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75年前的今天(1949年4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警备第7旅20团一部进入溧水,溧水人民欢欣鼓舞,溧水解放! 20世纪40年代的溧水县城 1949年4月30日下午,由苏南区党委、镇江地委调任的中共溧水县委书记苏进程、县长张君实、副县长宋建民率领的接管工作队一行129人到达溧水县城。5月1日,随着关于使用人民币即限期禁用伪“金圆券”的溧水县人民政府第一号布告发布,溧水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5月2日,中共镇江地委报请中共华中工委批准,中共溧水县委员会由苏进程、张君实、叶侠风、宋建民、张福山5位同志组成,苏进程为县委书记,张君实为县委副书记。溧水县委、县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溧水人民有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和领导核心。同日,溧水下辖的6个行政区的区委书记、区长带领党政班子到达驻地接收接管,标志着溧水县各区委和区政权正式建立。 溧水解放十周年庆祝大会 解放初期,溧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印章
溧水迎来解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二十余载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从大革命到1949年溧水解放,溧水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复杂激烈的斗争环境中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英雄壮歌。特别是在全面抗战时期,溧水一度是党领导的苏南敌后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境内有溧(水)高(淳)、江(宁)当(涂)溧(水)、江(宁)溧(水)句(容)等三块抗日根据地,如同一个铁三角,牢牢地钉在日伪统治“心脏”上。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溧水这片红色热土上,有近800人参加中国共产党,1000余人担任各级抗日组织的干部,数千名青年参军入伍,500余位新四军指战员和地方党政干部为国捐躯。陈毅、张鼎丞、谭震林、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溧水战斗生活过,涌现出汤万益、许维新、刘一鸿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溧水被省民政厅认定为革命老区。 抗日战争时期以溧水为中心的三块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历史不容忘却,英雄必须铭记。为纪念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区影视动漫艺术家协会拍摄了系列微纪录片。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区委党史办联合拍摄方首发《中华英烈汤万益》。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缅怀英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注:视频中,烈士汤万益女儿康新到访溧水为模拟场景)
俞小将 摄
75年来 溧水这座红色之城、英雄之城 牢记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绘出一幅在发展中腾飞的壮丽画卷
素材来源 | 溧水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转自溧水融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