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5-1-27 10:24 编辑
厚德堂《邓氏宗谱》 吴大林
《邓氏宗谱》二十一卷,邓志瑞(柰塘)主修,邓嘉喜(横山)副修。卷首1卷,正文20卷,共20册。民国二十年(1931)厚德堂木活字本。共印34部,按《千字文》作领谱字号。洪蓝街道塘西铺现藏“吕”字号一部,保存完整。 卷首,序文、像赞、凡例、附:行派二十字;卷一至卷四,世系图;卷五至卷十九,年表。卷二十,传赞、家规、迁徙、修谱名目、丁田劝捐名目、领谱字号名目。 据谱载,邓氏以东汉邓禹为始祖。原居南阳新野,贵四公随宋室南渡,定居于上元之清坑岘。其四代孙兴四公迁江宁之柰塘,三房福二公之孙兴九公再迁吉山,后散处30余村。从领谱字号可知,这支邓氏分布村庄有江宁的柰塘、西京、横山、吉山、沟沿、牛首、苏桥、葛桥、淮湖、孔家庄、塘西、圩岗村、张桥村、王庄,马鞍山的博望和溧水的塘西,以柰塘为总祠堂。所以说,这支邓氏在溧水仅有塘西一支。迁溧始祖是清初邓学祚,迁来已有300多年。 邓氏宗谱创于清康熙癸巳(五十二年,1713),有高淳进士张自超的序和宋荦的序,有清初学者倪灿所著《邓氏族谱事略》;二修于乾隆壬午(二十七年,1762);三修于乾隆壬子(五十七年,1792),有曾棠撰的序;四修于道光三年(1823),有江鸣鸾序;五修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有江畯序;六修于光绪二年,有陶隽芬和邓以锦序;七修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有姚准和邓志焕序。 此谱未见堂号的记载,经过邓可龙调查,邓氏各祠堂的堂号完全一致,为厚德堂。但为什么在宗谱中不标堂号?有待进一步探讨。 太平天国战争之后,各地家谱损害严重,邓氏在光绪年间修谱时,发现在博望池台桥邓定臻处尚存有全谱,于是邓氏家谱中的古老信息得以保存。 邓氏名字派行:“以之开定志,嘉其可树成,际世惟思佐,方知一祖生”。 各次修谱中“人丁捐助名目” 邓氏在溧水只有一村,但塘西的人丁数并不少,在道光时排第6名,光绪时排第4名,民国时排第4 名。最近曾宪军打听到溧水明觉南岗村也有厚德堂邓氏。 谱中《族祖定彝公传》记载,邓定彝,字国模,青年时赴申江(上海)习艺机械。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张香涛(张之洞)“聘任开办汉阳兵工厂,监理制械事宜。凡各种新异枪械皆出公经手为之。因是获得上峰保举四品蓝翎,试用参将。”《邓公友笙传赞》记载,邓定泰,字友笙,专肄工业,精求制炮法,以为强国之计。这些均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可用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