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东鸿社工中心 于 2023-10-12 15:23 编辑
当前,发展“夜经济”已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和拉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石湫社区积极学好用好“仙林经验”,以党建聚合力,在街道领导部署与各部门协同配合下,石湫社区夜市顺利完成规范化建设各项任务,并于9月底投入使用,以夜市为点辐射小区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助力打造特色文旅融合品牌推动石湫经济发展。
党建引领聚合力 唤醒资产添动力 石湫社区自2013年以来,经历了20个自然村整体拆迁,为城市建设和大型项目落地腾出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自然村拆迁以后,部分村民的土地被征收,导致原有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归零”。石湫社区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坚持党建引领,运用居民多元协商议事机制,立足社区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让集体资产“活”起来,让集体经济“强”起来。经过村“两委”集体研究和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询意见后,决定将原石湫小学闲置操场,改建成石湫坝夜市,盘活闲置资产。 先学先行见实效 点亮社区“夜经济” 2017年9月,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石湫校区投入使用后,石湫社区影视大道路段有各类流动摊贩集中在晚上经营摆摊,逐渐形成夜间集市,但占道经营、污染环境、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凸显。去年以来,石湫街道对夜市进行规范提质整改,让地摊经济与社区治理齐驾并驱,抓住发展机遇、规划经营管理,打造特色“石湫坝夜市”,较好地实现商户及集体经济效益和良好市容环境、社会效益的双赢。 石湫坝夜市位于石湫集镇横山西路原石湫老小学,北邻石湫影都商汇商业街区,西面石湫学府新天地商业街和宁高城际轻轨S1,占地5000余平米。石湫社区对摊位进行规范划位、分类编号,用白线划分每格3米乘3米的摊位,共设置150个摊位,并留出区域作为露天座位,供顾客用餐、休息。同时,石湫社区严格规范夜市经营时间。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设定每天下午5点至凌晨2点为经营时间。为避免交通拥堵,夜市所在路段从下午4点起全面禁止车辆停放。同时,石湫社区积极与经营者协商沟通,对各个摊位根据距离大门位置远近等因素进行合理定价,商家根据自己需求进行承租。有了固定的摊位,摊主不必再为争抢“好位置”而起早贪黑,夜市内摊位的摆放不再杂乱无章,为摊主创造稳定的经营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后期的管理。 此外,石湫社区整体提升了夜市经营环境。对夜市经营路段灯光开展整改提亮、点缀优化工程,对道路两旁树木进行修剪,在夜市外墙添加涂鸦墙绘,营造悠闲、美丽的环境,改变群众对传统夜市“脏乱差”的印象,让干净整洁、繁荣有序的夜市成为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好去处。 长效管理不放松 守护人间烟火气 石湫社区加强了安保和食安措施,联合城管、消防等部门,配备相应的治保力量,招募党员、大学生志愿者实行轮班值守,对夜市实施动态管理,全面做好秩序维护等服务保障,保证夜市治安稳定。加强燃气安全、消防安全监管,要求摊位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立行立改,逐步完善经营需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同时,强化夜市食品安全,规范管理经营摊主信息资料,要求从事餐饮经营者须持有健康证以及建立食品来源台账,并签订《临时摊位安置协议书》和《规范经营责任书》。定期联合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对小食摊档食品及卫生抽检,确保夜市食品安全。 石湫社区对“石湫坝夜市”的打造,引导流动摊贩、杂乱摆卖规范化经营等举措,在保障夜市安全的基础上,促消费稳就业。9月27日投入试营业,吸引了60多家商贩进驻,带动200人就业,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期间,吸引了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约5万人次。下一步石湫社区将积极强化配套措施,促进构建和谐社区,让“石湫坝夜市”更好、更旺,更添韵味、更具魅力。紧紧围绕“生态科技新城,特色文旅学镇”为目标,深耕实体经济,深化城乡融合,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