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护理+中医】区人民医院妇科中医特色护理:远离妇科疾病有妙招 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医学智慧。它以阴阳平衡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为加强中医药与中医适宜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满足女性朋友防病治病的需求,我院妇科护理团队融合传统与现代,开展了一系列中医适宜技术诊疗活动,运用中医的耳穴压豆、刮痧、艾灸、拔罐、中医熏洗等技艺为女性朋友们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和人性化的健康服务。 一、刮痧、拔罐 作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养生保健,刺激肌肉收缩,加快血流速度,促进局部水肿和血肿的消散,改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富贵包等疾病。刮痧还有退热镇痛、祛邪排毒等作用,可用于中暑、感冒、咳嗽、风热喉痛、咽炎等。刮痧还能加强人体防御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新陈代谢,面部刮痧还可起到一定的美容养颜作用。 拔罐可以刺激局部皮肤,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将体内多余的寒气和毒素排出,保暖身体,清除体内多余杂质,在治疗宫寒、痛经、闭经等妇科病的同时还有缓解四肢冰冷等作用。拔罐也可活血化瘀、改善落枕及富贵包,帮助颈椎气血通畅,减轻腰痛、椎痛等症状。通过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拔罐可相应调理与穴位对应的人体内部器官,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用于某些特定的穴位还可起到一定的减肥瘦身的效果。 除了常见的背部刮痧,还可以进行耳部刮痧,在耳部皮肤上通过徐而和的手法进行刮痧。这种方法充分利用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二、督脉灸 按照中医理论,督脉位于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从颈椎到尾骨,总督一身之阳气,被称为“阳脉之海”。它具有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督脉灸的作用广泛,主要包括: 1.温阳补虚。通过艾灸督脉,可以调理人体的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疲劳和疼痛等不适症状。 2.疏通经络。对于因受寒、湿邪等引起的腰背酸痛、关节疼痛等问题,督脉灸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调和气血。能改善血液瘀滞、血虚等问题,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调理情志。督脉灸还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 三、中药熏洗 中药认为熏洗双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可以使人感到轻松,疲劳感消除从而促进睡眠,起到安心、宁神、治疗失眠等作用。熏洗足部可以刺激足部脾经、肾经激发人体阳气,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可治疗腿疼、腰疼、四肢冰冷。 中药熏洗是利用内病外治的原理,将药物溶于水中,利用水温通过脚底经络将药力达到内脏而起到治病健身的作用。操作过程中采用一次性足浴袋进行熏洗,杜绝传染性疾病发生交叉感染。 四、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中医外治法耳针的一种。具体操作是将中药王不留行籽,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不同的耳朵穴位压,有不同的功效,一般具有宁心安神、健脾开胃、宣肺化痰、止咳等作用。在耳穴的神门、内分泌穴压王不留行籽,可以宁心安神、治疗失眠、焦虑不安。在胃、脾、交感,压王不留行籽,以健脾开胃,治疗胃脘痛、腹胀、消化不良等,可起到一定的瘦身效果;在耳穴的肺、气管、大肠压王不留行籽,可以宣肺、化痰、止咳。 中医护理治疗,是我院妇科在女性健康领域迈出的新的步伐。我们坚信,借助中医传统智慧的深厚底蕴和现代医学的先进理念,中医护理治疗将成为女性健康的新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与实践,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服务,共同书写女性健康事业的新篇章。(区人民医院 仇静文 余娟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