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通济街位于溧水城中秦淮河北侧,西起三眼井,东至分龙岗,自唐代起便是溧水县衙所在地,为千年繁华古街。“通济”一称来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为其叔叔溧水知县白季康所撰的《白府君墓志铭》,文中“自尉下邦至宰溧水,皆以廉洁通济,见知于郡守,流誉于朋僚。”原意指开朗豁达,后指生意融通调剂、往来通达。
状元坊位于溧水中大街与大西门街交汇路口,1937年毁于侵华日军飞机轰炸,后复建于栖凤路东侧中山书院前。状元坊因邑人俞栗考取状元敕建牌坊而得名。据南宋《景定建康志》卷之三十二记载,崇宁五年(1106年)溧水人俞栗上舍及第,赐为状元,并敕建状元坊。
望京街位于溧水通济街与海乐城之间,历史上曾集中了寺庙、祠堂和书院,为文化教化之地。明朝初期,溧水为京畿之地,“望京”即北望京城之意。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溧水人吴潜高中状元,于望京街敕建状元坊。明嘉靖四年(1525年),溧水知县王从善在望京街建中山书院,祭祀明初兵部尚书、溧水人齐泰。明万历年间,望京街建贤良祠,祭祀曾经担任溧水知县并造福一方的徐必达、徐良彦、陈子贞、张锡命和董懋中。
天生桥位于溧水城西天生桥景区,桥洞略呈梯形,宽15米,长虹凌空,飞架两岸,为国内唯一的人工开凿石桥。明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命崇山侯李新督开胭脂河,工匠们巧妙地将两处石质最硬、地势最高的地方留下作为东西两岸通道,中凿石孔,构成两处石桥,浑然天成,鬼斧神工。南桥于明代嘉靖七年(1528年)坍塌,现仅存北边一座,被称为天生桥,于2021年入选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地标。
长乐桥位于溧水区东屏街道长乐社区陈家村前,是古代溧水通往句容古驿道上的桥梁,曾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交通作用,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三孔石拱桥。据南宋景定《建康志》卷之十六记载:“长乐桥,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万历溧水县志》卷之四记载:“长乐桥北二十五里,邑人刘济重造,有碑”。清代邑民刘政重修。
蒲塘桥位于溧水洪蓝街道蒲塘社区蒲塘河上,因河得名,是南京至杭州古驿道上的重要跨河通道,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依然是溧水南境交通干线的重要桥梁,为南京地区唯一的九孔古石桥。明代正德年间,蒲塘河上有渡无桥,邑人赵琪与三个弟弟于正德三年(1508年)捐资造桥,兴工14年,耗银3万余两。后溧水知县陈宪表彰赵氏急公好义,作《尚义桥记》,改称尚义桥,后称蒲塘桥。2013年,蒲塘桥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永昌桥位于溧水城区永寿寺塔旁,横跨秦淮河上游段,因永昌寺(后改名永寿寺)而得名。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知县朱身修建永昌桥,后因兵毁,清康熙年间重修。建筑样式保留了明、清时期江南桥梁建筑风貌,桥梁所用材料、样式、功能及桥梁本身,对研究江南桥梁建筑特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一处宝贵的文化遗产。
1、如本文中文字或图片侵犯了贵方的版权或名誉权,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在核实后,会及时删除。
2、本文由网友自行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本文地址: https://ls114.cn/thread-601852-1-1.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Powered by Discuz! X3.5 © 南京溧水易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57214114、57244114 地址:广成铂金大厦16楼 法律顾问:吴耀坤 18502567708 江苏圣典(溧水)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0 | 人力资源许可证:0117000113 | |苏ICP备10008074号-9 |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