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终于来了,这下水稻有救了!”晶桥镇水务站站长于明看着从和凤镇沙岗村群英圩“借”来的水源,汩汩流入晶桥镇云鹤支河,心里乐开了花。
入夏以来,我区气温持续升高,但降雨偏少,部分河流水位持续偏低,而眼下正是秋粮生长的关键期,用水量大,农业生产旱情日趋严峻,需及时抽水灌溉保障农田生产。晶桥镇邰村、仙坛村、枫香岭村2万多亩水稻,平时都靠云鹤支河的水灌溉,如今云鹤支河也没水了,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借水!和凤镇沙岗村靠着石臼湖,水资源丰富,境内的新桥河恰好和云鹤支河交汇,是个很好的“借水点”。
于明多方勘察后,决定在“借水点”处架设临时泵站,将新桥河的水翻到云鹤支河。
找到水源,水务站迅速准备4台25kw的大型水泵。又一道难题摆在面前:万事俱备,只欠电力,因为这是临时泵站,周围没有固定水利站点,也就谈不上提供稳定电力了。
8月9日下午4点,于明找到晶桥镇供电所所长张远海,两人一番商量,当天就定下了搭建临时电站的方案。
按照常规手续,跨地区办理新装用电项目,最少也需3个工作日,显然田里的水稻等不了。张远海说:“人可以等,水稻不能等,耽误了农时,水稻收成受影响,我们加班加点上!”
当天下午,张远海和同事一起赶往沙坝村“借水点”现场勘察,第一时间确定供电方案,连夜准备电线、电能表等材料。
10日凌晨4点,张远海、于明及5名电力工作人员、2名水务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争分夺秒开始搭建临时泵站。随着天色越来越亮,大家都汗流浃背。5个小时后,河埂上的临时供电配电箱开机,4座一人高的水泵电机控制箱建好,临时电站搭建完成。于明和村民高金生开始组接线路,调试水泵,又过了一小时,临时泵站搭建完成。
披星戴月奋战6小时后,上午10点,只听“嘭”的一声,一股白花花的水流从泵口喷涌而出。这股水一路南下,奔向晶桥镇邰村、仙坛村、枫香岭村,成为3个村内2万多亩水稻的“救命水”。
“河里有水,泵机有电,种田人的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晶桥镇邰村党总支书记章骏说,今年天气特别炎热,干旱少雨对种植户的影响非常大,有了电力部门的全力支持,提灌用电稳定高效,及时解决了农户们的燃眉之急。
为确保农业生产和农民用电,今年入夏以来,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以“灌溉到哪里,供电服务就到哪里”为承诺,头顶烈日,冒着酷暑,奔走在田间地头,实地了解村民灌溉的用电需求,简化办理抗旱用电业务流程,缩短报装时间,为当地广大农户灌溉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撑。截至目前,已对全区1032公里涉及农业灌溉线路进行巡视,受理客户抗旱用电新装、增容表计143处,解决了1万户农户的灌溉需求,义务检修用电设备441起。
融媒体记者 陶燕燕 通讯员 邱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