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3-12-31 22:49 编辑
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前芦家庄故事之十五 作者陈维银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
很多专家都是浮在上面,根本不了解农村的情况,对于1958年至1960年三年大饥荒,归纳于三年自然灾害,还苏联债务、大三线建设和搞原子弹,这些统统都不是主要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强制搞 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将全部劳动力调离生产队,挑水库大埂土方,放弃农业生产,到手的粮食也不组织劳动力收获,才导致1959年、1960年、1961年粮食大减产。 1956年全县种植87.2万亩,粮食平均亩产279斤,县粮食总产仅为24367.52万斤。 1957年全县种植85.73万亩,粮食平均亩产248斤,县粮食总产仅为21238.04万斤。 1958年全县种植70.7万亩,粮食平均亩产251斤,县粮食总产仅为17552.08万斤。 1959年全县种植62.96万亩,粮食平均亩产197斤,县粮食总产仅为14140.2万斤。 1960年全县种植70.00万亩,粮食平均亩产133斤,县粮食总产仅为10723.5万斤。 1961年全县种植78.15万亩,粮食平均亩产146斤,县粮食总产仅为11409.98万斤。 1962年全县种植77.78万亩,粮食平均亩产201斤,县粮食总产仅为14360.35万斤。 1963年全县种植73.18万亩,粮食平均亩产330斤,县粮食总产仅为23543.95万斤。 1956年到1963年,粮食单产和总产都是严重马鞍形,如果粮食单产和总产在1956年的基础上平稳向上,政府和农民都有粮食了就不会发生饥荒,即便局部发生灾害,八方支援也不会发生饥荒。 什么是“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它的实质内容是什么? 一大:规模大,我们东屏公社为一个集体单位,公社管辖全公社的农民和所以土地,全公社的劳动者都由公社调度。 二公:公有化程度高,原属于农业社员的一切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以及一切公共财产都无偿收归公社所有。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的机构设置为三级,包括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但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没有支配权。 一平:将农民强制吃食堂,不许农民家里存粮食,不许农民门前堆柴火,不许农民家里升烟火,不许农民养殖,将农民家土灶拆了,铁锅收了,粪坑封了,消灭家庭一切私有,搞平均化,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二调:将全村的男人纳入民兵连排,进行军事化管理,妇女也被组织起来,进行军事化管理,连儿童幼儿也集中交村老人看管,将生产的主要力量调去搞水利工程,严重忽视农业生产,连续三年粮食大幅度减产。1958年到1961年,粮食生产严重倒退,产量连续大幅度下降,在如此严重情况下,无偿调用粮食,致农村生产队仓库是没有了粮食,吃大食堂半年后,食堂时常没有米下锅,连稀饭都没有吃的,农民们连各种种子都吃光了,能不造成大饥荒吗! 将农村建立成军事化管理单位,大队是营级,我们大队11个自然村,三个自然村为一个连,自然村为排,一个自然村分为三个班。一切权力在营级,营长右臂佩带红色袖章,袖章上是黄色三条半杠,十分醒目,但营教导员领导一切,营教导员也就是原大队支部书记。 农民都成为军事单位里的战士,一切行动服从营教导员,统一劳动,统一吃饭,统一睡觉。一个时期,男女分开行动,夫妇也不能见面,也不给机会见面。 1959年、1960年男劳动常年在水库工地上挑土方,图片来源网络
1960年9月,上面开始下派干部到村里来整顿,反共产风、反浮夸风、反瞎指挥风、反特殊化风、反强迫命令风。农村开始大量种胡萝卜,胡萝卜生长快,又能当辅助食物。开始给每家每户丈量自留地,我们家也有了自留地,在自留地里种瓜果蔬菜和栽种山芋南瓜,生活渐渐有了起色。虽然1960年粮食总产很低,因为1960年9月份解散食堂,农民们随后回归家庭做饭,有自留地里的收入和大集体的胡萝卜,1960年底上面下决心停止了大造水库工程,男女社员回归生产队专心搞生产,种自留地,允许自由开荒,终于将农民们从死亡挣扎线上解脱了出来。 还是用数据说话吧,溧水县志里第93页及110页、水利志204页记录: 从表中数据看出,自1956年至1961年,粮食总产逐年减少。1960年粮食总产比1956年粮食总产减少13644.02万斤,减少56%,1956年溧水人平均占有粮食1028.62斤,而1960年溧水人平均占有粮食467.34斤,1960年平调公粮不能少,平调完公粮还要留下种子,农民还有多少粮食吃呢! 从表中数据看出,自1958年至1960年,全县人口也是逐年减少,1960年比1958年,人口减少14622人。 从表中数据看出,自1958年、1959年、1960年,全县6.2万农民在吃不饱肚皮的情况下,仅1959年一挑水库土方825.74万立方,而挑水库土方的难度至少是挑河土方难度的一倍。 百度上关于“一平二调”的解释:专指在新中国盛行一时的农村基层组织"人民公社"内部所实行的平均主义的供给制、食堂制(一平),对生产队的劳力、财物无偿调拨(二调)。由于基层农民对一平二调的反对,毛主席在1960年11月28日批示《永远不许一平二调》。 由于毛主席在1960年11月28日批示《永远不许一平二调》,农民不再被调离生产队去专项挑水库,上面不再无偿调用生产队的粮食了。 食堂解散了,大规模水库建设停了下来,1961年挑土方41.65万立方,是1950年至1981年最少的一年,军事化组织也解散了,永远不许一平二调,农民回归农村搞生产,中央定下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三十年不变。 1959年到1960年,约二年时间大饥荒,造成了1955年以前出生的人们,对饥饿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时的饥饿阴影笼罩着中华大地,多少中国老百姓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有许多不幸的老百姓没有逃脱饥饿的魔掌,成了饿殍。熬过了那个苦难的岁月,成了那个不幸时代的幸运人,他们共同愿望: 愿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饥饿年代! 愿历史永远不会重演那个饥饿年代! 农民回归农村搞生产
经1961年调整,农民生活安稳了,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1962年开始实行大包干,三年不变,下篇文章记录前芦家庄是如何由大包干,再过渡到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