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927|回复: 29

秋行老坝沟(作者谢宏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4 16: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转发说明:作者谢宏模,微信名春草池塘,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作协会员。数十篇(首)诗文散见《中国校园文学》《诗歌月刊》《扬子晚报》《江南时报》《辽河》《青春》《作家天地》等报刊。《秋游老坝沟》是谢老师新作,抒发真情实感,才思敏捷,值得一读。经作者本人同意,现转发分享,谢谢阅览关注。
转发者 健康快乐 10月24日

              秋行老坝沟

         文/谢宏模(南京)
       自从下载了抖音,我也打开了另一个认识“大千世界”的窗口。特别是那些带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山山水水和地方年代感的回忆性文字,总能让人到中年的我心生无限眷恋和向往。

        这不,在抖音世界里看到抖友发布了打卡老坝沟“红师班”旧址的抖音视频,我看完之后感慨良深,立刻就有了探寻一番的冲动。
   
        骑上我心爱的小电驴,沿中山东路一直东行,路旁芦荻花开,中山湖在秋日暖阳下倒映着不远处东庐山的身影,一派大好风光。当然一大片一大片的一枝黄花开得正艳,黄得刺眼,它们占据了荒废的田地和河滩,也让我的心揪得紧紧的。

         进入生我养我的家乡——东屏街道境内,晚稻田一小片一小片地铺开,把连绵的丘峦和河塘湖坝拥入缤纷的图景,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美感。

        由于今年江南的“梅子黄时雨”罕见缺席,东屏湖远没有昔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心动画卷。但裸露的湖滩水草青青,鹭鸟翔集,吸引附近的牧羊人在此放羊,数十只山羊黑白相间地悠闲吃草,在秋风摇曳的芦苇絮映衬下,给干渴的湖滩增加了一抹生命的亮色。

         离开环东屏湖乡道,小电驴载着我拐进金湖社区前巷村的道路,只见右侧的东庐山余脉起伏着凹凸有致的曲线,朵朵白云在湛蓝的天幕间自在游走,连矗立其间的高压电线也站成了秋日的一道风景。

        在前巷村口右拐直走,我进入了老坝沟村头,停好电驴,我沿着护堤来到了老坝沟水库,据说这也是当年老坝沟“红师班”、“五七战校”学员为了方便学习生活,勤工俭学自行修筑的生活水源地。

        站在高处,举目望去,水库秋波泛着银光,清澈如镜,山石突兀,枫叶荻花灿烂着秋日芳华,好一处水色山光。

        走下护堤,除了几户人家在蓝色天幕下晒着太阳,这一片山谷地带层林尽染,进入了秋天最缤纷的时刻。

        初中时曾来过一次老坝沟学校,印象中那时候是个村小,空旷的场地中,前后是两排简陋的平房校舍,紧靠东庐山脚下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会堂。

        几十年斗转星移,现在是杂草丛生,一片片竹树林遮挡了视线,此时我已经无法找寻前行的路径。刚好走来一位热情的村民,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老坝沟“红师班”学校已经废弃,里面草木葱郁,有附近村民的茶园和坟地,还有野猪等野生动物出没。我知道这是由于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的结果。听了村民的一番话,我不仅没有被吓到,反而激起了“再向虎山行”的探寻渴望。

        于是,我孤身一人顶着秋日暖阳,穿过老坝沟村的几户人家,来到进入山谷地带的路口。这里的进山曲径已经被萋萋杂草覆盖,旁边有村民自己开辟的菜园和茶叶地,还有一口快要干涸的荷塘。

        走到荷塘尽头,狗尾巴草在阳光下晃着脑袋,接着扑入视野的是一大片竹树林,我不禁感叹,真是绝佳的“茂林修竹”读书环境呀,怎一个“幽”字了得!
        
         再往前走,草木枯枝纵横捭阖,和多年前的印象截然不同,竹树林深处,隐约还多了几处坟茔。看着这略显阴森的沟谷山林,我内心油然而生一阵悲凉。

        据《溧水教育志》记载:
        “文化大革命”期间(1971年春),溧水县革委会决定在边远农村——东屏公社新民大队前巷村附近老坝沟开办“红师班”,作为培养新师资和培训在职教师的阵地。同年4月22日,又在该地点创办“溧水县五七战校”(振兴中学前身),1972年冬,该校迁址共和公社六角塘村,共和农业高中并入该校。老坝沟学校作为“红师班”,1971年3月起,吸收社会知识青年,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至1972年底,在这片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先后举办了3期师资培训班,包括语文、数学、理化、外语、农基、文艺等八个班,303人(其中含3个月培训的业余教育师资19人)。这些学员结业后都回原选送公社分别担任中小学民办教师。后因上级部门未承认其性质、学历和工资待遇,有些人改行。1988年元月,溧水县政府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承认其学历为高中毕业,从结业年月计算工龄和教龄。

        走了数百米,穿过竹树林,我看到左侧茶园旁,一栋废弃的石片房在草木掩映下孤独落寞着,上面的石片红瓦还清晰可见,没有遭受破坏,但门窗全无。我猜测可能是食堂旧址,由于枯树枝覆盖、草木缠身,我没有进入房子内部,只好等下一次和有缘人进去探个明白。爬上房子左侧半山腰的茶园,一株乌桕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多美的秋之画卷啊!沿着茶园向北走向纵深,一栋扇面山墙的拱顶式建筑兀立在眼前,这就是当年“红师班”最雄伟的建筑——拱顶式无樑大礼堂。建筑整体由石片砌成的墙体组成,站在高处俯瞰,大礼堂穹顶掩映在浸染的层林和杂草中,虽外表斑驳不堪,但保存较为完整。拨开丛生的杂草和树枝,我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大礼堂室内,八扇裸露的窗台和前后门流动着山野秋日的气息。半圆形穹顶上石灰皮已经多处脱落,地下是一片碎草木枯枝败叶和石灰屑,窗台和前后门遍生着花草杂树。有两扇窗台的杂树把根深深扎入地下,树干像有灵气似的,“猫下腰”将生命的触须延伸至窗台之外,开枝散叶,好萌动的生命之光。

        我不由得感慨岁月流逝的无情,也由衷钦佩窗台石缝间的草木,它们的生命力是何其的顽强和不屈。目之所及皆是回忆,走出被茶园和竹树林包围着的大礼堂,我脑海里浮现出那三届“红师班”学员和“五七战校”学生们在坝沟水塘、山林空地,自种自收、边读书边开荒劳作的身影。

       有感于此,我强烈建议溧水区、东屏街道有关部门把老坝沟学校遗址修缮保护起来,不要让它“隐入尘烟”!我想,老坝沟毕竟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溧水教育史上的一个见证和里程碑,也是三届已进古稀之年“红师班”学员们难忘的一段美好回忆。。
1666600371424686.jpeg
1666600371521685.jpeg
1666600371748608.jpeg
1666600371951490.jpeg
1666600372160572.jpeg
1666600372351546.jpeg
1666600372555521.jpeg
1666600372810963.jpeg
发表于 2022-10-24 19:38:1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在抖音里看到老坝沟的现状,不忍心看到“红师班”遗址“隐入尘烟”,我觉得还是修缮保护起来为好,这毕竟是溧水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发表于 2022-10-24 21:25:22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红师班,老坝沟在溧水县史上会有浓墨一笔,虽然在那里读过书的人都己退休,那个地方也渐隐尘烟,更况乎现在能知道这个地名及过去的人也已不多。
发表于 2022-10-24 21:34:1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是不是东屏的徐高兰任县委书记?
发表于 2022-10-24 21:57:1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0-24 22:04:02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师班,培育了一批优秀园丁。
发表于 2022-10-24 22:06:3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湖秋雨 发表于 2022-10-24 21:34
当时是不是东屏的徐高兰任县委书记?

徐是东屏新民大队人,那时只有县革命委员会吧。
发表于 2022-10-24 22:39:5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好像还有一个扫盲班,还有一期短训班,71年11月份去老坝沟学习,第二年春季开学走上教育岗位的。每个公社(当时称人民公社)都有二、三十人不等的参加了学习,当时严太荣任校长,章正时任教育局长(不知道是正,还是副局长)宣布开学的那天,章局长说你们参加工作的时间为1971年11月份。这批短训班两三百人,解决了全县缺少老师的困难。所以说,老坝沟里走出了许多民办教师。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23:10:3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草池塘 发表于 2022-10-24 19:38
创作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在抖音里看到老坝沟的现状,不忍心看到“红师班”遗址“隐入尘烟”,我觉得还是修缮保护起来为好,这毕竟是溧水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因为我上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当年老坝沟学校有位王克贵老师带病坚守教育岗位,让我深深记住了老坝沟这地名。事隔五十余年,我在陈维银先生的引导下第一次来此寻访。因为对文史多少有点了解,这里曾先后开办过“红师班”及“五七战校”——当年有个“五七指示放光芒”。可如今去看此地,一片杂草树木、破败的景象,总让人觉得不应这样。赞同作者的建议,请相关部门能否重视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23:13:3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湖秋雨 发表于 2022-10-24 21:34
当时是不是东屏的徐高兰任县委书记?

待我查核有关资料后答复,我记忆中高兰书记应是七十年代初任该职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23:31:0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愁湖 发表于 2022-10-24 22:39
补充一下:好像还有一个扫盲班,还有一期短训班,71年11月份去老坝沟学习,第二年春季开学走上教育岗位的。每个公社(当时称人民公社)都有二、三十人不等的参加了学习,当时严太荣任校长,章正时任教育局长(不知道是正,还是副局长)宣布开学的那天,章局长说你们参加工作的时间为1971年11月份。这批短训班两三百人,解决了全县缺少老师的困难。所以说,老坝沟里走出了许多民办教师。

应该是“颜”太荣,因为他女儿颜老师曾在实小教过我儿子。另根椐县档案局资料记载:章正1970.10-1972.7当年是县文教卫生局负责人,1972.7-1978.4一直是县文教局负责人。我的理解实际履行的就是局长职责。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23:38:1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湖秋雨 发表于 2022-10-24 21:34
当时是不是东屏的徐高兰任县委书记?

查核溧水县档案局资料:徐高兰1970.3-1971.8任县革委会副主任。1971.5-1975.10任溧水县委书记。1971.8-1975.10任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发表于 2022-10-25 06:12:4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许魏洲 发表于 2022-10-24 22:06
徐是东屏新民大队人,那时只有县革命委员会吧。

县委还是有的,书记自然也有。革委会是当时的行政主管部门,县革委会主任相当于后来的县长,如今的区长,属于行政一把手。
发表于 2022-10-25 06:24:0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0-25 07:14:3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好文采!拜读了!
发表于 2022-10-25 08:24:0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文采
发表于 2022-10-25 08:24:0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振兴中学毕业生,只晓得学校原来叫“五七战校”又叫“红师班” (其实不知道这三个字怎么写),但不知来由,现在终于知道,且为什么全县都有人在这个学校学习。感谢吴校分享!
发表于 2022-10-25 08:28:2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2-10-25 09:03:59 手机版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5 10:50:12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汉 发表于 2022-10-25 08:24
我是振兴中学毕业生,只晓得学校原来叫“五七战校”又叫“红师班” (其实不知道这三个字怎么写),但不知来由,现在终于知道,且为什么全县都有人在这个学校学习。感谢吴校分享!

谢谢“老汉”网友抬爱!此文是谢宏模老师原创撰写,咱不能贪天功为己有。我仅转发了谢老师大作而已。不过谢老师撰写此文,多少和我有关,因我在抖音上报道过两个作品介绍“老坝沟”,而谢老师看到后,出于少儿时期就对家乡的自然情怀,由感而作这篇大作。而“红师班”的来由资料也是在谢宏模老师友情提醒下,我在《溧水县教育志》查到并拍摄后传给了谢老师!因编著印发《溧水县教育志》时,我已调到县教育局教育股工作,知道《教育志》是原教育股老股长方光武先生亲自负责完成的,当然编辑完成《教育志》也是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及县教育局行政、党委全力支持下,在各位老教育工作者的参与下通力协作而完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自律公约|==溧水114网== ( 苏ICP备10008074号-9 )

GMT+8, 2024-11-21 19: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南京溧水易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57214114、57244114 地址:广成铂金大厦16楼01室
法律顾问:范遵国 13705148320 江苏宗域律师事务所 | 吴耀坤 18502567708 江苏圣典(溧水)律师事务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5-57214114、1391338440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001@ls114.cn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07号 | 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0 | 人力资源许可证:0117000113

客服微信 求职群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ls114ls1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