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这几天 每家每户都在赶制 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 红薯粉丝
百年古法工艺制作 “弹、滑、嫩”地道口感 吸引着广大食客的味蕾 跟小溧去现场看看吧 百年古法工艺 粉丝好吃制作难
每到年底前,做粉丝成了上方村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都说粉丝好吃制作难,古法粉丝制作需要经过选薯、清洗、粉碎、过滤、上蒸、晾干、刨丝等一系列步骤,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怠慢。“仅过滤这一步就要把红薯粉浆沉淀三四次,才能得到雪白的淀粉,然后晒干,打磨成粉,一百斤红薯只能出十来斤粉。”村中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介绍。
随便走进一户村民家,只见灶火正旺、蒸汽弥漫,村民把磨好的红薯粉按一定比例兑水后形成粉浆,然后倒进蒸盘,在土灶上架起蒸笼,蒸熟定型。经历了大火蒸腾的过程,出来的粉丝才会有劲道、美味的口感。蒸盘中的立柱为蒸熟的粉饼预留出孔道,方便后续上机器刨丝。 一笼可放5个蒸盘,大约2个小时后,随着一阵阵浓郁的红薯芳香,蒸熟的粉饼便出炉了,好似一块块光洁透亮大翡翠。粉饼晾干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刨丝。 这一套复杂的工艺在上方村已经流传了百年,传统古法做出来的红薯粉丝纯天然、零添加,粉质晶莹剔透,久煮不化,保留了“弹、滑、嫩”的口感,备受消费者喜爱。
老手艺“生金” 小粉丝成大产业 如今,上方村的红薯粉丝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增收特色产业之一。为了将粉丝产业做大做强,早在2007年,上方村结合“一村一品”建设,专门成立了“玉龙粉丝”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助推全村粉丝生产和销售,畅通市场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带领全村农户把小粉丝做成大产业。
村民们感慨:“以前销路不畅,东西是好东西,但是不容易卖出去,现在通过村里面的帮助,我们不光不愁销路,而且一年比一年卖得好。”近几年,该村每年的粉丝产量都在15万斤左右,可为全村100多家农户增收近150多万元。如今,上方村的手工粉丝销往全国各地,即使不在上方村,大家也都能吃到正宗、纯手工、零添加的上方粉丝了。
上方村手工粉丝 是村民们淳朴的生存智慧 是古老工艺的坚守与传承 用一碗浓醇滑爽的红薯粉丝 给这个冬天的餐桌 增添一份美味和暖意吧
撰稿 | 韦蒋视觉 | 钱旭转自溧水融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