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959年、1960年这三年是国家、老百姓不可能忘记的三年,称之为三年自然灾害,通过我对当年经历有深刻印象的多人采访,民间不认可是由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一个时期大饥荒。
溧水县县志记载:1958年全县没有旱灾、洪灾、风灾等,但当年9月至11月四座大水库,上民工6.2万人,10月又组织1.2万人赴句容大炼钢铁,当年溧水县全县244079口人,男性133901口人,抽调7.4万男劳力后,农村几乎没有男劳力了,当年全县粮食总产17552.08万斤。
1959年全县境内局部遭遇冰雹灾害,房屋倒毁30819间,农业损失没有记录,但当年至11月份四座大水库基本完工,6.2万民工一年又三个月没有回生产队搞农业生产。1959年溧水县全县人口236248,比上年减少7831人,另外1959年至1960年还用30多万工日,开挖高淳、溧水、句容、丹徒新河溧水段,随后该河被废弃,1959年农村几乎没有男劳力了。
苗根生讲述,1959年秋收时,水稻割倒后放置田里,没有劳力掼稻,组织小学生及没有上学的小朋友,大家排着队扛着红旗列队下田,将割倒的水稻捧到田埂上堆放,水稻长势不好,稻秆又细又矮,一次一人捧老远的水稻把。挖山芋时也没有劳力,一大人用犁将山芋犁翻出来,也是组织小学生及没有上学的小朋友,跟在后面捡收山芋。
我父亲又亲口告诉我,水稻堆放田埂上很长时间没有人掼,下雨后很多稻谷发了芽。
掼稻:历史上我们这里脱粒水稻的唯一方法,是用硬木制作的方形木桶,长宽约1.8米,深约70公分,上口略大,专用于掼水稻,又称掼桶。一般四个农民男人,一人一角,双手捧稻秆,将稻秆高高举起,利用惯性,稻谷掼到桶内壁上,水稻纷纷脱落,古老的脱粒方法,既费力又效力低,还需要技巧。直到1962年后,有了脚踏水稻脱粒机,后有了柴油做动力的水稻脱粒机,农民才从繁重的掼稻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农民掼稻,图片摘自网络
现在将掼稻劳动作为娱乐,图片摘自网络 1959年全县粮食总产14180.2万斤。但记录当年有旱灾,没有明确旱灾月份,说是25.7万亩受旱,当年耕地53.94万亩,受旱面积占47%。
1960年全县境内没有旱灾、洪灾、风灾等记录。1959年至1960年秋,盛行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特殊化风、强迫命令风。1960年溧水县全县人口229457,比1959年又减少6791人,比1958年减少14622人,当年全县粮食总产降至10723.5万斤,亩产仅133斤,粮食总产比1958年减6828.58万斤,全县人均占毛粮467.3斤,国家调拨及留种子后人均占毛粮不足约240斤,加工后只有168斤米,又没有蔬菜肉类蛋类吃,甚至连植物油都没有得吃,到老百姓嘴里的粮食一年连120斤都没有,1960年溧水县全县农村农业已经崩溃,粮食收成已经到了食不果腹,饿死人在农村各村庄时有发生。
三年仅1959年有旱灾,其旱灾与1978年旱灾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1978年8月几乎滴水未下,东屏、群力两公社靠从长江二级翻水求灾。全县受旱灾水田32.9万亩,4.99万亩严重受旱,耕地面积47.42万亩,受旱面积占79%。耕地面积比1960年减少6.52万亩,但当年全县粮食总产36427.28万斤,又比1959年粮食总产多22247.08万斤,还是1959年粮食总产的2.56倍。所以讲三年自然灾害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1961年发生了大旱,5月至8月连续100多天不下雨,受灾面积23.34万亩,当年全县53.35万亩,受灾面积占43%,当年全县粮食总产10572.96万斤,虽然粮食总产低于1959年,略低于1960年,1960年底刹住和终结了一平二调极“左”的做法,当年农村生产队又有了生产自主权,社员有了自留地,还鼓励社员开荒收益归个人,上面调拨了很多胡萝卜种子,分给各生产队种,回归了家庭生火做饭,开始有饭吃了,再也不饿肚子了,饿死人的事件再也没有发生了。
中止三年的婚嫁也自1961年初,任天才抬马马了。1961年底,张荣才、张荣喜兄弟俩也抬马马了。
1961年是灾害比较严重之年,我父亲跟我讲,1961年没有饿肚子,我们村社员们吃饱了肚皮,而且中止了两年的生育,也在1961年底生了三个婴儿:珍子、黑蛋、腊梅。
而且青年生产队在1961年底,还上交国家征购粮16693斤,全县人口也止跌回升了。
回头看看1951年,7月11日至14日,连降大雨,山洪暴发,圩区倒决堤,被淹农田56651亩,全县粮食总产16404.58万斤,而没有灾害年的1960年,全县粮食总产10723.5万斤,多产粮食5681.08万斤。
再回头看看1954年,5月至9月,连降大雨,溧水境内总雨量达到1503.6毫米,造成134个村庄被淹,洪蓝、蒲塘、新挢3个乡集镇淹水数尺深,淹没农田13.96万亩,倒塌房屋12338间,因灾死亡18人,但是,1954年全县粮食总产18370.36万斤,比没有灾害年的1960年,多产粮食7646.86万斤。
下面通过摘录溧水天生桥水文站降水量统计表,通过对比,看看到底那些年份才是自然灾害年。
自然灾害是经常有的,通过表中数字比较,1958年到1961年四年,仅1959年7月下雨40.3毫米和1961年7月下雨38.6毫米,属于雨量偏少,其他都是正常年份。
1957年7月下雨335.0毫米和1969年7月下雨518.0毫米,是暴雨成灾,淹没很多农田。
1966年到1968年,三年连续干旱,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极度缺水。
1978年大旱,8月仅降水6.9毫米,历史上没有过。
根据气象记录及县志的记录,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那三年是三年自然灾害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但直至如今有媒体人,还在喋喋不休,如祥林嫂般地唠叨:那三年的严重饥荒,是自然灾害造成的。
也是在1960年10月,上面的上面开始反省,对农村流行的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特殊化风、强迫命令风进行坚决地纠正,县委派出工作组,对黄麻子一类人进行了打击和清算,对此老百姓拍手称快。
我们村的黄麻子等人在那二年里,胡作非为,欺压村邻、强奸妇女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黄麻子应该枪毙才符合民心,才能大快人心。
拆掉了大食堂后,农村烟囱里又冒起生命之烟
上面的上面要求解散食堂,1960年10月拆掉了大食堂,农民回归家庭生火做饭,停止对生产队的一平二调,还自由权给农民,还自主权给生产队,我村的社员们终于从饥饿中挣脱出来,回到正常生活中来。
农民回归家庭生火做饭,再寒冷的冬天也会过去
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导致农业大减产,农业大减产导致农村大饥荒直至饿死人。什么是一平二调呢?简单的说就是搞平均主义,把劳动力调离农业生产,导致农业大减产,农业减产了还随意调走农民生产的粮食,导致农民饥饿是必然的结果。下篇天章讲述:一大二公、一平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