知识,贴在墙上、办公桌等显眼位置,方便自己时常看见加强记忆。在区卫健委、镇卫生院举办的各种培训中,曹水珍多次获得优秀荣誉证书。2006年,曹水珍顺利考入江苏健康职业学院进修,并于2010年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时隔10年后,我想继续考中医执业医师资格,每天凌晨三点左右起来看书,晚上哄完孩子睡觉后看书,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获取这个资格证书。”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曹水珍一次性通过考试,成功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证。“拿到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以后,就想发挥自己的特长,用针灸、拔罐这些中医技术,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为他们解除病痛。”曹水珍表示。 勇担使命 当好先锋模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曹水珍始终发扬“舍家忘我、奉献担当”的精神,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2020年1月,湖北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随着疫情的不断升级,农历正月初二,正是阖家欢乐的日子,曹水珍主动要求去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参与高速公路的卡口值班。家中六岁的女儿问妈妈能不能多陪陪她,她这样回答:“妈妈是党员,防控疫情责无旁贷,岗位就是我的战位。”看着女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默默裹着夜色去高速出口值班。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样的场景,在曹水珍身上发生并不是第一次。2003年,在全国抗击“非典型肺炎”,曹水珍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各自然村的消毒以及对外地归来人员的观察,每天除了为他们测体温、消毒房间外,还要宣传“非典型肺炎”的相关知识。在防治非典工作的近两个月时间里,曹水珍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孩子经常问外婆“妈妈去哪儿了,非常想念妈妈。”曹水珍却义无反顾,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 先进党员、区“十佳医生”、中国社区卫生协会抗疫突出贡献奖……曹水珍获得了许多荣誉,她表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自己还要继续扎根基层,履行作为医生的神圣职责。 融媒体记者 向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