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江南,古桥甚多,千姿百态,奇妙绝伦。气势磅礴的有湖州的潘公桥,南浔的通津桥;小家碧玉的扬州二十四桥……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进入新世纪,卧于江南水乡的古桥正在年复一年的减少。有的因建设需要被拆除殆尽,有的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桥而一拆了之,有幸留下来的,也大多残肢断臂,奄奄一息。溧水是典型的江南胜地,境内曾有多座古桥,随着岁月的变迁,很多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幸保存下来的有蒲塘桥、长乐桥。 在明代溧水境内由有五条古驿道,其中向西经庙塘铺、洪蓝埠、塘西铺、埭东铺至徽州太平(今安徽当涂县)。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迁,古驿道如今已不复存在,但这条古驿道上有两座石拱桥却有幸保存了下来,一座是位于洪蓝河西扁担山附近的严家桥,另一座是位于何林坊境内的遇仙桥,也叫石郎桥。均建于明代,两座桥的石料材质与建造工艺与蒲塘桥、长乐桥如出一辙,均采用当地火山凝灰岩石料,颜色偏红,用无铰联接并列砌置的方法砌成,反映出那个年代独特的建桥工艺,两桥无论从大小、外观和建造工艺上如同孪生。历经了几百年风霜洗礼,如今两座古桥静静地卧在乡间田野之中,自然老化,人为的破坏,如今的古桥已没有了当初的模样。表面长满青苔,桥洞风化,桥面石块受杂树根侵蚀破损松动,周边环境恶劣,对古桥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严家桥
遇仙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里,溧水境内也曾建造了多座大桥,如洪蓝东方红大桥、沙河大桥、陈家大桥。
陈家大桥
其中让我感到惋惜的便是陈家大桥和沙河大桥。这两座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保留了单孔多瓮的古代桥梁建筑风格,一个横跨在石臼湖陈家河段,一个横跨在胭脂河沙河段,皆是一桥带水、又如长虹卧波,其跨度之大、气势之雄伟、构造之独特,给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是上个世纪独特的地标性建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去石臼湖春游,站在陈家大桥的桥底,我好奇地问老师,这个桥这么长是不是长江大桥?2008年,第一次驾车从陈家大桥上经过,心里还想着,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桥还是如此的坚固。只到最近几年,一次去陈家村,意外发现刻在记忆里的那座老桥竟然不在了,一问才知被拆除了,说是危桥。心里那个遗憾和失落,至今想起都觉得可惜。沙河大桥大概也是同一时期被拆除了,官方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但其实也可以限制和保护起来的,毕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对研究那个年代独特的建造工艺也有价值,前人的辛苦杰作,后人为什么要以安全之名而因噎废食,一拆了之呢?那留在两岸的残迹,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在人行天下的地方,再奇巧的建筑、遇到野蛮,也会遭到破坏;碰到愚昧,也会不复存在,同时也提示着人们:不要再让失落继续重演…… 我在想,假如西湖在江苏境内,官方是不是也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去给西湖装上围栏呢?也许,还会有专家提议:西湖游人如织,断桥上人山人海,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光是装上围栏还不够,应该拆除断桥,再给西湖盖上盖子!事实上,这么多年下来,从未听说有游人掉入西湖。我们对安全的考虑是不是太过了,已经到了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地步了? 美籍华人,著名社会活动家陈香梅女士告戒世人:“经济的发展与古迹的保护确实是一对矛盾,但城市的发展是鲜活的,不能因为历史而其变为死城,在保护的同时,城市仍要发展市场化的进程不能以破坏古镇独有的人之精神为代价,保有祖先遗留下来的丰富文化,应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