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786|回复: 3

非遗故事(三) | 溧水花鼓戏,埋藏在村土记忆深处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4 09: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非遗故事(三) | 溧水花鼓戏,埋藏在村土记忆深处的宝藏!
以下文章来源于迴峰山樵夫 ,作者廻峰山樵夫

迴峰山樵夫
记录生活,回忆生活,对人生感悟
640_wx_fmt=gif&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gif

在那个没有手机、
没有电脑、没有网络,
夜晚只剩下月光下的虫鸣
和“老掉牙”的传说故事,
于是,看一场露天的花鼓戏
就成了人们最期待的事情
和最幸福的享受了。

《被遗忘的溧水花鼓戏》
作者:廻峰山樵夫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png.png
      溧水的地方戏其实并不多,尤其产自本地的民间小戏也不多见,我们看到在本地红火的黄梅戏、锡剧也非本地戏种。石臼渔歌、打五件、采茶曲、唱船歌,只是歌曲类。
      而真正产于本地的戏,其实还应该是花鼓戏。尽管湖南、安徽花鼓戏较为有名,而溧水本地的花鼓戏也很有本地特色。特别是产自白马、共和、东屏、云鹤一带,由当地“客民”人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些花鼓戏,更具有溧水花鼓戏的特色。这种小戏是由当地“客民”人吸收外地花鼓戏的特色,然后加入当地“客民”人的民俗风情,自创了一独具特色的花鼓戏,这可以看成是溧水的正宗地方戏。作为一个剧目和民间小戏,也可以说他具有一个剧种完整的独成体系,毕竟是他们自身带来的,并非完全从外地抄袭,故而还应该看成地道的本地剧种。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1).png.png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2).png.png
        在七八十年代,那时的文化活动少,电视没有普及,电影也很少有放映,甚至一个大队只有大队部一部电话。因此,花鼓戏就有了他发挥的市场和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记得我在上小学和初中时,每年春节之后的一个月里,我们白马村的花山大队有一个花鼓戏戏班子,经常走南闯北地唱花鼓戏。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3).png.png


       领队的是大队主任,唱戏的演员是周边村落里的花鼓戏爱好者。用当时老百姓的话说,基本都是那些人们认为平时的“马叉”,他(她)们平时风风火火、“游手好闲”,也不喜欢干农活,总是喜欢闲逛,插科打诨,说说笑话。没有戏唱时,春节期间,他(她)们有时唱船歌、有时跟着跳狮子的后面一面敲锣一面应景唱民歌。看到什么唱什么,幽默风趣,逗人快乐。他们也不收钱,一家一家地拜门户,人家给一包或几包烟而已,图个热闹,也有人把他们称“叫花子”船或狮子。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4).png.png
       对于这样的人,那些成天埋头干活的农民哪里喜欢呢。其实这样的人用现在的观点看,就是一些性格阳光、开朗,生活积极向上的文青。他们想用一种形式表达生活的美好和自己的思想感情,又苦于找不到一个途径发挥其天赋和才能的平台。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5).png.png
       所以,白马乡花山大队成立花鼓戏时,他们就像久旱逢甘霖的青苗,立即得到滋养活跃起来。因为这些演员们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嗓音并不好,但他们的表演在当时的环境下,还算大胆泼辣,也比较前卫。当时又无其他娱乐项目,因此他们一出场,还能让十里八乡的群众趋之若鹜,拍手叫好。毕竟是草台班子,所以村里人也用带有善意的调侃说他们是“花鼓戏,狗子屁”。尽管如此,当时的花鼓戏的演出,依然很红火,毕竟都是大家熟悉的花鼓戏。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6).png.png
      记得兼任剧团团长的大队主任,他既是编剧也是导演,更是经纪人。整天背一个黑色的皮包,从这个村到那个村,从这个乡到那个乡,和人家洽谈演出业务,演出还去过溧阳、句容周边县。那些土演员们一起嘻嘻哈哈,既满足了他们好玩的本性,见识了光景,又出色地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演技,还能增加一些额外收入。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7).png.png
      村里曾经唱过一次花鼓戏,几天前消息已经放出去了,大人们就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还把外地或邻村的外婆、孃孃、女儿接到家里来,准备看花鼓戏。家家户户杀鸡宰鹅,忙里偷闲,招待客人。记得演出地点在村里的稻场上,那几天,那几个女子,穿红披绿,描眉画眼,亮煞人们的眼。
      我那时还读小学,第一次看到作为演员的她们,我才知道女人一打扮起来,还真的好看。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8).png.png
       一本戏大约要唱三四天,什么剧目已经忘记了,大概就是《秦香莲》《刀铡陈世美》《天仙配》《二郎神劈山救母》之类,大多与神仙或道德有关的事。唱腔也就是“客民”人平时哼的《打秧草》《敬酒歌》《哭嫁》《打麦的号子》之类的曲调。大家现在春节在农村看到的划旱船、打五件、跳狮子,那些人唱的音调大概也就是花鼓戏的腔调。我总觉得花鼓戏的腔调比较粗犷,嗓音直来直去,没有黄梅戏和越剧那样柔和婉转,不过也没有秦腔那样硬。就像“客民”人一样:大声大气,不婉转不婉约,像北方老家过来的河南人,直来直去。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9).png.png
      当然,一个剧种本来就是这个地方人性格和脾气的反映,所以,有时她们在唱着悲情戏的时候,我觉得她们有些假,就像哭嫁,扯着嗓子叫的意思。不是像越剧那样悲悲戚戚,哀楚动人,惹人爱怜的样子。后来我读到鲁迅的《阿Q正传》时,常常由花鼓戏的悲情想到吴妈的大脚,粗大壮实。
      随着后来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电视的普及,人们有了新的娱乐方式,花鼓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这几年,各地开始挖掘地方文化遗产,重拾乡音乡情,在全民娱乐时代,人们烦腻了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10).png.png
       于是,各个镇,尤其是南面一些镇街纷纷唱起了大戏,好像还没有花鼓戏。或许在未来的不多久,有人会做这件事吧,也未可知。既然是根植于本地人的文化,我相信那唱着直白的客民腔,土得掉渣的客民调的花鼓戏,总有一天会重见天日,与大家在农村的大戏台再相见的。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11).png.png
*图片均摄于溧水往年乡村唱大戏


一方水土养一方艺术。
溧水的花鼓戏反应了人民的生活现实,
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是溧水的文化瑰宝,
相信它定会在未来再次与我们相逢。

编辑:齐文娟、吕思奇
审核:任静
发布:杨孝林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发表于 2024-6-24 21:13:08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好像是“客面人”才会唱。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5 08: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溧水的文化瑰宝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7 10:20:22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非遗文化
溧水114APP,招聘、房产、相亲、便民、二手,一站搞定!点击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