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查看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月24日下午,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人声鼎沸、热闹不已,由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南京新春生态文明“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之第二场——“神奇的种子,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在这里火热开启。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新春第一课”的精彩瞬间! 理论学习:解锁种子的生态智慧 “一颗小小的种子居然能让纯净水起泡,老师,这是什么原理?”课堂上,老师引领学生们通过嗅闻银杏的芬芳、触摸苍耳的刺芒、聆听无患子风铃的轻响,以及动手实践无患子水吹泡泡、观察萝藦种子随风起舞等实验,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植物的种子世界。生动形象的讲解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互动,收获颇丰。“人类的生存与植物息息相关,而植物的智慧就蕴藏在我们日常所见的种子之中。”作物班学生夏永慧分享道,“这次的理论学习让我收获良多,不仅加深了我对植物的了解与喜爱,更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农学实践: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农学领域尤为如此。在溧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农学实训室里,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进行着实验。营养液配制实验让他们深入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和环境条件,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科学依据;而在选种育种环节,他们精心挑选优质种子,旨在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农作物。 “种子在农产品的品质提升与产业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此,农学专业老师赵治田解释道,优质的种子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科学的选种育种,我们还能够培育出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展览风采:种子的魅力与生态的呼唤 此外,在学校大厅内,一场有关“神奇的种子”展览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展览不仅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种子,还陈列了学生的手工作品,如将植物生态和文化艺术相结合的非遗葫芦画、精心绘制的植物书签以及自制的植物观察画册,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对植物的热爱和对生态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学第一课”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让屏幕前的观众也能身临其境地走进植物科学的神奇殿堂,感受生命的奇迹与自然生态的磅礴力量。 溧水中等专业学校自1986年成立以来,近四十载春秋见证了学校以农学专业为根基,不断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建设、社团活动与校企合作之中,致力于培养具备生态知识与绿色技能的学生,让他们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与生态文明的守护者。 融媒体记者 陶红 转自溧水发布
|