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新、改扩建学校16所 智慧校园建设完成率100% 城乡交流教师比例30.39%…… 近年来溧水义务教育呈现出“城乡一体、资源均衡内涵多元、质量优秀”的良好态势 小溧带你深度了解
战略引领 NO.1 筑牢教育强区之基 初心所指,教育必达。溧水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推进教育强区战略首要任务。在迈向优质均衡的道路上,溧水正精心绘制宏伟蓝图,不断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推进工作,每一步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教育目标任务,营造重视和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区人大、区政协先后围绕“双减”、优化布局、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义务段学校学位供给等开展教育专题调研。全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进、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协同、社会助力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溧水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占比逐年上升:2021年占比17.56%,2022年占比18.26%,2023年占比18.56%,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在去年刚刚建成投用的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溧水学校,崭新大气的教学楼、综合楼依次而立,展示出现代、精致的校园环境,让师生们倍感欣喜、满怀憧憬。
近年来,溧水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6所、升级24片运动场,开展中小学课桌椅标准化改造,推进中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化建设,全区义务教育仪器标准化学校达标率100%。 在扮靓“外在美”的同时,溧水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校内涵全面提升。据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各校开齐开足体育、美育、劳动课程,积极开展多元化的社团活动和科艺体卫各类竞赛。此外,各校不断加大特色项目培育力度,成功涌现出诸如状元坊小学剪纸社团、“哆来咪”合唱团,实验小学蚕文化民俗艺术团、高平书画艺术团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优质课程项目。 在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方面,溧水区持续加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先后与金陵中学、游府西街小学、南外仙林分校、力学小学等区外名校展开密切合作,初步构建“区外名校合作办学”“优质学校+分校区”“城区优质学校+农村学校”“九年一贯制”四种集团化办学模式。目前,这些模式成功覆盖20所成员校,有效满足了广大学生就近入读优质学校的愿望。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支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坚实保障。近年来,溧水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无论是名师、骨干教师的培养,还是新教师的培育,都倾注了大量资源,付出了不懈努力。
溧水区坚持内培外引,致力于锻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教育队伍。一方面实施名师建设工程,大力引进、培育名特优教师。葛华钦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邹余贵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8名教师获南京市斯霞奖。一方面扎实开展城乡教师交流,2023年全区义务段交流教师占比30.39%,为乡村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也为更多教师提供了应对挑战、一线实践的机会,极大地推动了全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省特级教师10人、省市教学名师6人、“苏教名家”培养对象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市学科带头人68人、市优秀青年教师96人、“市教名家”培养对象1名,区学科带头人 574人、区优秀青年教师265人。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 每一步都凝聚着 全区上下的智慧和汗水 让我们携手共进 谱写溧水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
撰稿 | 陶燕燕 素材来源 | 溧水区教育局
责编 | 崔琳 金婷 武偲 转自溧水融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